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材料二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1)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2)①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大陆相连;②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台湾;③台湾岛的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沿海一带,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与大陆一脉相承。(3) 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和形成产业链。

解析试题分析:(1)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2)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分析如下:①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大陆相连;②我国先民最早开发台湾;③台湾岛的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沿海一带,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与大陆一脉相承。(3)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和形成产业链。考点:本题考查了等值线图的分析与判读;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分析。组织语言的难度也较大,需要学生平时多加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近20年来,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栽能力.盲目地集中开采,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成)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2: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台湾资料暂缺)。

(1)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分布的地质构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

(3)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降水稀少

B.多山问盆地

C.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D.地下多暗河、溶洞

E.地下水开采量大

(4)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THE END
0.如图是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不正确的如图是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不正确的是A.A处是台湾海峡B.B处是玉山C.C处是东海D.D处是福建省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1gn>c77>2fj
1.精品解析:2025年高考福建卷地理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小问1详解】海蚀平台是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一个平台状地形,据图分析甲处呈平台状,为海蚀平台;乙处地形剖面图中海岸处地形陡立,结合图中等高线也可知地势起伏极大,应为海蚀崖。当地地处北半球低纬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大,甲地位于岛屿的东北侧,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位置,风力大,jvzquC41yy}/|}m0eun1|thv1;569=29:4ivvq
2.福建省中考地理学业考试大纲大纲20210817063147.doc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 描绘某一地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 布特点 , 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域天气的特点以及天气对当地农业生 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域主要河流概略 , 以及河流对城市分 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域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 最大的一种或几种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93@4:27718<5252643<: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