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划分的原则是每个小班内部的自然特征基本相同并与相邻小班又有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调查因子上。也就是说,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异是区划小班的依据。因此小班区划的前提是需要获取该研究区内各调查因子的空间分布图,并以此为依据在arcgis进行小班的区划即可。划分小班的条件具体有:权属、土地类别、林种、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龄级或龄组、郁闭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指数、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小班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各地森林状况和经营水平而定,平均小班面积一般为3~20公顷,最小小班面积以能在基本图上反映出来为准。
树种空间分布图:
坡度、坡向空间分布图:
因此我将坡向仅分为五级,无坡向、东、南、西、北,重分类时,记住你重分类设置新值代表的方向。将坡度0 ~ 6°为平坡,重分类新值为0,接着以25°间隔大小进行分割,即下一级为6° ~ 31°,重分类新值为1。视研究区具体情况进行分级;
栅格转矢量。使用栅格转面工具,将重分类的坡度和坡向转为面要素,字段选value。使用分割工具,根据研究区矢量对转为面要素的矢量进行裁剪。这里我对面积在1公顷以下的要素与相邻要素进行合并;
小班区划。最后使用相交工具,输入坡度、坡向、和树种三个调查因子的矢量数据,提取出综合三个调查因子划分的小班,当然这里提前考虑了权属、土地类别、林种这三个重要的调查因子在研究区内一致的情况。注意,首先,相交后,得出的小班矢量的属性表是包含了重复、不需要的属性因子,我们要将其删除;其次为避免小班细碎化、便于人工调查,最后需要人工对某些小班进行合并和修整。
写完此推文后,我个人认为:小班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进行各种经营活动,因此,关注最重要的因子,如权属、土地类别、林种、优势树种,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因子直接影响到管理和经营决策。至于其他的调查因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详细调查。如果兼顾过多的调查因子,可能会增加工作量和复杂性,从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