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文化列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突出强调,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等重要原则作为重要内容,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强调“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强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对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作出系统阐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文化发展获得不竭动力源泉。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愈发需要以强大的文化实力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被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同现实文化更相融通,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与此同时,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被更好提炼展示,既有助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又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文化立得住、行得远,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不断增强。

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中华民族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仅不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而且正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世界性贡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华民族自古便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优良传统,重新焕发时代光彩的中华文明能够给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什么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时代性答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以全球的视野、和平的愿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作者许守尧,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THE END
0.以文化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之光铸时代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vzquC41yy}/c‚sgyu4og}3ep1gzkwkq13;29
1.央视剧评|淬炼艺德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欲从艺、先立德”,“以艺为重、以德为先”等理念,在本质上与当下艺德建设基本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新时代演艺人员艺德建设具体就是在注重提升完善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将道德品行的磨砺和淬炼作为第一要务。 淬炼艺德是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的必由之路。 jvzquC41yy}/zrfpep4dqv4eqpzfp}44247.3943:1ipp}jpva<4::=380nuo
2.理响中国深刻领悟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不仅是党对文化使命认识的不断深入,更是党对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前进目标和奋斗方向。新征程必然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必然需要新思想指引,在新的起点走好jvzquC41yy}/s|yjgqxz0ls14285/9<12;5da:6523=77==0jvs
3.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乘风破浪的复兴力量迈向光明宏大的未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就能以文化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之风扬强国之帆,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进程中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jvzquC41yy}/nƒgu0eun0ls1iptfy|44249.2?4281ipp}jpva;16=:5548/j}r
4.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观乎人文、洞察时变,习近平文化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和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乌篷船、老台门,漫步绍兴城,流水悠悠,越音袅袅,处处是景,处处有故事。 jvzquC41yy}/s|yjgqxz0ls14286395:1681d;;4e6jd5=gf9dhf9mh878g8dm6hf1i/j}rn
5.让文化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循大道,至万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文化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前行之路,自觉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jvzq<84yyy4{||y0eun1yff1euovnsv14635:51475dqwygpve23B>;60nuou
6.【羊城晚报】深刻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这些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 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 jvzquC41yy}/imzv0gjv0ls1kplp1;567175;:<0jvs
7.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新闻列表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如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研究阐释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以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河南责无旁贷。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思想武装,突出求实求效,突出结果导向,突jvzq<84yyy4ip||zed4dqv4424:03:2351986=960jznn
8.转载丨《求是》杂志编辑部: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在阐明文化强国建设重大意义后,习近平总书记进而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总体要求。“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35年并不遥远,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具有鲜明的文化主体性、时代创造性,是自jvzquC41yy}60ƒw0gjv0ls1omy{{8nphq522::17:;40qyo
9.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自信崇德艺之风艺术立足新时代,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以文化自信崇德艺之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讲好红色革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辉煌故事、讲好家乡运河故事、讲好新发展阶段的精彩故事,凝聚和弘扬伟大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文明星空中大放异彩。 jvzquC41yy}/|pzdf4dqv3ep1juqz187;10qyon
10.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其中第八专题单设“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收入了《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等重要文章,有jvzq<84yyy4ecwllkct/ew4|drr0497713603=4fgvgjnh7247713=<:45:257mvon
11.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jvzquC41yy}/f||z{l/q{l0ep5o387245522:>1e6883>7/626:;9<;0jznn
12.【光明论坛】赓续文化血脉守住民族之魂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加以部署和推动,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历史意识和真挚的文化情怀。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68781CXUK‚zy4\M{\;6ex4qS4kIRn4:16;;0ujznn
1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理论文化主体性是“两个结合”的思想精髓,创立和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使文化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32/781A5382:40|mvon
14.守民族之根铸家国之魂追人民之梦守民族之根 铸家国之魂 追人民之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是一张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深邃的思想性和浓郁的文化味jvzq<84yyy4xgwrkpi4dp8|o|vnd1;545381888h;;l34A:48;:82@f;98>cc?6973g9dB4e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