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进展如何

1、“一带一路”: 迈向新阶段

2013年9月,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在《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演讲中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总书记出访印尼,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演讲中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随后“一带一路”上升至国家战略,备受关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不难发现,在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中,“一带一路”位居三大战略首位,是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两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的腹地国家蕴含经济发展潜力。从布局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走向:一是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之后,一是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延伸。

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它成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从“一带一路”走向看,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此外,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这六大经济走廊也形成了“一带一路”的主体。

据《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纳入统计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3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主要覆盖东盟、西亚、中亚、南亚、中东欧等地区。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积聚了较多人口。从经济体量看,印度、俄罗斯、印尼、土耳其、沙特、波兰的GDP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位居前列。从与我国的贸易往来看,东盟占据主导。总结来看,这些国家人口众多,基础设施需求较高,但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同其他国家的合作诉求也因此较强。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区域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我国对18个省重点布局,其中,新疆、福建分别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此外,对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等15个港口重点建设。

从区域布局看,西北是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东北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西南地区,广西是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并且是“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从城市看,打造西安成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重庆成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打造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展开密切合作。在政策沟通的保障下,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分别成为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此外,还包括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内容。国家发改委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内容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电子商务等领域。

随着合作越发密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协议合作使得国家间的贸易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升级不仅使得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本身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学界对它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Suprabha Baniya等(2020)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使71个潜在参与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增加4.1%,如果贸易改革和基础设施升级相互促进,会把这一影响平均提升三倍。François de Soyres等(2019)在考虑基础设施对贸易的影响基础上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参与国家GDP最高提升3.4%,全球经济最高提升2.9%。

2、“一带一路”: 推动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对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设施联通方面,沿线国家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大基础设施领域。一是交运设施。根据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要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根据BMI统计的全球基建项目数据,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交通行业新签合同额较高,其中道路和桥梁占比47.5%,铁路占比39.2%。

在公路方面,中蒙俄、中吉乌、中俄(大连-新西伯利亚)、中越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活动先后成功举办。在铁路方面,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对于欧亚大陆,中欧班列是重要突破。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形成西、中、东三条通道,开通运行了82条线路,联通欧洲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运输货物货值3000亿美元。

二是能源设施。主要包括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区域电网升级改造等。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保持稳定运营,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将于2019年12月部分实现通气,2024年全线通气。此外,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

三是通信设施。主要包括双边跨境光缆、洲际海底光缆、空中(卫星)信息通道等。一方面,中缅、中巴、中吉、中俄跨境光缆信息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另一方面,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启动了丝路光缆项目。

随着设施互通需求的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建设和投资快速推进。根据商务部数据,在工程建设方面,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比重超过了一半。

在投资方面,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根据《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241.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3.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从行业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主要流向制造业、批零、建筑业,占比分别为39%、13.8%、10%。

在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外资引入形成支撑。根据《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2021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6万家,实际投资金额1809.6亿美元,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占比分别为11.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的新设企业数目、投资金额的占比分别达到47.5%、21.8%,领先于其他行业。制造业、房地产业虽然外资企业数目较少,但是投资金额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到20.5%、15%。

为了保障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合作国家设立了专项资金和多边开发金融机构。2014年11月,由中国出资的丝路基金成立,初期设计规模为400亿美元。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丝路基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2017年5月,习总书记提出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根据丝路基金网,截至2022年底,丝路基金投资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同时,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也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2015年12月,亚投行成立,旨在为亚洲地区长期巨额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0年底,亚投行已成功吸纳103名成员国,批准投资10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20.2亿美元。2022年亚投行表示,到2025年末将每年贷款等资金投放量提高到100亿美元以上。此外,亚投行还拟“走出亚洲”,面向东欧、中南美、非洲国家大幅扩大贷款规模。此外,我国政策性银行也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专项贷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一带一路”的交通运输、石油装备、电力工程、通讯设备等重点领域提供承保支持。

3、“一带一路”: 我国出口的新动能

在贸易畅通的带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出口注入新动能。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的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96%。进一步看,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为1.18万亿美元和8913.2亿美元,较2013年分别增加107.5%和89.1%。

以人民币计价,2022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13.83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比56.8%,对东盟的比重达到47.1%,对中亚5国、阿联酋和沙特等贸易伙伴的增速较高。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总体的比重由2013年25%升至32.9%,对整体增速的拉动较为明显。进一步从出口看,2022年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7.89万亿元,其中中间产品占比56.3%,尤其是纺织品、电子元件、基本有机化学品和汽车零配件保持较高增速。相比之下,进口方面,能源产品的占比较高,达到41.4%。

随着近期欧美需求减弱,沿线国家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支撑。目前海外普遍面临通胀压力,随着货币政策收紧,高利率环境导致外需降温。从去年开始,欧、美等区域的制造业PMI呈现下行趋势,对我国进口的比重也持续回落,前者或主要受短期需求降温的影响,后者或与加征关税等中长期因素有关,这使得我国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是过去十年,从东盟的进口结构看,来自我国的比重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而来自美国的比重逐步回落,尤其是在疫情之后降幅较为明显。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出口仍然保持韧性,主因或在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较为活跃。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76万亿元,同比增长26%,占比约36%。今年以来,东盟制造业PMI反弹较为明显,2、3月份对我国出口拉动作用较强。3、4月份,俄罗斯对我国出口给予支撑,但是欧盟势头较弱。此外,今年前4个月,美国对我国出口形成持续拖累。

参考文献:

[1]Baniya S, Rocha N, Ruta M. Trade effects of the New Silk Road: A grav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0, 146: 102467.

[2]De Soyres F, Mulabdic A, Ruta M. Commo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 quantitative model and estimates from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0, 143: 102415.

THE END
0.“一带一路”建设涵盖哪些主要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并不限制某国或某区域参与,全世界所有国家,只要愿意,都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开放包容的,而不是封闭的。因此,严格讲,“一带一路”的上述路线只勾勒出大致合作重点和方向,并非要排斥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参与。jvzquC41ukrltxff0pkxu7hp1462986252578A;30unuou
1.“一带一路”到底惠及哪些国家?昨晚,老爸艾瑞克说到,不只是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乐意加入“一带一路”,很多其他国家也愿意参与其中。 那么,“一带一路”到底惠及哪些国家呢? 让我们先把时钟拨回到千百年前,简单回顾一下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广义上来说,丝绸之路包括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jvzq<84ncpmvcpj0ejoocmfkn{4dqv3ep1813@2271731ltpvgtua;>53:<:87mvo
2.“一带一路”:进展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展开密切合作。在政策沟通的保障下,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分别成为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此外,还包括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内容。国家发改委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内容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jvzquC41ycrmu}wggvio0lto1cxuklqgu197;B<9;
3.“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长三角航运中心布局研究由于存在发展差异、文化差异、认知差异,航运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航运业环保标准各异。“一带一路”沿线涉及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碳排放标准也各不相同,长三角航运业在对接“一带一路”过程中,发展绿色航运面临严峻挑战。jvzquC41e{xegkw0ucyt0xwi0et04972137378h779>b;B9771vbin3jvo
4.我校研究生喜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带一路本届“挑战杯”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专设“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参赛作品围绕“一带一路”主题,聚焦经济合作与发展、科技创新与共享两大方面,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开发。海内外高校参于踊跃,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高校队伍和国内上海交通大学jvzq<84{lu4xk}3gfw4dp8nphq522@5136:20qyo
5.去亚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哪些国家对中国公民免签?原标题:去亚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哪些国家对中国公民免签?游客在泰国曼谷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 腾摄 10年前,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描绘了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10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目前中国与亚洲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免签范围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38641CXUKxiLwehIhN][6j€gn74L4:13:70ujznn
6.跨越山海!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共享了哪些好物?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缓解粮食危机、促进就业、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人们心手相连,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也共享繁荣和幸福生活。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中国果蔬 丰富中亚“菜篮子” 这天一大早,新疆霍尔果斯一家物流园里一片繁忙,中国和邻国的车辆随处可见。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525>79@<637998B5;67
7.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状况与主要问题在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的实践中,部分企业由于环保意识不足、对各国环保现状、环保立法缺乏了解,在项目投资前期对环境风险评估不足,导致项目遭遇当地民众反对或国际环保组织的阻挠甚至起诉,给项目造成停工甚至取消风险。 编者按:“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国家新jvzquC41yy}/kw{guvmp0ls1ctzjeuj1{y5u|‚o142813;4738<637mvon
8.携手“一带一路”国家,增加绿色能源供给阅读提示:自打我国政府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为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国内,还纷纷进入“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改变能源治理结构、减少碳排放。 记者|陈冰 “走近南欧江全流域梯级水电站,近距离了解水电站的建设运营情况,让我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我jvzquC41yy}/zrsokp}fgtq{0eun0ls1mgpj1;54416:1;6139>577mvon
9.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大考量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中国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jvzq<84yyy4djrscvqjb{7hqo0io1lmkpgyf1nhqpqsz1o}d14627:71v4627:725a>12996289/j}rn
10.共建“一带一路”的法律风险及防范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国将于2023年10月召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中国企业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时也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可能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并影响共建“一带一路”的长远发展。因此jvzquC41euyo0ls1umm{1;5452?0v;5452?38h:8:9>687xjvor
11.【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成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大力推进“五通”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绘制出一条贯穿欧亚非大陆,辐射拉美与南太(平洋),连接大陆与海洋,融“大写意”与“工笔画”于一体的壮丽图景。十年来,我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711}7245712Bd78:?38<3ujvsm
12.共建“一带一路”已吸引全球超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不断向前开拓,不断挑战自我,百年变局的惊涛骇浪中,命运与共的大船扬帆蓄力,一往无前。 时间,见证“一带一路”强大的生命力。 201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一年,马来西亚、科威特、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1个国家成为首批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 一年后,匈牙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jvzquC41pg}t0lwk0et0497532721><3979dd6=32434el:/hd<9/:=4e:=16mh;;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