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县级地震技术图件发布,还原震源破裂过程等直击现场澎湃新闻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技术图件发布。

区域地震构造图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提供

此图以1:50万地质图作为底图,根据现有资料和科学认识,初步分析叠加了震中附近150公里范围内不同活动时代的活动断层与有历史记载以来破坏性地震分布情况,并在图中说明了可能的发震构造特征,可为分析本次地震发生背景、研判本次地震发震构造和余震活动趋势提供依据。

震中附近活断层分布图

此图为震中附近150公里范围内活动断层分布图,在地形DEM和天地图地理底图基础上,标注了震中附近区域的活动断层分布数据,可作为快速判定发震构造和震中附近地质构造环境的依据。

震中周边历史地震分布图

震源机制图

震源机制图展示地震的空间位置、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产状、信息。根据震源机制解和断层分布推测发震断层面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是145°、59°和108°,判断本次地震是逆冲型为主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是震源破裂过程、推测地震烈度图、震后趋势判定和孕震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依据。

区域构造应力场图

基于持续更新维护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给出震中周边4°×4°范围内各类地应力数据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分布状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震中所处的构造力学环境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的逆冲型应力结构;据此可分析出,在此构造力学背景下,震中所处的拉脊山北缘断裂易发生逆冲型地震。该图揭示出震中周边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为判断地震活动机制提供力学背景支撑。

震源破裂过程

利用震中100公里范围内37个基本一类站数据进行破裂过程反演。结果显示,破裂面呈现南东-北西走向,破裂持续时间约为10秒。破裂由震中主要向北西方向延伸,由深部向浅部扩展。最大破裂点位于震中北西方向7公里附近,最大滑动量约0.12米。震源破裂过程可以为致灾机理研究、余震预测、灾情评估和震后趋势判定提供数据技术支撑。

THE END
0.经典煤矿地质构造动图,在煤矿里常见,都来看看,秒懂!▼拉伸剪裂1 ▼拉伸剪裂2 ▼判断σ1方向 ▼判断地层层序 ▼判断地层接触关系 ▼剖面上的倒装向斜 ▼枢纽产状 ▼压缩剪裂1 ▼压缩剪裂2 ▼纵湾褶皱作用 ▼作图法求产状 ▼V字形法则(相反相同) ▼V字形法则(相同相反) ▼V字形法则(相同相同) ▼安德生逆断层模式 ▼安德生平移断层模式 ▼安德生正断层模式 ▼闭合背斜 ▼窗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866=8;9d883;62>7;0jznn
1.凯塞效应测量地应力的方法探讨.docx大圆AGB为断层面,GO为断层面上的擦痕,箭头表示断层上盘岩层的移动方向; 2) 为了便于形象地理解,先作出该断层形成的力学机制的立体示意图,根据赤平极射投影可知:QO即为σ1的投影,CO即为σ2投影,DO即为σ3的投影。 2 采用卡塞效应测试地应力 2.1 凯塞效应测量地应力的方法凯塞效应是材料(如岩石)在重复加载时出现的一种声发射异 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516:3;4938822?6262663>:0ujzn
2.构造复杂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反演分析区域内测量结果均显示构造应力较大;垂直应力σv受构造断层及上覆岩层影响差异性明显;最大主应力分布较为一致,总体表现为与水平方向夹角较小,大致呈南北走向,即沿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分量Py较大,其作用方向与大巷斜交,因此水平地应力作用方向对大巷具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巷道的施工中应重点加强侧帮支护。 3. 地应力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Argqg{nf?385;A;
3.地质工程的研究方向范文岩层产状,岩层面在产出地点的三维空间延伸方位和产出状态,是以岩层面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方位及其倾斜程度来确定的,即采用岩层面的走向(MN)、倾向(OD)、倾角(DOD’)三个要素的数值来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岩层产状示意图 2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2.1 选择剖面位置,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443
4.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同震应力场与形变台站同震阶变分布关系探讨采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利用升、降轨InSAR数据及余震精定位数据反演得到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图2),计算同震形变场以及同震应力分布。其中,发震断层倾向为NE向,断层面划分成5km×5km子断层,滑动模型结果显示玛多MS7.4地震的同震滑动以左旋走滑为主,断层走向为276°,倾角为80°,最大滑移量约为5.1m,平均滑动角为jvzq<84|if€/gz2l0et0j}rn1463487142832;53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