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别称“荔城”,古称兴化、兴安,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木兰溪、延寿溪和萩芦溪三大溪流水系贯穿全境,东圳水库坐落于此,红壤台地与山地丘陵地貌错落分布,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辖区内有223.9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平海、莆禧、醴泉三个半岛及150多座大小岛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海洋牧场分布,是全国鲍鱼养殖、花蛤育苗、鳗鱼生产、龙须菜和海参养殖的重要基地。
莆田有1400余年的建制史,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学风昌盛,自隋唐起出过2000多名进士,文人才子众多,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不仅如此,莆田还有着浓郁的妈祖文化、兴化府历史文化,以及广受当地人喜爱的莆仙戏。
莆田古为“七闽”地,南北朝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隋朝时属泉州,唐玄宗时清源县改名仙游县,为莆田、仙游两县并存,北宋初年莆田县为兴化军治所,南宋末年曾短暂改为兴安州,元朝改置兴化路,明清时期称兴化府。1950年属晋江专区,1970年改属闽侯专区,1971年专区驻地迁往莆田城厢改为莆田地区,1983年成为地级市。2002年莆田县正式撤销,析分到周边城区。
莆田市下辖4个区(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涵江区)、1个县(仙游县),陆域面积4127.7平方公里(全省第二小,仅高于厦门市),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9万(全省第五,略多于宁德市),2023年GDP总量3070.73亿元(全省第七,超过三明市)。
莆田市主城区,下辖3个街道、4个镇,面积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为54.2万,2023年GDP总量584.84亿元。城厢区位于湄洲湾北岸,木兰溪、延寿溪、下磨溪贯穿全境,东圳水库坐落于此,水资源丰富,地势呈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交错状,森林覆盖率达67.8%,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与仙游县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兼具,和泉州市泉港区隔海湾相望。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杭深铁路、永莆铁路)公路(沈海高速、秀永支线、228/324国道)水运(黄头港、水关头港)
城厢区在南北朝时为莆田县治所,隋唐时期属泉州,北宋时为兴化军治所,元朝时设城厢录事司,明清时期属兴化府。1950年属晋江专区,1970年改属闽侯专区,1971年属莆田地区莆田县,1983年属莆田市莆田县,1984年设立城厢区,2002年莆田县被撤销,部分辖区划入。
主要景点:释迦文佛塔、木兰陂、常太古寨、广化寺、泗华陂、月峰寺、九龙谷、东汾五帝庙
特产和民俗:皂隶舞、莆仙戏、炒白粿、杂烩面条、兴化米粉、兴化桂圆
下辖2个街道、4个镇,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6万,2022年GDP总量635亿元。荔城区是福建沿海中部交通枢纽,位于莆田市区东南部、兴化湾西岸,木兰溪等诸多溪流由此入海,水网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地貌,种植业发达,是福建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与秀屿区、城厢区、涵江区交界,和福清市隔海湾相望。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杭深铁路、永莆铁路、福厦高速)公路(沈海高速、秀永支线、228国道)
荔城区古属莆田县,因盛产荔枝,别称“荔城”。1950年属泉州专区,1955年属晋江专区,1971年划入莆田,1983年析莆田县地置城厢、涵江2区,2002年撤县设区,北部为荔城区辖地。
主要景点:南少林寺、元妙观三清殿、古谯楼
特产和民俗:龙眼、莆田荔枝
下辖7个镇,总面积526.31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52.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5万,2023年GDP总量450.20亿元。秀屿区位于莆田市东南端,三面环海呈半岛状,夹在兴化湾、湄洲湾、台湾海峡之间,主体由埭头半岛、忠门半岛和醴泉半岛所构成,水流短小,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所辖海域有油气区分布。与城厢区、荔城区交界,和泉州市隔海湾相望。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莆田站)公路(秀永支线、莆炎高速、228国道)海运(共建成陆岛码头26个)
秀屿区在隋唐时为莆田县衙所在,北宋初年治所迁往莆田县城厢,明清时期辖地分属莆田、仙游二县。1989年湄洲乡析出置湄洲岛旅游经济区,2002年撤销莆田县,析南部辖区组建秀屿区。
主要景点:平海天后宫、土海湿地、天云洞、南日岛、壶南祠、东峤九龙山白云洞
下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7.7万,2023年GDP总量668.4亿元。涵江区是福建四大重镇之一,位于莆田市东北部、兴化湾北岸,萩芦溪是其主要溪河,地势北高南低,为红土台地、滨海平原交错的地貌,地热、砖瓦粘土和矿泉水资源较为丰富。辖区两面为福州市所环绕,一面临海,与荔城区、城厢区、仙游县、永泰县(福州市)、福清市(福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福厦铁路)公路(沈海高速、莆炎高速、228/324国道)海运(三江口港)
涵江一带唐初为围海造田之地,因修筑水闸排涝故称涵头,到了宋朝时开挖水心河,始称涵江。1950年属晋江专区,1984年莆田县的涵江镇和涵江公社组建涵江区,直属莆田市。
主要景点:囊山慈寿寺、九莲岩、宁海桥、国欢寺、巩溪宫
下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7万,2022年GDP总量609亿元。仙游县是我国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位于莆田市西半部,三面环山,地势曲折,木兰溪及其支流贯穿全境,溪河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沛,非金属矿种类多样,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属三市交汇地带,与涵江区、城厢区、泉港区(泉州市)、洛江区(泉州市)、南安市(泉州市)、永春县(泉州市)、德化县(泉州市)、永泰县(福州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福厦铁路)公路(秀永支线、甬莞高速、324/356/228国道)
仙游的名字充满神话色彩,唐初析莆田县西部置清源县,唐玄宗时因与清源郡同名,改为仙游县。北宋时期属平海军、兴化军,元朝时属兴化州,明清时期属兴化府。
主要景点: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
特产和民俗:兴化桂圆、仙游皮蛋、枫亭糕、仙游蓼花、金沙薏米、天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