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敏李延京等: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导致甘肃105人遇难、397人受伤;青海11人遇难,140人受伤。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解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

拉脊山断裂带为一条活动性很强的区域性断裂。有专家研究认为,距今约4000年、遗址距本次地震震中数十公里的喇家文化之所以如意大利庞贝古城般覆没,就与拉脊山断裂带上的一场强烈古地震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原载于《地震研究》2014年12月第37卷增刊,分别来自青海省地震局、青海省海东地区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李智敏、李延京、田勤俭等作者对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的研究,或可助各位读者对当地地理了解一二。

【文/李智敏、李延京、田勤俭等人】

引言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由北东东向左旋走滑的阿尔金断裂带、北北西向的祁连山—海原断裂带和近东西向左旋走滑的东昆仑断裂带三条巨型左旋走滑断裂所围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地壳块体,称为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李智敏等,2013),与其南邻的是由东昆仑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甘孜—玉树断裂带所围限的巴颜喀拉块体(图1)。

由于高原整体不断隆升和向北东侧向挤压,在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内部形成了一些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袁道阳等,2004a),如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柴北缘断裂带、鄂拉山断裂带、日月山断裂带和拉脊山断裂带等。

对柴北缘断裂带、鄂拉山断裂带(袁道阳等,2004b)、拉脊山断裂带(张波等,2012;袁道阳等,2005)的活动性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以上断裂尤其是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事件的研究很少。

众所周知,中强以上地震的发生对人类活动有着严重的威胁。位于青海民和县官亭盆地的喇家遗址,是一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前人研究认为,强烈地震在积石峡所形成的堰塞湖溃决在黄河上游甘青交界处官亭盆地形成了喇家遗址,这一堰塞及溃决事件发生在大约1730B.C.(吴庆龙等,2009)。但前人对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发震能力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

距离该遗址4.5km处的拉脊山断裂带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内,走向从西向东由NWW向变为近EW、NNW向,以逆冲活动为主,西段左旋走滑活动的迹象也很清晰(张波等,2012),构成了晚新生代西宁—民和盆地和循化—化隆盆地的边界,是一条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古老断裂带,后期经历了多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一个多阶段构造抬升的构造窗(王二七等,2000);该断裂也是调节NNW向的热水—日月山右旋走滑断裂带与NWW向的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裂带之间应力应变关系的构造转换带(袁道阳等,2003);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拉脊山断裂以晚更新世活动为主,断错了多条冲沟的阶地,仅局部段活动时代可能为全新世早期,造成断裂两侧有历史记载以来20多次5级左右中等地震的发生(袁道阳等,2005)。

拉脊山断裂带有历史记载以来虽然没有记录到强烈地震的发生,但该断裂带为一条活动性很强的区域性断裂,前人没有在该断裂带上取得古地震事件的资料,笔者将通过遥感影像资料的解译来展现拉脊山断裂的几何形态特征,并试图通过探槽开挖揭露其古地震事件,确定拉脊山断裂带上古地震与青海喇家遗址形成年代之间的对应关系。

1.拉脊山断裂带遥感特征解译

在遥感图像上拉脊山山体阴影明显,主要表现为深色调,纹理显得比较复杂,这是由于受地表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导致拉脊山山体沟谷发育。山脊线清楚、地形起伏大,与北侧的西宁盆地形成明显的对比。其南北两侧分别为拉脊山北缘断裂和拉脊山南缘断裂所围限,组成了一组弧形逆冲构造带—拉脊山断裂带,平均宽度仅10km。遥感影像上断裂脊线明显,由多段不连续的断裂带组成(图2)。

1.1拉脊山北缘断裂带

遥感解译认为该断裂带由数条不连续的断裂组成,西起日月山垭口的山根村一带,向东沿西宁盆地南缘延伸,断裂有明显的分段性(图2)。在拉脊山北缘的北门沟处断裂分叉,两支分别止于石咀村和青石坡;在上新庄断裂稍具南凸弧状向东止于石壁沿;断裂向北平移在沙沟村南断裂NWW向止于上帐房;在营坡村南断裂向北稍具凸弧状经中坝、塘二塬终止于红崖子一带。全长约230km,自西向东走向由NW60°渐变为近EW、NWW向。该断裂南侧是高耸的拉脊山脉,北侧是西宁盆地,成为盆山分界的重要边界断裂,两侧地貌高差显著。

断裂在上新庄以南贵德峡附近脊线尤为明显。以上新庄为界,断裂可分成运动性质不同的两段。断裂东段(上新庄以东)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多呈舒缓的波状,反映了强烈的挤压逆冲;断裂西段(上新庄以西)线性特征明显,以逆走滑活动为主,多形成水系同步拐弯和山脊断错现象,最大断距达1100m(涂德龙等,1998),野外调查表明该断裂段断层陡坎明显(图3)。

2.拉脊山南缘断裂

遥感图像上拉脊山南缘断裂影象特征清晰,由不连续的数段组成(图2)。断裂西起日月山垭口的克素尔村,向东呈舒缓波状经日月山山隘止于青阳山;在千户村断裂南断裂拉张形成千户盆地;在黑峡断裂又以不连续的舒缓波状经茶铺、药水泉、扎浪滩止于马场;在马场南的卧力尕断裂稍具北凸弧状经九道湾终止于总洞附近,长大约220km。整体走向由近NWW向逐渐转为近EW向。

以千户村为界,断裂可分成活动不同的两段。断裂西段(千户村以西)多构成槽状负地形,控制着第四系松散堆积;断裂东段(千户村以东)则表现为直线状陡壁断崖。整个断裂带断裂活动以挤压为主,局部兼有左旋走滑,如在拉脊山顶红山咀(海拔3800m)拉脊山南缘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左旋活动形成了拉张性的山间盆地—千户盆地,该盆地东西长20km,南北宽仅2~4km,呈NWW向长条状展布。

水系在断层经过处突然变宽,左旋断错水系,断错量从180~640m不等(图4、表1),可以认为该断裂第四纪以来活动比较强烈。野外调查发现,在盆地两侧形成了Ⅰ~Ⅳ级洪积台地,断裂新活动造成台地断错,形成高的断层崖或一系列断层垭口等地貌(袁道阳等,2003。)

THE END
0.大连地震缘何发生?是否会引发海啸?辽东半岛是否进入地质活跃期?专家释本次地震何以发生? 专家:或与金州断裂带运动有关 对于本次大连地震形成的原因,上述受访专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就震中所在区域来看,地震发生的区域大概处在“郯庐断裂带(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北段的金州断裂带上”。上述专家推断,本次地震有可能是一次构造地震,或与断裂带的地壳运jvzquC41pg}t0|npc0ipo7hp1u532;8/2:3368iqe/on|rkjry658A<580yivvq
1.中国地震断裂带分布图.pdf中国地震断裂带分布图.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高清版)-中国地图地震ppt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未购及已购房“必读参考”中国地震带分布图(高清版)附: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VIP免费下载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5134671>7244:32972256527xjvo
2.人生第一次经历地震(补了下安徽省地形图和地质断裂带示意图)接着整个房子抖了半分多钟 人直接在座位上吓到呆住 反应过来后打开手机已经是🆘界面地震预警了 感觉真的在震中附近根本反应不过来逃跑 ——后续—— 今年前段时间肥东确实发生过几次但是都是小震大家都没在意😢 默默掏出安徽省地质图和断裂带示意图 我活着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发生大地震啊我害怕 之前网传李四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只有合肥这边没验证了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43:995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