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荒漠土壤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反映出怎样的生态状况生境沙漠植物干旱区

微生物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下所依赖的环境因子存在区别,气候特征、土壤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共同作用于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群落结构的稳定和多样性。

同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二者可共同反映土壤生态环境的状况。

河西走廊荒漠土壤样带由于水平空间分布的位置不同,其气候特征、土壤环境因子、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不同样带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组成。

然后探究影响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的环境因子。

土壤生态系统作为作为全球分布最为广泛的生境之一,人类与动植物在其中繁衍生息。

同时也是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基础,为生境内所有的生物提供生活、生存保障。

荒漠环境特殊,其中的微生物在生理结构、功能和遗传性能方面独特,可以适应荒漠恶劣的气候特征。

并且可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对荒漠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这些微生物调节地球生物化学营养物质的循环,他们的生命活动受到了气候和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因此明确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荒漠环境区别于其他生境,气候环境特征明显不同,区域内干旱少雨,植物覆盖度较低、紫外辐射较强、并且养分含量极低。

而盐碱程度较高,季节和气候变化明显,降水极不均匀,土壤温度和湿度波动较大。

但生活在其中的微生物为适应恶劣的环境,表现出独特的抗性和代谢机制。

一般认为荒漠地区土壤微生物分布直接取决于环境因素(例如水分、盐分、营养元素、太阳辐射、植物覆盖)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与降水量(MAP)、海拔(ASL)速效磷(AK)和全磷(TK)显著正相关(P<00与蒸散量(EP)正相(P<005)风速(AWS)与Shannon指数显著正相关(P<0.01)。

与Simpson指数显著负相关(P<0.01),粉粒(Silt)、黏粒(Clav)和土壤水分(Sw)与Shannon指数显著负相关(P<0.01)。

与Simpson指数显著正相关(P<0.01),石砾(Gravel)、Silt、土壤有机质(SOM)和AK与Shannon指数正相关(P<0.05),与Simpson指数负相关(P<0.05)。

真菌ACE指数和Chao1指数与植物高度(PH)SP、MAT、AWSGravelSand、SOM、速效钾(AK)和速效氮(AN)显著正相关(P<0.01)。

与EP显著负相关(P<0.01),与MAP负相关(P<0.05),Simpson指数与NSGravel显著正相关(P<0.01),与Clay和SW显著负相关(P<0.01)。

冗余分析(RDA)图中,微生物物种的箭头到轴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物种的丰度,微生物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程度根据其夹角判断,夹角大于90°表示正相关,小于90°表示负相关。

河西走廊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气候特征的冗余分析结果如下。

我们在上图中可以看出,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45.16%和10.26%,累积解释率为55.41%。

它可以基本反应气候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的关系,由下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气候特征RDA分析结果可知:AWS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特征(F值为4.4,P<0.05,蒙特卡罗算法)。

在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75.35%和1.86%,累积解释率为77.22%。

它可以充分反应气候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分布的关系,由上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可知。

AWS、MAP和EP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特征(F值分别为45、3.7和7.5,P<0.05,蒙特卡罗算法),由物种分布结果可知。

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50.59%和13.37%,累积解释了63.96%微生物变化。

由下表细菌群落与土壤机械组成RDA分析结果可知:Clay显著影响荒漠土壤细菌群落结构(F值为6.3,P<0.05,蒙特卡罗算法。

在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累积解释量为57.56%。

真菌群落与机械组成RDA分析结果表明:Clay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F值为5.2,P<0.05,蒙特卡罗算法)。

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48.66%和23.45%,累积解释了72.12%微生物变化。

下表细菌群落与理化性质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AP和SOM显著相关(F值为8.9、3.9,P<0.05,蒙特卡罗算法)。

优势菌群Firmicutes与AP、pH和EC显著正相关,与SOM、SW、AN等显著负相关,Proteobacteria与AP、SOM等均为负相关关系。

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与SOM、SW、AN、TN和TP显著正相关,与pH、AP显著负相关。

在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83.68%和4.66%,累积解释量为88.33%。

真菌群落与理化性质RDA分析结果表明:pH、SW和TN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F为5.7,P<0.05,蒙特卡罗算法)。

微生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影响明显,RDA分析结果可以反映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可知影响微生物分布的重要环境驱动因子。

河西走廊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植物特征的冗余分析结果如下。

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34.71%和9.84%,累积解释率为44.55%,它可以基本反应植物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的关系。

由下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特征RDA分析结果可知:Margalef指数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特征(F值为3.5,P<0.05,蒙特卡罗算法)。

在下图中,第1排序轴和第2排序轴的解释率分别为54.09%和4.25%,累积解释率为58.34%。

它可以充分反应气候特征与真菌群落结构分布的关系,由下表可知:植物Shannon指数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特征(F值分别为5.6,P<0.05,蒙特卡罗算法)。

由物种分布结果可知,优势菌Ascomycota与AGB、植物覆盖度、植物高度等正相关,与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负相关。

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相对于其他物种而言土壤微生物可以被认为是其最活跃的部分。

在土壤养分循环流动、物质转化、调节植物生产能力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土壤微生物又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气候因素、土壤理化因子和植物种类等诸多因子均会影响微生物的分布及生存。

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下,敏感的荒漠生态系统势必会受到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种群、功能多样性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明确土壤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极其紧迫,土壤不同的结构组成对微生物的分布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土壤粒径的空间分布决定孔隙的分布以及孔隙内空气和水分,从而影响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进而决定了微生物的生存空间。

RDA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结构受风速、Clay含量、AP和SOM显著影响。

本研究发现河西走廊地区风速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可能因为该地区风速较高且部分样带间风速差异较大,因此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我们对云杉人工林土壤中颗粒组成分布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土壤颗粒组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

且颗粒越小部分菌门的丰度越高,在本研究中Clay比例与Firmicutes含量正相关,说明土壤颗粒组成越小的土壤环境越适合Firmicutes生存繁殖。

根据前人的研究发现: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显著的的理化因子多为pH、TN和有机碳。

但是后来又有学者对新疆干旱区不同类型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发现盐碱离子如:全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是影响微生物的分布的关键。

可能因为干旱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盐离子成为其中限制其微生物活性的主要因子。我们对戈壁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表面石砾样品细菌多样性的研究发现C/N影响微生物分布。

而在本文研究中土壤AP、SOM对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最显著,SOM是微生物是的主要营养物质。

在控制微生物种群大小、生理代谢强度方面起主导作用,AP含量极高,为河西走廊荒漠土壤的一个特征因子。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研究区因环境差异较大而对土壤微生物分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因素,因不同的研究区域降水、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造就了特殊的土壤环境。

从而产生了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显著的因素。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对河西走廊的生态进行总体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中土壤的气候特征、植物的生状状况等,均是研究生态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料。并且对土壤理化因子性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为河西走廊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方向,但因时间以及经费的制约,本次的试验设计方案和深层次挖掘数据信息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程磊磊,却晓娥,杨柳,等.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服务增效[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

[2]孙技星,钟成,何宏伟,等.2000—201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连续遥感监测及其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

[3]许端阳,李春蕾,庄大方,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评价综述[J].地理学报,2011。

[4]刘玉冰,李新荣,李蒙蒙,等.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或同化枝)表皮微形态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

[5]朱秉启,于静洁,秦晓光,等.新疆地区沙漠的形成与演化——I.沙漠沙的物源(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4。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082014年新疆艾比湖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2008-2014年新疆艾比湖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 传统的土壤水分模拟研究难以从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双向出发表达其连续演变的过程,存在时空尺度效应问题。借助SWAT模型模拟的长时间序列优势,结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遥感技术,力图在时空尺度效应问题上取得突破。并利用长时间序列的模拟结果分析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和不同jvzquC41yy}/|qfpisobqtj{cp4dqv4cecjforh/lq{spjq/epebe}f/geumqpnec/yjprhcavnfurx124624@9;49<377mvon
1.新疆科克苏湿地边缘带土壤水盐和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新疆科克苏湿地边缘带土壤水盐和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湿地边缘带,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科克苏湿地,土地管理,明晰土壤含水量、盐分、养分的空间变异性是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壤修复改良的前提。本研究以科克苏高芦苇湿地、披碱草盐碱地、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RLIU7247632970jvsm
2.腐蚀控制与防护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新疆油田区块土壤兼有典型盐碱土壤及酸性土壤的特征。当土壤中的含盐量、含水量、氧浓度等因素在一定范围时,随着pH值降低,土壤对埋地管线的腐蚀速度增加;但当土壤中含大量盐分、水分时,即使pH值在碱性范围内,其土壤腐蚀性仍很大,彩南、石西等沙漠区块的埋地管线腐蚀严重,说明了这一问题。 jvzquC41yy}/onsipgth0ls1rcoovwjyuktgqh86:a<55A3jvor
3.新疆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以及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发布在Sicencedirect上的《新疆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生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原文地址:https://www./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21009968,对新疆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做了详细分析,并分析了它对周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份分析为我们提供采矿所带来的土壤污染严重程度,以及让我们了解重金属对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86419?79=;:7a715;6878<30|mvon
4.新疆盐碱棉田土壤中草甘膦降解菌及其基因多样性的挖掘与机制解析本研究针对干旱碱性土壤中草甘膦残留污染问题,通过富集新疆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CW,系统解析了其降解效率、菌株多样性及代谢通路。研究发现CW群落可在pH 8.0条件下36小时内完全降解500 mg/L草甘膦,分离出24株降解菌(含6个新报道属),并首次证实Aquamicrobium与Shinella属的降解能力。宏转录组与基因组分析揭示了AMPA途径jvzquC41o0kckxytcfk/exr1pg}th8724732387247722A7464865=>0jvs
5.穴贮砖对南疆设施无花果光合、果实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为探究施加穴贮砖对提高设施无花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作用,本试验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内种植的5年生金傲芬无花果为研究对象,施用以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为原材料的穴贮砖,研究其对南疆设施无花果光合作用、土壤氮磷钾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穴贮砖相比jvzquC41yy}/jw}d0qxh0ls1EP522763:8?0l7nuup42295/:7;20;5470690:=29
6.新疆铁干里克绿洲水文过程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张飞, 丁建丽. 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盐渍化特征分析. 草业学报, 2007, 16(4): 34-40.] [35] Liu Xinyong, Tian Changyan. Study on dynamic and balance of salt for cotton under plastic mulch in south Xinjiang.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5, 19(6): 82-85. 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zk722:6829:
7.土壤地理学新疆大学由新疆大学组织开设,授课教师为丁建丽、马勇刚、王飞等7位老师 2022春 开课时间:2022-01-18至 2022-07-18 4113人已报名 已结课 课程介绍 本课程将土壤作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要素的集合体,阐释了土壤/土壤圈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地位与功能、土壤物质组成与诊断特性;揭示了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土壤分类及其土jvzquC41yy}/z~jvcpmy0lto1euvt|j1ZL[199:32279894325837>9
8.武红旗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疆农田土壤空间变异特征与数字制图方法研究(排名第三) 7. 2011年度自治区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天山北坡退化草地土壤环境与微生物数量的关系(排名第三)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土壤调查与质量评价和3S技术应用。目前主要从事土壤调查与评价、资源遥感、3S技术应用等方面的jvzquC41pg}tnnyvgt4y/vtn0eun1~skxgxtk}~1hcivn}~1:888:
9.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23王建民,潘保田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环境[J];中国沙漠;1997年04期 24张虎才,张林源,W.C.Mahaney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91年01期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李传想;宋友桂;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沙漠;2012年05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HU\7234662:70jvs
10.新疆伊犁河谷新垦绿洲土壤盐渍化空间特征分析土壤盐分 次生盐渍化 空间分异 伊犁河谷 新疆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ZSVK72336629;0jvs
11.“盐土咸水”资源综合利用——乌鲁木齐中心探路对治新疆区域土壤首先,对植物根区土地盐渍化状况调查不深入、认识不清晰。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新疆土地盐渍化调查以遥感为主,实地调查不足。而且,其调查评价的主要是土壤表层的盐渍化发育程度,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根系层、中深层土地盐渍化发育规律和演变特征认识不清。 jvzquC41yy}/kƒntcp4og}4pgyy/j}rnAcoe?>825794
12.天山北坡草本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期刊[2]陈哲.新疆典型山地天然林高蓄积林分调查分析[D].2022. [3]孙彤.消落带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2021. [4]赵雅欣.宁夏荒漠草原植被和土壤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D].2024. [5]张娟.降水变化对典型草原优势种光合特性及其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特征的影响[D].2020. 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zljyzk7242632:9
13.新疆葡萄春提早,秋延晚的地理背景地理备课资料三、土壤的优势 新疆的土壤多为沙质土或砾石土,透气性好,排水性强,有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发育。此外,这里的土壤中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等,这些都是葡萄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的葡萄,果实饱满、色泽艳丽、口感醇厚。 jvzq<84ei|jm0lto1lobqzg1dkjmn4464<30qyon
14.新疆农业大学贾宏涛教授团队在高寒草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的微研究团队:新疆农业大学胡洋博士、愚广灵博士、周建勤讲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新疆农业大学周建勤讲师和贾宏涛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资助信息: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71和31960258)资助。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影响着土壤中多种生态过程的发生。土jvzquC41|j~z0ocw0kew7hp146358644:5d6;9:c;8:3>4rcik/j}r
15.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理化性状与盐分离子组成主导因子分析为明确不同地貌类型土壤剖面理化特征及盐分离子组成的差异,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3种典型地貌类型(冲积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干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和室内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0~100 cm理化性状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jvzquC41fz~c|{pz0un{w7jfw0io1LS132425A=21l4dptn087323@91p0814;34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