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内陆山区(2分);这里地势坡度大(2分),降水多(2分)。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分),这里距离板块的边界近,地壳活动剧烈(2分)。(2) ①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答对3点5分)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不难看出其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内陆,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结合福建省的地形地貌特征等,滑坡、泥石流分布区主要位于山区,因山区地势起伏大,且多暴雨;沿海地区距离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近(距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2)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的措施有: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植树造林;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考点: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各类用地比重(%)”,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问题。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02010 48.0841.87 14.479.89 18.7217.27 0.340.04 0.210.03 9.6523.91 7.966.35 0.350.63 0.220.01 【小题1】20年间,有关该地区的可能变化是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比重下降 B.毁林开荒严重导致林地草地比重下降 C.工业发展促进城镇化 D.围湖造田导致水域比重下降 【小题2】这种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水土流失减轻 B.荒漠化加剧 C.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D.雨季城镇内涝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