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福建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根据地形地势特征推测福建省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从南向北逐渐减少从东南向西北逐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读福建省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福建省地形

A. 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 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C. 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 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根据地形、地势特征推测,福建省年降水量

A.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B.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 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D.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多

【3】立足于本省环境特点,福建省应大力发展

A. 河谷农业 B. 灌溉农业 C. 立体农业 D. 温室农业

【答案】

【1】A

【2】D

【3】C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地形特征。区域绝大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东南低。A项正确。故选A。

【2】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福建降水来自东南季风,地势西北高,随着东南季风的深入降水逐渐减少。D项正确。故选D。

【3】考查农业发展方向。河谷农业分布在高原地区。A项错误。灌溉农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项错误。立体农业分布丘陵地区。C项正确。温室农业改良热量条件,在北方较多。D项错误。故选C。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强制性行业标准

D.推荐性行业标准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 乙地气温一定低

C. ③表示东北信风带 D. ②气流因冷下沉

【2】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

B. 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 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③气流寒冷干燥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我国区域的邻国甲是 ______ ,乙是 ______ 。

(2)图中包含有我国的三大高原,它们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还有我国______平原的全部。

(3)图示区域能源资源丰富,除了已经给出的能源资源以外,请再写两种丰富的资源: ______、______

(4)简述呼伦贝尔草原广阔的原因。

【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国际事务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推动构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A.人类命运共同体

B.地球村

C.人类发展共同体

D.国际命运共同体

【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_______、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A.制度建设

B.文化建设

C.作风建设

D.法治建设

【题目】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下列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THE END
0.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2022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读如图示意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读图完成1~4题。 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 ) A. 新 B. 藏 C. 青 D. 川图中②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 壮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图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347:1?6324954<92276427xjvo
1.福建前往依山傍水的福地,享受治愈慢生活!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与台湾省相望。全省东西最大宽度约480公里,南北最大长度约530公里。 (三)地形特点 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 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kwlkgo39525:552B<3;;4ivvq
2.福建:“海绵+”让城市更有“韧性”在建设中,福建省住建厅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势、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品质提升,赋能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海绵城市提质增效。 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福建不搞一刀切,而是结合实际,不断优化技术路线、完善工作体系,在优化和完善中赋能升级。如龙岩市基于山地河谷型城市的地势高差大,山体径流量大、雨水径流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和jvzq<84hl0vfqyqg0et0p;4424902>621e793=;8/6652B>980nuou
3.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自2017年以来,福建省漳州市结合地形地势,将地势低洼、污水横流且极易成涝的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区域改造为城市滞涝区生态公园,建设西院湖、上美湖、湘桥湖等“五湖”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市区调蓄涝水能力;整合农田林地,在不改变原有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建设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打造荔枝jvzq<84yyy4djrscluh/ew4jvor049742953:87: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