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ppt

认证主体:蓝**(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第一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转录复制翻译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结构决定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目录Content相同点不同点第二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结构决定功能典型的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图典型的原核细胞基因结构图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结构决定功能原核真核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基因连续,没有间隔基因不连续,有间隔整个编码区能编码蛋白质外显子编码蛋白质,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基因组小基因组大重复性高重复性小相同:都具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都具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不同:第三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真核生物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区别: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细菌染色体基因组通常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染色体形成类核,无核膜与胞浆分开。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具有许多复制起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生成一个mRNA分子和一条肽链。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功能上相关的几个基因往往在一起组成操纵子结构。真核基因组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因此,基因是不连续的,称为断裂基因,需要进行转录后加工;原核基因组没有内含子结构,不需进行转录后剪接加工。真核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原核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不编码区域仅占一小部分。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达百万次以上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多基因家族、超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第四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项目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染色体组成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场所染色体形成类核,无核膜与胞浆分开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复制子基因组较小,只有一个复制子基因组较大,具有许多复制起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顺反子多顺反子,功能上相关的几个基因往往在一起组成操纵子结构。单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生成一个mRNA分子和一条肽链。内含子没有内含子有内含子连续基因是连续的,基因是不连续(断裂基因)转录后加工不需进行转录后剪接加工需要进行转录后加工编码序列原核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不编码区域仅占一小部分真核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重复序列很少重复次数可达百万次以上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复杂性较简单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多基因家族、超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第五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不同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不同点——目录复制转录翻译DNARNA蛋白质第六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复制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时间整个细胞生长过程细胞周期的S期起点单起点多起点前导链的合成连续半连续,由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一个复制子的合成,最后由连接酶将其连接成一条完整的新链片段长度RNA引物、冈崎片段长RNA引物、冈崎片段短DNA聚合酶Ⅰ、Ⅱ、Ⅲ三种聚合酶α、β、γ、ε、δ五种聚合酶染色体端体复制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染色体为线状,末端有特殊DNA序列组成的结构成为端体转录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场所细胞核内拟核区mRNA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多个基因RNA聚合酶一种三种独立转录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不能独立转录RNA,三种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翻译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氨基酸的活化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从生成甲硫氨酰-tRNAi开始翻译的起始起始tRNA是fMet-tRNA,30s小亚基首先与mRNA模板相结合,再与fMet-tRNA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起始tRNA是Met-tRNA,40s小亚基首先与Met-tRNA相结合,再与模板mRNA结合,最后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起始复合物肽链的终止三种释放因子RF1,RF2,RF3eRF1和eRF3第七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不同点——复制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复制的不同点:真核生物DNA的合成只是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则为多起点的。真核生物中前导链的合成并不像原核生物那样是连续的,而是以半连续的方式,由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一个复制子的合成,最后由连接酶将其连接成一条完整的新链。真核生物DNA的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Ⅰ、Ⅱ、Ⅲ三种聚合酶,并有DNA聚合酶Ⅲ同时控制两条链的合成。真核生物中有α、β、γ、ε、δ五种聚合酶。聚合酶α、δ是DNA 合成的主要酶,分别控制不连续的后随链以及前导链的生成。聚合酶β可能与DNA修复有关,聚合酶γ则是线粒体中发现的唯一一种DNA聚合酶.染色体端体复制不同。原核生物染色体大多数为环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末端有特殊DNA序列组成的结构成为端体。第八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不同点:1.真核生物的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原核生物则在拟核区进行。2.真核生物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多个基因。3.真核生物有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而在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RNA 的合成。4.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不能独立转录RNA,三种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其RNA聚合酶对转录启动子的识别也比原核生物要复杂得多。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可以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不同点——转录真核生物转录过程示意图原核生物转录过程示意图第九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翻译的不同点:氨基酸的活化:原核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真核是从生成甲硫氨酰-tRNAi开始的。翻译的起始:原核的起始tRNA是fMet-tRNA,30s小亚基首先与mRNA模板相结合,再与fMet-tRNA结合,最后与50s大亚基结合。真核中起始tRNA是Met-tRNA,40s小亚基首先与Met-tRNA相结合,再与模板mRNA结合,最后与60s大亚基结合生成起始复合物。肽链的终止:原核含有三种释放因子RF1,RF2,RF3。真核只有eRF1和eRF3。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这三步过程过于复杂,因具体物种而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不同点——翻译第十页,共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相同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的比较——相同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同点:DNA复制:都是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双向复制,在复制中需要的原料、模板、引物都相同,都有前导链和滞后链,都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三个过程。RNA转录:RNA合成方向都是从5’到3’,都需要DNA链作为模板,都需要R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因子,原料都是四种核苷酸。聚合反应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遗传学名词解释线粒体DNA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又一基因组,称人类第25号染色体,遗传特点表现为非孟德尔遗传方式,又称核外遗传。 母系遗传在精卵结合时,卵母细胞拥有上百万拷贝的mtDNA,精子中只有很少的线粒体,受精时几乎不进入受精卵,因此,受精卵中的线粒体DNA几乎全都来自于卵子,来源于精子的mtDNA对表型无明显作用,这种双亲信jvzquC41o0nbqmk0eqs0pnntqpm0yns|jcth1B8::785:@50jvsm
1.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ppt断裂基因发现不久,Crick(1978年)就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 Chambon等分析比较了大量结构基因的内含子切割位点,发现有2个特点: GU-AG法则(GU-AG rule)不适用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含子,也不适用于酵母的tRNA基因 。核mRNA结构特点 1. 边界序列:其边界序列是完全符合GU-AG法则 2. 分枝点序列:具有分枝点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34;4:35612@6352632@60ujzn
2.阜阳寄宿考研学校自习室集密训营面授机构线下机构基因的生物学概念、结构基因、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的概念。结构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 基因组 一、真核基因组具有独特的结构 基因组、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 RNA 剪接、基因家族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组一般特点,核小体,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jvzquC41o0zjcwwgpgjv0lto0et0j~iqpi564=:3;0nuou
3.4️⃣核酸序列特征分析(1):开放阅读框识别关于真核和原核的ORF 原核生物基因绝大多数是连续基因,不含内含子。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一般为断裂基因,编码区被内含子隔开,又有不同的拼接方式,所以真核生物的ORF长度变化范围比较大,预测就有比原核有难度。但是,真核的ORF中,外显子和内含子之间的连接有GU-AG规律。也就是内含子序列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总是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3<=:279
4.医学生物学教学论文6篇(全文)一、掌握单一序列、结构基因、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基因突变等概念;基因、染色质的分子结构;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核型分析;单基因病、染色体畸变的概念;单基因病系谱特点;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 二、熟悉重复序列;性染色质;染色体畸变机制;染色体病类型;多基因病。 三、了解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界标”等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h:qnmo‚90jvsm
5.分子生物学|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 2、病毒基因组是DNA或是RNA:每种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病毒基因组的DNA和RNA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环状或线性分子。大多数DNA病毒的基因组是双链DNA分子;大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单链RNA分子。 3、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但有些病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326<23?d327>63A57;0nuou
6.《Nature》:人类基因组中有史以来研究最多的十大基因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Peter Kerpedjiev是一位曾进行生物信息学培训的软件工程师,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他表示需要一个遗传学速成课程,因为他认为这样有助于了解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果我想和其他科学家进行有效的交流,那么我需要了解哪些基因?”他希望能得到答案。 为此,Kerpedjiev直奔基因数据。多年来,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7569<:6/882
7.新课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移动基因、断裂基因、假基因、重复基因、重叠基因及一系列的调控序列,使基因的定义更加复杂化。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初中教学当中已经出现了“基因”一词,这对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很显然,对于没有接触染色体精细结构、尚未学习中心法则的初中学生而言,还不能准确地从物质基础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2:6
8.5.2内含子(II型I型)GU-AG法则(GU-AG rule)不适用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含子,也不适用于酵母的tRNA基因 。 2.2 核mRNA结构特点 边界序列:其边界序列是完全符合GU-AG法则 分枝点序列:具有分枝点序列,位于内含子3’端上游18-50nt处,序列为Py80NPy87Pu75APy95,其中A为百分之百的保守,且具有2’-OH。 jvzquC41sktrkjsujct/exr1dkumqp~1igtfvjqmu1oov{tp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