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国冶地球物理)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套试卷docx

认证主体:武侯区米阳米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0107MAC8LM2H28

下载本文档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国冶地球物理)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25题)1、在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中,布格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消除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影响B.消除测点高度及测点与基准面之间中间层岩石质量的影响C.补偿因纬度不同导致的正常重力场变化D.消除地下高密度矿体产生的局部重力异常2、在电磁法勘探中,趋肤效应是指什么现象?A.电磁波在地表被完全反射,无法进入地下B.交变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场强随深度增加而指数衰减C.电流在导体内部均匀分布,不随频率变化D.电磁信号在高阻层中传播速度加快的现象3、关于地震波中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横波传播速度大于纵波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横波能在液体中传播D.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且能在固体和流体中传播4、下列矿物组合中,最可能出现在酸性岩浆岩(如花岗岩)中的是?A.橄榄石、辉石B.斜长石、角闪石C.石英、钾长石、黑云母D.方解石、白云石5、在磁法勘探中,地磁正异常通常指示地下可能存在什么?A.厚层沉积岩B.富含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的地质体C.大型地下水体D.高温岩浆房6、在重力勘探中,布格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消除测点高度对重力值的影响B.消除测点下方无限水平板对重力值的影响C.消除地形起伏对重力值的影响D.将重力观测值归算到大地水准面上7、下列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不能有效探测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形态?A.电阻率测深法B.电阻率剖面法C.高密度电阻率法D.浅层地震反射法8、地磁场的基本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磁偏角B.磁倾角C.磁感应强度D.磁异常强度9、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S波传播速度大于P波C.面波仅沿地球表面传播,能量衰减慢D.S波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0、在地质年代划分中,下列哪项属于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A.铀-铅同位素测年B.钾-氩同位素测年C.地层层序律D.碳-14测年11、在重力勘探数据处理中,布格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消除地球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变化的影响B.消除测点与基点间高程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C.消除测点下方地形起伏和中间层岩石质量对重力观测值的影响D.补偿地下密度异常体引起的重力异常12、地震勘探中,共中心点(CMP)叠加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提高地震波的激发能量B.增强有效反射波并压制随机噪声C.直接反演地下岩性参数D.消除地表低速带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13、在频率域电磁法勘探中,趋肤深度(δ)与哪些因素有关?A.仅与介质电阻率(ρ)成正比B.与电阻率(ρ)的平方根成正比,与频率(f)的平方根成反比C.与频率(f)成正比,与电阻率(ρ)无关D.与磁导率(μ)无关14、下列哪种地球物理方法通常不能有效确定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形态?A.电阻率测深法B.电阻率剖面法C.高密度电阻率法D.浅层地震反射法15、关于岩石的物理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密度越大,其电阻率必然越高B.磁化率高的岩石一定具有强剩磁C.岩石的电导率主要受孔隙度、含水性和矿物成分影响D.所有火成岩的密度都高于沉积岩16、在重力勘探中,引起重力异常的根本物理原因是地下地质体与围岩之间存在什么性质的差异?A.磁性差异B.电性差异C.密度差异D.弹性差异17、在磁法勘探中,下列哪项因素不会直接影响磁异常的形态和强度?A.地质体的磁化强度B.地质体的埋深与形状C.地下水的矿化度D.地磁倾角与偏角18、地震勘探中,最先到达地面观测点的地震波类型是?A.面波(L波)B.横波(S波)C.纵波(P波)D.勒夫波19、电阻率法勘探中,“视电阻率”指的是什么?A.地下单一岩层的真实电阻率B.地表岩石的实测电阻率C.综合反映探测范围内多种岩层电性影响的等效电阻率D.仪器在空气中测得的背景电阻率20、下列哪种地球物理方法最适合用于探测浅部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起伏形态?A.电阻率剖面法B.高密度电阻率法C.磁法勘探D.重力勘探21、下列哪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基于岩矿石密度差异来探测地下构造?A.磁法勘探B.电法勘探C.重力勘探D.地震勘探22、利用人工或天然电场,根据岩石电导率差异进行地质探测的方法是?A.地温法勘探B.电法勘探C.核法勘探D.重力勘探23、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常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A.放射性B.弹性C.可燃性D.磁导率24、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厚度差异B.地球自转和形状C.岩石密度变化D.外部天体引力25、电阻率法属于以下哪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技术分支?A.磁法勘探B.电法勘探C.地震勘探D.重力勘探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26、重力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依据岩矿石之间的密度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体B.其理论基础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主要用于探测具有显著磁性差异的矿体D.需要进行自由空间校正和布格校正等数据处理步骤27、关于磁法勘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通过测量地磁场中的磁异常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B.磁异常是由地下磁性体在地磁场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磁场C.适用于探测所有类型的金属矿床,无论其是否具有磁性D.具有仪器轻便、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28、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主要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环节?A.数据采集B.静校正C.叠加D.偏移成像29、下列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属于电法勘探范畴的有?A.高密度电阻率法B.瞬变电磁法(TEM)C.大地电磁测深法(MT)D.探地雷达法30、关于地震勘探的特点和应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是目前油气勘探中精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地球物理方法B.能够清晰确定地层的构造形态、埋深及岩性特征C.对高阻地层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D.主要依赖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31、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主动源方法?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地震勘探D.大地电磁测深法32、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以下哪些方法属于重力勘探的应用范畴?A.探测地下密度异常体B.确定地壳厚度变化C.测量地磁场强度D.识别岩浆房位置E.分析地下水流动方向3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以下哪些现象是S波(横波)所不具备的?A.能在固体中传播B.能在液体中传播C.传播速度比P波慢D.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E.可被地核外核完全阻挡34、下列哪些参数是影响电阻率法勘探效果的主要因素?A.地层含水量B.岩石矿物成分C.地磁场强度D.探测深度E.大气压强35、关于电磁法勘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可用于探测良导体矿体B.分为时间域和频率域两类C.对高阻地质体敏感D.不受地表电磁干扰影响E.可用于地下水勘查36、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以下哪些操作属于常规的预处理步骤?A.噪声滤除B.正演模拟C.数据校正D.反演解释E.坐标系统一37、关于重力勘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原理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26]];B.探测对象是地下介质的密度差异;C.测量的是磁场的异常变化;D.需要进行地形校正和高度校正。38、地球物理勘查中,以下哪些方法是基于岩(矿)石物理性质差异进行探测的?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地震勘探D.地质填图39、关于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B.探测目标与围岩必须存在密度差异C.主要用于探测地下温度异常D.通常使用重力仪进行数据采集40、下列哪些属于电磁法勘探的常见类型?A.瞬变电磁法(TEM)B.大地电磁法(MT)C.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D.声波测井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1、在重力勘探中,布格校正的目的是将实测重力值归算到海平面(或某一基准面),消除测点高程、中间层以及地形起伏等因素引起的重力影响。A.正确B.错误42、地震勘探中,P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在相同介质中一定大于S波(横波)的传播速度。A.正确B.错误43、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主动源电磁勘探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供电建立稳定的直流电场,依据介质电阻率差异引起电位分布变化进行反演。A.正确B.错误44、视电阻率是电法勘探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等于地下某一深度处真实电阻率的加权平均值,其数值仅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真实电阻率分布。A.正确B.错误45、磁法勘探中,正常地磁场是指由地球主磁场(偶极子场)构成的背景场,而磁异常则是由地下磁性地质体感应或剩余磁化产生的局部扰动场。A.正确B.错误46、重力勘探是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变化,来推断地下岩体或矿体密度差异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A.正确B.错误47、重力勘探的物理基础是地下岩矿石之间存在密度差异,而磁法勘探的物理基础则是岩矿石之间存在磁性差异。A.正确B.错误48、在地震勘探中,横波(S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A.正确B.错误49、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传统电阻率法的一种改进,其特点是通过一次性布设多电极并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密度。A.正确B.错误50、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直接研究的对象是岩石或地层本身。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B【解析】布格校正是重力勘探中的关键步骤,它包含自由空气校正(消除测点高度差异的影响)和中间层校正(消除测点与基准面之间水平岩层质量的影响),旨在得到更能反映深部地质体特征的布格重力异常[[4]]。2.【参考答案】B【解析】趋肤效应(或称集肤效应)是电磁学中的基本现象,指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感应电流在导电介质中的分布不均匀,其强度从地表向地下呈指数衰减。频率越高、介质电导率越大,该效应越显著,勘探深度越浅[[10]]。3.【参考答案】D【解析】纵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较快(地壳中约5.5–7km/s),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是剪切波,速度较慢(约3.2–4.0km/s),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为流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16]]。4.【参考答案】C【解析】酸性岩浆岩(如花岗岩)二氧化硅(SiO₂)含量高(>65%),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常含黑云母或角闪石等暗色矿物。橄榄石和辉石主要见于超基性或基性岩中[[21]]。5.【参考答案】B【解析】地磁正异常指实测磁场强度高于正常地磁场的区域,通常由地下存在高磁化率或高剩磁的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引起。因此,磁异常测量是寻找铁矿等磁性矿产的重要手段[[32]]。6.【参考答案】B【解析】重力勘探中,原始观测值需经多项校正。自由空间校正用于消除测点高度影响;地形校正消除局部地形起伏影响;而布格校正则进一步消除测点与基准面之间无限大水平板(即布格板)的引力影响,使数据更准确反映深部密度异常。因此,B项正确。7.【参考答案】B【解析】电阻率剖面法通过固定极距沿测线移动,反映横向电阻率变化,但对垂向分层分辨率有限;而电阻率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及浅层地震法均可获取垂向结构信息,适用于探测覆盖层厚度与基岩界面。因此,电阻率剖面法不适合此目的[[1]]。8.【参考答案】D【解析】地磁场的基本要素通常指磁偏角(磁北与真北夹角)、磁倾角(磁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和总磁场强度(或水平/垂直分量),用于完整描述某点地磁场矢量。磁异常强度是局部地质体引起的扰动量,不属于基本要素[[24]]。9.【参考答案】C【解析】P波(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S波(横波)因需剪切刚度,不能在液体中传播;P波速度通常大于S波;面波(如瑞利波、勒夫波)沿地表传播,振幅大、衰减慢,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因[[32]][[34]]。10.【参考答案】C【解析】相对地质年代通过地层层序律(下老上新)、化石层序律、切割关系等确定事件先后顺序;而铀-铅、钾-氩、碳-14测年均属绝对地质年代方法,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计算具体年龄[[8]][[11]]。11.【参考答案】C【解析】布格校正是重力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包含自由空气校正和中间层校正,旨在消除测点高度及测点与大地水准面之间“无限平板”质量对观测重力值的影响,从而突出深部密度异常体的信号。自由空气校正仅处理高程影响,而布格校正进一步扣除中间层质量,因此C正确[[8]]。12.【参考答案】B【解析】共中心点叠加通过将具有相同中心点的多道地震记录进行动校正后叠加,使有效反射波因同相叠加而增强,而随机噪声因相位无规律被压制,显著提高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核心技术[[14]]。13.【参考答案】B【解析】趋肤深度公式为δ≈503√(ρ/f)(在无磁性介质中),表明δ随电阻率增大而增大,随频率升高而减小。因此,探测深度可通过调节频率控制,低频用于深部勘探[[22]]。14.【参考答案】B【解析】电阻率剖面法在固定极距下沿测线移动,主要反映横向电性变化,难以获得垂向分层结构;而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层地震法均可通过不同手段获取地下垂向信息,从而确定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面[[1]]。15.【参考答案】C【解析】岩石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倒数)受孔隙中流体性质、连通性及导电矿物(如石墨、黄铁矿)控制,并非仅由密度或岩性决定。密度、磁化率、电阻率之间无必然单调关系,需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经验关系[[25]]。16.【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微小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当地下地质体与其周围岩石的密度不同时,会产生局部重力异常,密度大的地质体引起正异常,密度小的引起负异常。因此,密度差异是重力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17.【参考答案】C【解析】磁异常主要由地质体的磁性(如磁化强度)、几何形态(形状、产状、埋深)及区域地磁场方向(影响有效磁化方向)共同决定。地下水的矿化度主要影响地层的导电性,与电阻率法相关,对岩石磁性几乎无影响,因此不会直接影响磁异常特征。18.【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P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最快(地壳中约5.5–7km/s),最先到达;S波次之;面波(如勒夫波、瑞利波)速度最慢但振幅大、破坏性强。地震勘探主要利用P波进行成像。19.【参考答案】C【解析】由于地下介质通常非均匀,电流流经不同电阻率岩层时路径复杂,实测结果并非某一层的真实电阻率,而是一定体积内多种岩层电阻率的综合响应,称为“视电阻率”(ρs),单位为Ω·m。这是电阻率法解释的基础概念。20.【参考答案】B【解析】高密度电阻率法通过密集电极阵列自动采集数据,能高效获取二维/三维电阻率剖面,对覆盖层(低阻)与基岩(高阻)界面分辨能力强,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确定覆盖层厚度和基岩形态。而普通电阻率剖面法横向分辨率较低,磁法和重力法则对电性界面不敏感。21.【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构造及矿体分布,其原理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其他方法分别依赖磁性、电性或弹性差异。22.【参考答案】B【解析】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矿石电学性质(如电导率、电阻率)的差异,通过观测人工或天然电场分布来研究地下结构的方法[[5]],广泛应用于矿产与地质构造探测。23.【参考答案】C【解析】地球物理勘探常用岩石的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热导率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1]]。可燃性不属于物探直接利用的物理参数,故不用于常规地球物理探测。24.【参考答案】B【解析】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增加而增大,主要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地球椭球形状导致赤道与两极重力不同[[2]],该规律是重力数据校正的基础。25.【参考答案】B【解析】电阻率法基于地下介质电阻率差异,通过分析电流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探测地质结构,是电法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7]],常用于水文与矿产勘查。26.【参考答案】ABD【解析】重力勘探是利用不同岩矿石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变化进行地质推断的方法,其物理基础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在数据处理中,必须进行自由空间校正、地形校正和布格校正等步骤以获得布格异常[[10]]。选项C描述的是磁法勘探,与重力勘探无关。27.【参考答案】ABD【解析】磁法勘探基于磁性体与围岩的磁性差异,通过磁力仪测量叠加在正常地磁场上的磁异常进行地质解释[[11]]。它仅适用于具有磁性的地质体(如磁铁矿),对非磁性金属矿无效,故C错误。该方法因设备便携、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工程与资源勘查[[17]]。28.【参考答案】BCD【解析】地震勘探分为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阶段[[24]]。数据处理的核心流程包括预处理、静校正、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加及偏移成像等步骤[[22]]。选项A属于野外工作阶段,不属于“数据处理”环节,故不选。29.【参考答案】ABCD【解析】电法勘探是基于地下介质电性差异(如电阻率、电导率)的一类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均属典型电法或电磁法[[27]]。探地雷达虽属高频电磁波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常被归入广义电磁勘探或电法体系[[3]],且广泛用于浅层探测[[4]]。30.【参考答案】ABD【解析】地震勘探因分辨率高、信息丰富,成为油气勘探的核心手段,可准确刻画构造与岩性[[5]]。其通过人工激发震源(如炸药、可控震源)产生地震波[[24]]。但地震波在高阻或强吸收地层中能量衰减快,穿透能力受限,C项错误。31.【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如炸药、锤击)并记录其在地下传播的响应,属于主动源方法。重力、磁法勘探测量天然场,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天然电磁场,均为被动源方法[[10]]。

2.【题干】在重力勘探中,引起重力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地下物质的哪种物理性质差异?

【选项】A.磁导率B.电导率C.密度D.弹性模量

【参考答案】C

【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测量由地下物质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微小变化,从而推断地质体分布。磁导率、电导率分别对应磁法和电法勘探[[11]]。

3.【题干】关于地震波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P波能在液体中传播,S波不能B.S波传播速度大于P波C.P波是剪切波D.S波是压缩波

【参考答案】A

【解析】P波(纵波)是压缩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S波(横波)是剪切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慢于P波[[26]]。

4.【题干】磁法勘探主要利用岩石或矿体的哪种物理性质进行探测?

【选项】A.电导率差异B.密度差异C.磁性差异D.放射性差异

【参考答案】C

【解析】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表磁场异常,探测地下岩石或矿体因磁性(如磁性矿物含量)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是研究地质构造和找矿的重要手段[[25]]。

5.【题干】下列哪些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常用方法?

【选项】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钻探D.地震勘探

【参考答案】A,B,D

【解析】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测量岩石物理性质(重力、磁性、弹性、电性等)的差异间接推断地质体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钻探属于直接的地质勘探方法[[16]]。32.【参考答案】A、B、D【解析】重力勘探基于地球重力场变化反映地下物质密度差异。A、B、D均与密度异常相关,如矿体、地壳结构或岩浆房等。C属于磁法勘探内容,E通常通过水文地质或电法勘探实现,不属于重力勘探直接应用范围。33.【参考答案】B、E【解析】S波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通过液体(如外核),因此B错误、E正确(即S波不具备穿越外核的能力)。A、C、D均为S波的典型特征。34.【参考答案】A、B、D【解析】电阻率法依赖介质导电性,A(含水量)和B(矿物成分)直接影响电阻率值,D探测深度与装置参数和地层电阻率有关。C为磁法相关,E对地下电阻率影响可忽略。35.【参考答案】A、B、E【解析】电磁法对良导体(如金属矿、含水层)响应明显,A、E正确;按激励方式分为时间域和频率域,B正确。C错误(对低阻体更敏感),D错误(易受人工或自然电磁干扰)。36.【参考答案】A、C、E【解析】预处理旨在提高数据质量,包括A(去噪)、C(如地形、仪器校正)和E(坐标归一化)。B和D属于后续建模与解释阶段,不属于预处理。37.【参考答案】A,B,D【解析】重力勘探利用岩矿石密度差异引起地表重力加速度变化进行勘探,原理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26]]。其测量的是重力异常,而非磁场变化,需进行地形、高度等多种校正[[23]]。

2.【题干】关于磁法勘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通过测量重力异常来推断地质体;B.依据岩矿石与围岩的磁性差异进行探测;C.使用磁力仪测量叠加在地磁场上的磁异常;D.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电阻率分布。

【参考答案】B,C

【解析】磁法勘探利用岩矿石或目标体的磁性差异,引起叠加在正常地磁场上的磁异常,通过磁力仪进行测量[[22]]。其探测对象是磁性,而非重力或电阻率。

3.【题干】关于电法勘探中的“视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是地下介质的真实电阻率;B.在均匀介质中等于真电阻率;C.受地形起伏和电性差异影响;D.仅通过测量电位差即可直接获得。

【参考答案】B,C

【解析】视电阻率是在非均匀介质或地形起伏条件下,根据观测电位差和电流换算得到的等效电阻率[[9]]。仅当地下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时,视电阻率才等于真电阻率[[14]]。

4.【题干】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包括?

【选项】A.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B.通过分析人工激发的地震波传播规律;C.主要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变化;D.探测反射波和折射波以推断地质构造。

【参考答案】A,B,D

【解析】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中传播,通过分析反射波、折射波的特征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16]]。其基础是岩石的弹性差异,与电阻率无关。

5.【题干】关于高密度电阻率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不同;B.依靠地下目标体与围岩的电性差异;C.采用多道电极进行扫描观测;D.是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技术。

【参考答案】B,C,D

【解析】高密度电阻率法基于地下目标体与围岩的电性差异,人工建立直流电场,采用多道电极进行扫描观测[[29]]。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属于直流电法勘探[[28]]。38.【参考答案】ABC【解析】地球物理勘查利用岩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等物理性质差异开展工作。重力勘探基于密度差异,磁法勘探基于磁导率(磁性)差异,地震勘探基于弹性差异。地质填图属于地质学方法,不依赖物理参数测量,故不属于物探方法[[1]]。39.【参考答案】ABD【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重力仪测量由地下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异常,从而推断地质体分布。其核心前提是目标体与围岩存在密度差异。该方法不用于探测温度异常,地温法才用于热状态探测[[5]][[6]]。40.【参考答案】ABC【解析】电磁法勘探主要包括瞬变电磁法、大地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等,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探测地下电性结构。声波测井属于弹性波方法,归入地震或测井范畴,不属于电磁法[[11]][[13]]。41.【参考答案】A【解析】布格校正包括自由空气校正(消除高程引起的正常重力随高度变化)和中间层校正(消除测点与基准面之间水平岩层质量的影响),有时还需进行地形校正。其最终目的是获取仅反映地下密度不均匀性的布格重力异常,因此题干描述准确[[8]][[12]]。42.【参考答案】A【解析】P波速度公式为$V_p=\sqrt{(K+\frac{4}{3}G)/\rho}$,S波为$V_s=\sqrt{G/\rho}$,其中$K$为体积模量,$G$为剪切模量,$\rho$为密度。由于$K+\frac{4}{3}G>G$,故在所有固体介质中恒有$V_p>V_s$;液体和气体中$G=0$,S波无法传播[[15]][[19]]。43.【参考答案】A【解析】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传统电阻率法的阵列化、自动化形式,通过多个电极依次供电与测量,采集大量视电阻率数据,实现对地下电阻率结构的二维或三维成像,确实基于直流稳定电流场理论[[5]]。44.【参考答案】B【解析】视电阻率是将非均匀介质响应等效为均匀半空间的电阻率,其值不仅受真实电阻率影响,还与装置类型、极距大小、地下电性体的埋深、产状及相对位置密切相关,是综合响应结果,并非简单平均[[24]][[26]]。45.【参考答案】A【解析】正常地磁场主要源于地核外液态层的电流系统,表现为平滑的大尺度场;磁异常是地下岩石、矿体等受地磁场磁化后产生的次生磁场,叠加于正常场上,反映局部地质特征。两者划分具有相对性,但在勘探尺度上该定义成立[[29]][[32]]。46.【参考答案】A【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利用不同岩矿石间的密度差异引起地表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进行地质解释[[12]]。该方法通过精密重力仪测量并校正后分析异常,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16]]。

2.【题干】磁法勘探中,实测磁场仅由地下磁性体产生的磁异常组成。

【选项】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析】实测磁场由正常磁场(主要为地磁场)和磁异常(由地下磁性体引起)两部分叠加而成[[20]]。磁法勘探的核心是分离并分析这部分磁异常,而非仅存在异常场[[18]]。

3.【题干】地震波中的纵波(P波)传播速度比横波(S波)快,因此在地震监测中,P波的到达可用于初步预警。

【选项】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A

4.【题干】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地磁正常场和地磁异常场是绝对不变的概念,与研究目的无关。

【选项】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析】“正常场”与“异常场”是相对概念,取决于研究目标。例如,研究局部矿产时,区域地质构造引起的磁场可视为正常场;研究区域构造时,该区域磁场则成为异常场[[30]]。

5.【题干】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始终保持恒定,不受介质非均匀性影响。

【选项】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析】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如岩石成分、密度、温度)存在显著的非均匀性,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折射、反射,传播速度也随之变化,导致其传播规律非常复杂[[26]]。47.【参考答案】A【解析】重力勘探正是基于不同岩石或地质体的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变化(重力异常)进行探测;磁法勘探则利用岩石磁性差异产生的磁异常来推断地下构造或矿体分布。二者分别对应密度和磁性两种不同的物性参数[[10]][[12]]。48.【参考答案】B【解析】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其传播依赖于介质的剪切刚度。流体(液体和气体)无法承受剪切应力,因此横波不能在其中传播,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21]]。49.【参考答案】A【解析】高密度电阻率法继承了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差异进行探测,但通过阵列式电极布置和自动化切换测量,显著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和分辨率,是电法勘探中的常用技术[[6]]。50.【参考答案】B【解析】地球物理勘探并非直接研究岩石或地层,而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地下介质物理性质差异所引起的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磁场、电场等)的变化,来间接推断地质情况,这与地质学的直接观察方法有本质区别[[4]]。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国冶地球物理)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25题)1、在重力勘探中,引起重力异常的主要物理性质基础是地下岩石或矿体的什么差异?A.磁性差异B.电阻率差异C.密度差异D.弹性模量差异2、瞬变电磁法(TEM)主要利用哪种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地下探测?A.密度与磁性差异B.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C.放射性与热导率差异D.孔隙度与渗透率差异3、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横波(S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B.纵波(P波)传播速度通常慢于横波C.地震波速度随介质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D.地震波在真空中传播最快4、在地质年代划分中,主要依据标准化石确定的是哪种年代?A.绝对地质年代B.放射性地质年代C.相对地质年代D.宇宙地质年代5、下列哪种地球物理方法最适合用于探测浅部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起伏形态?A.磁法勘探B.电阻率剖面法C.浅层地震反射法D.伽马能谱测量6、重力勘探主要依据地下岩矿石的哪种物理性质差异来探测地质构造?A.磁导率B.电导率C.密度D.弹性7、磁法勘探中,引起磁异常的主要地质依据是什么?A.岩石的密度差异B.岩石的电阻率差异C.岩石的磁性差异D.岩石的弹性差异8、电法勘探中的电测深法主要用于研究地下哪种方向的地质结构?A.水平方向B.垂直方向C.斜向D.三维空间9、地震勘探中,反射波法主要利用地震波在何种条件下产生的波进行地质解释?A.介质波速突然增大时的折射波B.介质波速突然减小时的透射波C.遇到不同弹性界面时的反射波D.遇到不均匀体时的绕射波10、激发极化法属于电法勘探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岩石、矿石的哪种电化学效应?A.电阻率变化B.介电常数变化C.激发极化效应D.自然电位变化11、在重力勘探中,对于一个水平放置的、截面为圆形的无限长圆柱体,其在地表引起的重力异常曲线的形态特征最接近于以下哪一种?A.单峰对称的钟形曲线B.双峰对称的M形曲线C.单峰但不对称的偏态曲线D.多峰振荡的复杂曲线12、在频率域电磁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的物理含义是?A.探测范围内所有岩石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B.将非均匀介质等效为一个均匀半空间模型时,该均匀介质所应具有的电阻率C.探测深度内电阻率最高的地层电阻率D.探测深度内电阻率最低的地层电阻率13、当地震波从介质1斜入射到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产生折射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A.介质1的波速大于介质2的波速B.入射角必须等于临界角C.介质1的波速小于介质2的波速D.入射角必须大于90度14、电磁法勘探主要探测和利用的是地下介质哪种物理性质的差异?A.密度B.磁导率C.电导率(或电阻率)D.弹性模量15、磁法勘探中,引起磁异常的最直接内在因素是?A.地磁场的强度变化B.地下岩(矿)石的磁性差异C.探测仪器的灵敏度D.地形起伏16、在重力勘探中,引起重力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地下介质的哪种物理性质差异?A.磁导率差异B.电阻率差异C.密度差异D.弹性模量差异17、电磁法勘探中,时间域和频率域方法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A.使用的仪器类型不同B.激发源的供电方式不同C.数据采集与解释的物理域不同D.探测深度范围不同18、地震勘探中,最先到达地表观测点的地震波类型是?A.横波(S波)B.面波(L波)C.瑞利波D.纵波(P波)19、描述地球磁场方向与地理正北之间夹角的地磁要素是?A.磁倾角B.磁偏角C.磁感应强度D.水平分量20、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哪种方法主要利用岩石或矿体的磁性差异来探测地下构造?A.电法勘探B.重力勘探C.磁法勘探D.放射性勘探21、在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被称为?A.古登堡面B.莫霍面C.康拉德面D.莱曼面22、下列哪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依据岩石或矿体的密度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A.磁法勘探B.电法勘探C.重力勘探D.地震勘探23、具有斑状结构且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的喷出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闪长岩C.玄武岩D.流纹岩24、在地质年代单位中,与“系”对应的年代单位是?A.宙B.代C.纪D.世25、下列哪种构造特征最可能出现在韧性剪切带中?A.正断层B.逆冲断层C.糜棱岩D.节理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26、地球物理勘探中,依据岩石物理性质差异可选用不同方法。以下哪些物理性质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依据?A.密度B.磁导率C.电导率D.弹性27、在重力勘探中,将实测重力值校正为海平面上的值时,布格校正通常包含哪些内容?A.自由空气校正B.中间层校正C.倾斜地形校正D.纬度校正28、采用瞬变电磁法勘探时,地下低阻地质体与高阻地质体的电磁响应特征通常有何不同?A.低阻体响应曲线峰值较高B.低阻体响应衰减较慢C.高阻体易产生“低阻屏蔽”效应D.高阻体响应衰减更快29、地震波在两种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与透射。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射波与透射波的振幅?A.入射角的大小B.两种介质的密度C.两种介质的波速D.波的频率30、关于磁法勘探中的“正常地磁场”与“磁异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异常是地下地质体受磁化后产生的次生磁场B.正常地磁场指理论上的全球偶极子磁场C.磁异常与正常场的划分具有相对性D.区域性构造磁场在局部勘探中可视为正常场31、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些方法属于电法勘探范畴?A.瞬变电磁法B.高密度电阻率法C.磁法勘探D.重力勘探32、下列参数中,哪些是描述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关键指标?A.内摩擦角B.黏聚力C.泊松比D.天然重度33、关于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时域卷积对应频域乘积B.实偶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仍为实偶函数C.时域微分对应频域乘以jωD.傅里叶变换只能处理周期信号34、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岩溶地貌的发育?A.岩石的可溶性B.水的流动性C.气候条件D.构造裂隙发育程度35、电磁法勘探中,下列哪些属于时间域方法?A.瞬变电磁法(TEM)B.大地电磁法(MT)C.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D.中心回线法36、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以下哪些方法属于主动源勘探技术?A.地震反射法B.重力勘探C.磁法勘探D.电磁法(如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37、下列关于岩石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有?A.含水岩石的电阻率通常低于干燥岩石B.金属矿化会显著降低岩石电阻率C.岩石电阻率与温度呈负相关D.页岩的电阻率普遍高于花岗岩38、在地震资料处理中,以下哪些步骤用于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A.反褶积B.静校正C.叠加D.偏移成像39、下列哪些地球物理方法可用于探测地下含水层?A.高密度电法B.瞬变电磁法C.航空磁测D.热红外遥感40、关于地磁场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地磁北极与地理北极不重合B.地磁场强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C.地磁异常可用于探测地下铁矿体D.地磁场方向在全球各地完全一致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1、重力勘探是通过探测地下不同岩体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而分析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A.正确B.错误42、磁法勘探中,实测的总磁场由正常地磁场和磁异常两部分构成。A.正确B.错误43、P波(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S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A.正确B.错误44、在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等于地下某单一岩层的真实电阻率。A.正确B.错误45、地震波在穿过不同波阻抗的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A.正确B.错误46、重力勘探中,布格校正仅包括地形校正和纬度校正。A.正确B.错误47、在地震勘探中,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A.正确B.错误48、电磁法勘探中,低频电磁波比高频电磁波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A.正确B.错误49、地磁场的磁偏角是指磁北与真北之间的夹角。A.正确B.错误50、电阻率法中,视电阻率的大小仅由地下介质的真实电阻率决定。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局部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当地下存在密度不同于围岩的地质体时,会扰动正常重力场,形成重力异常。因此,密度差异是重力勘探的物理前提[[16]]。2.【参考答案】B【解析】瞬变电磁法属于电磁感应类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向地下发射脉冲电流产生一次电磁场,当地下介质具有不同导电性或导磁性时,会感应出涡流并产生二次磁场,接收线圈据此探测异常。因此,其物理基础是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21]]。3.【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波是弹性波,其传播依赖于介质的弹性性质。纵波可在固、液、气中传播,横波仅能在固体中传播;P波速度通常大于S波;介质弹性模量越大,波速越快;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无介质)[[25]]。4.【参考答案】C【解析】相对地质年代依据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含标准化石)和穿插关系律确定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标准化石指生存时间短、分布广、特征明显的化石,用于对比地层时代。而绝对年代需通过同位素测年获得[[28]]。5.【参考答案】C【解析】浅层地震反射法利用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通过接收反射波的时差可精确反演地下界面深度和形态,广泛用于探测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面。而电阻率剖面法主要用于横向电性变化探测,不适合直接确定深度界面[[1]]。6.【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重力异常)来推断地下物质分布[[8]]。这种异常主要由不同岩矿石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密度差异越大,产生的重力异常越明显[[9]]。7.【参考答案】C【解析】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石或其他地质体因磁性差异(如磁化强度、磁化方向)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地球物理方法[[19]]。实测磁场由正常磁场和磁异常组成,后者源于地下磁性体[[18]]。8.【参考答案】B【解析】电测深法(电阻率测深法)是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固定测量电极距,通过逐次加大供电电极距来测量视电阻率值[[24]]。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测测点下方不同深度、不同导电性地质体的垂向分布情况[[21]]。9.【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反射波法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遇到不同弹性性质(如波速、密度)的地质界面时发生反射的特性[[31]]。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反射波的旅行时间和波形,可以推断地下界面的埋深、形态和岩性[[28]]。10.【参考答案】C【解析】激发极化法是一种基于岩石、矿石在电流作用下产生激发极化效应的电法勘探方法[[22]]。该方法通过观测断电后仍持续存在的二次电场(极化效应)来识别具有特定电化学活动性的地质体,如金属矿床[[25]]。11.【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重力异常正演理论,水平圆柱体模型是重力勘探中的基本正演模型之一。由于其几何形态具有轴对称性,且质量分布沿轴向均匀,其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地表剖面上产生的重力异常曲线表现为单峰、对称的钟形(或近似高斯)曲线,峰值正对圆柱体中心的正上方投影点。此特征是识别地下近似圆柱状地质体(如岩墙、矿脉等)的重要依据[[13]]。12.【参考答案】B【解析】视电阻率是电法与电磁法勘探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并非真实电阻率,而是一个等效值。其定义原则是:根据在非均匀大地表面某点观测到的电磁场值,反推一个假想的、均匀且各向同性的半空间大地模型,使该模型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场值与实测值相等,则此假想模型的电阻率即为该点的视电阻率[[15]]。它综合反映了探测范围内不同电性层的加权平均效应,是解释地下电性结构的基础。13.【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地震折射波(首波)的形成原理,只有当波从低速介质入射到高速介质时(即$v_1<v_2$),才存在一个特定的入射角——临界角。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折射角为90度,能量沿界面滑行,并在界面之上返回地表,形成可被观测到的折射波。若$v_1\geqv_2$,则不存在临界角,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折射首波[[25]]。14.【参考答案】C【解析】地球物理勘探的不同方法对应不同的物性参数:重力法对应密度,磁法对应磁性(磁导率/磁化率),地震法对应弹性(波速),而电磁法(包括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瞬变电磁法等)的核心是探测地下介质电导率(或其倒数——电阻率)的分布差异[[1]]。这种差异由岩石的成分、孔隙度、含水性、矿化程度等因素决定。15.【参考答案】B【解析】磁异常是叠加在正常地磁场之上的局部磁场畸变。其产生需要两个基本因素:内因是地下岩(矿)石具有磁性(如磁铁矿、磁黄铁矿等)或磁性差异;外因是现代地磁场对这些磁性体的磁化作用。其中,岩石本身的磁性(如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是产生磁异常的物质基础和直接内因[[29]]。没有磁性差异,即使存在强地磁场,也无法产生可观测的磁异常。16.【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变化,推断地下物质分布。当地下岩(矿)石存在密度差异时,会引起局部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因此,密度差异是重力异常的根本原因,而磁导率、电阻率和弹性模量分别对应磁法、电法和地震勘探的物理基础[[11]]。17.【参考答案】C【解析】时间域电磁法直接测量电磁场随时间衰减的响应,而频率域电磁法则测量不同频率下电磁场的幅度和相位。两者在激发方式上可能相似,但核心区别在于数据是在时间域还是频率域中采集与分析。这种物理域的不同决定了后续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的差异[[17]]。18.【参考答案】D【解析】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P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最快,在地壳中约为5.5–7km/s,因此最先到达观测点。S波速度次之,面波(如瑞利波)速度最慢但振幅大、破坏性强[[22]]。19.【参考答案】B【解析】地磁三要素包括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其中,磁偏角(D)指磁北方向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用于校正罗盘指向;磁倾角(I)则是磁场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29]]。20.【参考答案】C【解析】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局部变化(磁异常),探测地下具有不同磁性的岩体或矿体(如磁铁矿)。其物理基础是岩石磁化率或剩余磁性的差异,而重力勘探依赖密度差异,电法勘探依赖电阻率差异[[11]]。21.【参考答案】B【解析】莫霍面(Mohodiscontinuity)是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主要分界面,由地震波速在此处显著增加而被发现。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莱曼面位于内核与外核之间,康拉德面则存在于部分大陆地壳中,划分上、下地壳,并非普遍存在[[1]]。22.【参考答案】C【解析】重力勘探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微小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从而识别地质构造或矿体。磁法勘探依赖磁性差异,电法勘探基于导电性差异,地震勘探则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27]]。23.【参考答案】D【解析】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常具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长石,基质因快速冷凝呈隐晶质或玻璃质。玄武岩虽为喷出岩,但属基性,斑晶多为辉石或橄榄石;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侵入岩,结晶较完整[[18]]。24.【参考答案】C【解析】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为宙、代、纪、世、期;对应的地层单位(岩石单位)依次为宇、界、系、统、阶。“系”是地层单位,其形成时代对应“纪”,例如侏罗系对应侏罗纪[[38]]。25.【参考答案】C【解析】韧性剪切带是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的构造带,典型产物是糜棱岩,具有强烈定向结构和细粒化特征。正断层、逆冲断层和节理多属脆性变形,发生在浅层地壳[[1]]。26.【参考答案】A、B、C、D【解析】地球物理勘探正是利用岩石在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热导率及放射性等方面的物理性质差异,来间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其中,重力勘探对应密度差异,磁法勘探对应磁导率差异,电法勘探对应电导率差异,而地震勘探则主要依据岩石的弹性性质[[1]]。27.【参考答案】A、B【解析】布格校正的核心是消除测点高程对重力值的影响,其内容包括自由空气校正(将重力值换算到大地水准面)和中间层校正(补偿测点与大地水准面之间假想中间层岩石质量的引力影响)[[5]]。纬度校正和倾斜地形校正是在布格校正之前或之后进行的其他独立步骤。28.【参考答案】A、B【解析】低阻地质体对电磁场的衰减作用更强,导致感应涡流扩散速度减慢,衰减时间延长,其响应曲线峰值更高、衰减更慢,即呈现“低阻屏蔽”现象;而高阻体则使电磁场衰减加速,响应信号衰减更快[[11],[12]]。29.【参考答案】A、B、C【解析】反射与透射波的振幅主要由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决定,二者依赖于入射角及界面两侧介质的波阻抗(密度×波速)[[19]]。在弹性介质中,频率不影响反射/透射系数(不考虑吸收),仅影响分辨率与穿透深度,故D项错误。30.【参考答案】A、C、D【解析】磁异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诸广山岩体中部物化探铀矿深部找矿方法的应用研究地面高精度磁测是利用岩石磁化率差异来解决岩体的分布、隐伏断裂的发育情况等地质问题。由于测量精度较高,能发现较微弱的磁异常变化,一般岩石蚀变区、断裂带、岩石接触带等地的磁化率与周边地质体的差异较大,鉴于此,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花岗岩地区主要用来查明不同期次岩体接触带及与铀成矿有密切关系的断裂构造、脉体等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