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战,台湾将处处是战场”。这是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所作的预判。之前台军方下属的智库机构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中似乎进一步验证了这句话。台湾岛东海岸由于山区地形等因素,虽然不适合做两栖登陆,但却适合做空降。
台湾岛东部区域多山,而且地形复杂,并不适合做两栖登陆,但却适合空降作战
所以这份报告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到了战时,台军会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到台湾岛西部地带做集中部署,以应对解放军的海上两栖登陆行动。但如此一来的结果是,台湾岛东部区域就会变得非常真空,这就为解放军的空降登陆作战提供了一个机会。
如果解放军在台湾岛东海岸的空降作战取得成功的话,那台军所面临的形势可就非常不妙了。后路被彻底切断,东部的空降兵会在航母的支援下与西部的登陆部队配合,对台军进行两面夹击,如此一来,台军败得只会更快。
所以这份报告中特别提到:为了避免自己的后路被切断,台军一定要守住机场和港口,最糟糕的情况下,甚至要破坏这些港口和机场。
从这份报告内容看,显然台军方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局势非常不利。事实上,如果要“断敌后路”的话,解放军并不一定会进行空降作战,其选项有很多,例如仅仅依靠外海部署的航母对台湾岛东部进行不间断的火力打击,就能够起到封控的作用。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台湾岛东部可能出现的空降作战。
(一)台湾西部地带是台军防御重点,东海岸不适合两栖登陆,却适合空降
从2023年4月东部战区“联合利剑”军演开始以来,台军方似乎是越来越重视台湾岛东部区域的军事部署和防御。去年4月解放军环台军演结束后,台军紧急从其他地方抽调“爱国者”等防空系统部署到台东、花莲等区域。当时这一幕曾一度让当地人感到很惊讶,很多人已经有很长时间都未见过台军在东部做这么大规模的部署。
“联合利剑”军演结束后,台军紧张了,开始紧急向台湾岛东部部署“爱国者”导弹
在去年的“汉光军演”中,台军特别在台湾岛东海岸也标注为了军演重点区域,当时台军在屏东潮州空降场演练反空、机降应援作战科目。
一直以来,正如外界所了解地那样,台湾岛东部区域是台军的大后方,是台军的退路,从台湾岛中部耸起的中央山脉为台湾岛东海岸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地形防御因素。所以台军在台湾岛东海岸建立了一些空军基地,供战时台空军的战机能够做一些分散部署。此外,台军把一些重要而敏感的军事资产也部署到了这一区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军最重要的导弹研发和试射基地—九鹏基地。
而就在日前台军方下属的智库机构出台了一份“大陆军力评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台军方再次点出了东部区域的重要性。
在这份报告中,台军方是这么总结的:战时台军方会把大量的海陆空兵力部署到台湾岛西部平原地带防御解放军的两栖登陆。如此一来的话,台湾岛东部区域就成了一个真空地带。东海岸的宜花东等地依赖公路连接,多个据点孤立无援,地形狭小,虽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平面登陆,但它们却适合进行立体综合登陆,这就为旅级规模空降作战提供条件。
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台军方担心战时解放军会在台湾岛东部空降作战。
鉴于西部平原地带在台湾岛中所占据的核心作用以及其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所以台军一直在西部部署了大量的军力。尤其是那些被标记为“红色海滩”的滩涂以及台北,更被认为是防御的重中之重。
西部平原是台湾的核心地带,台军在该区域部署了大量的兵力用于防御,但东部却很空虚
在台军看来,解放军如果要收台的话,一定需要进行两栖登陆,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台湾岛投送大量的军力,而台湾岛凡是适合海上两栖登陆的海滩基本上都在西部,当然台军也会在这一区域部署重兵,毕竟具体解放军会从哪里登陆都有可能,总之每一个“红色海滩”都是防御部署重点。
除了所谓的“红色海滩”外,台北也是防御的重中之重。台湾岛内似乎正逐渐形成一个共识:一旦收台进程开始后,台北会成为解放军的首个打击目标,这种打击面可能不仅仅限于单纯的空中“外科手术”式打击,解放军的海上登陆部队、空降部队可能也会向台北集中。毕竟台北的重要性太大了,如果要速战速决的话,最佳的方式就是快速拿下台北。一旦拿下台北,就意味着成功“斩首”台军的中枢,届时台军的军心可能要快速瓦解。
尤其是当看到俄乌冲突的发展历程看,岛内媒体舆论更加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俄军在战事的第一阶段未能拿下基辅,未能完成“斩首”行动,所以导致局面越来越僵持,以至于俄军一直被迫在乌克兰东部与乌军鏖战。
而台海的局势更加复杂,美军战时介入的阴影一直都存在。所以若要快速收台,台北一定是重点目标,解放军拿下台北,可以避免夜长梦多,也能够在美军到来之前快速结束对台作战。
此外,西部平原地带是台湾岛的核心地带,很多的军事基地都部署在这一区域,而且它与大陆的距离最近。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台军似乎都会把防御重点放到西部,当然在过去,台军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至于说台湾岛东部区域,确实不适合做两栖登陆,因为它的地形太过复杂。中央山脉造就了台湾岛东海岸山区地形。一般而言,如果要做两栖登陆的话,都会选择平坦的平原地带,这才是适合大部队登陆的有利条件。大部队登陆后,可以凭借火力的支持一直不断向前做快速突进。而沿岸的山区因素显然不支持这一点。
台湾岛东部基本上以山区为主,虽然靠近大海,但地形很复杂,不适合做两栖登陆
相关的战例其实有很多,二战期间英美联军完成诺曼底登陆后,受益于法国平原地形,登陆装甲部队不断向前推进,很快就解放了巴黎。在2015年的也门战事中,阿联酋的军队成功在亚丁附近完成了一次海上两栖登陆,随后空中直升机辅助驾驶着勒克莱尔坦克的装甲部队很快就把胡塞武装赶出也门,但也门平原地形只集中在亚丁附近,当走出亚丁,两栖登陆部队再向萨那方向推进时,遭遇山区地形,最终进攻停滞,随即面临的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僵持战。
因此从以往的战例看,做两栖登陆的最佳场所海上沿岸平原地带,放到台湾岛就是西部地带。但东部区域虽然属于山区,地形狭小,不适合两栖登陆,却适合空降作战。
这份报告中是这样描述台湾岛地形与作战关联的:台湾地形支离破碎,自西向东5条主要山脉将台湾岛割裂成大小不一的多个独立地理结构。台湾西部彰嘉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大部队从海上做两栖登陆,但台军在西部平原地带有着很完整的防御体系,火力强大,并不适合进行机降和伞降。桃园、新竹地形狭窄,距离大陆只有120多公里,空降兵军的空突旅直升机群可在这一带进行旅级规模的直升机突击作战。东部区域地形狭小、多个据点孤立无援,适合进行立体综合登陆,可为旅级规模空降作战提供条件。
空降作战是近年来台湾岛内所集中讨论的一种解放军收台方式。过去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解放军如果要收台的话,将会直接穿越台湾海峡,做两栖登陆,然后从西向东推。但随着解放军军力的发展,台军正逐渐关注到解放军的空降作战。
台军认为,空降作战是未来解放军对台作战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台军一直对此很关注
这份报告中提到了这么一点:解放军空降兵隶属空军,这是未来对台作战的主力之一。目前解放军空降兵拥有6个空降兵旅、1个特种作战旅、1个运输航空兵旅等;在6个空降兵旅中,有3个空中步兵旅、1个空中突击旅、1个轮型机械化旅与1个履带机械化旅。
随后这份报告还着重提到了解放军的空降作战的主要载具运-20和运-9。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岛内对运-20的关注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解放军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大型运-20运输机队。一旦解放军在战时拿下制空权和制海权,并削弱台军的陆地火力后,直升机会首先做机降控制某一军事基地,随后运-20机队会迅速降落,然后向台湾岛内完全首批兵力投送。台军还预估,除了运输机降落到地面直接投送部队后,伞兵也能够直接从空中降落到台湾岛。
之前台湾岛内的舆论认为,运-20的运输战力已经变得很成熟。之前运-20机队曾从大陆出发,一路向西,穿越整个亚洲大陆,将“红旗”防空系统成功送至塞尔维亚,这一过程成功锻炼了运-20的运输能力,台湾海峡对运-20空中运力而言并不是一个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空降作战是一直是军事圈的讨论重点,对大国而言,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备。空降作战最成功的恐怕就是苏联,其曾经在布拉格、喀布尔连续创造了两个空降作战的“战术神话”。后续的俄军也是着力发展空降兵,在2022年初帮助哈萨克斯坦平定国内骚乱时,俄军就曾做过一次很成功的空降行动。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俄军也曾在基辅附近展开一次空降作战,并试图向基辅周边投送大量的装甲部队。
美国在空降作战方面也是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曾在伊拉克北部进行兵力空投,随后与当时的库尔德部队在北方开辟了新战线。
谈到解放军的空降作战,台湾岛内一直认为解放军会把空降作战的主力放到台北,通过控制台北周边的某一军事基地,快速完成兵力投送,随后直扑台北,然后达成速战速决。而现在台军方担心的地方可不仅仅只有台北,还有台湾岛东部区域。
这份报告中做了这么一个评估:运-20和运-9运输机能够搭载解放军空降兵在宜花东等县市进行空降作战。 一旦夺取佳山洞库基地、花莲空军基地等战略要点,就可切断台湾东西部的防御体系,并断绝台军所有退路,这称得上是“断敌后路”。
台军认为,解放军有空降台湾岛东部作战的可能性,如此一来的话,台军的后路将会被切断
前面也提到过,台湾岛东部可是台军的大后方,是台军的退路。从作战效果看,如果解放军空降部队从天而降,直接控制东部区域的话,那估计在西部平原地带抵抗的台军军心可能要崩溃,原本两岸的军力对比都不是一个级别的,现在后路再被切断,台军的战斗意志恐怕要变得更加薄弱。
此外,台军还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陆地上面临被合围的风险。一旦解放军在台湾岛东部区域空降作战成功,就会和从台湾海峡登陆的两栖部队进行东西两面夹击,不断压缩台军的战场活动区域。
而且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这一点:台军的主力都集中在西部,东部防御空虚。言外之意是:一旦解放军在东部区域进行空降作战,可以很轻松地夺取一些关键的军事设施,从而完成对整个台湾岛东海岸的控制。
如果再考虑到东部外海还有解放军航母战斗群的火力支持,也难怪台军方会突然担心解放军会空降轻松地夺取台湾岛东海岸。
值得注意的是,空降作战实际上并不仅仅用于陆地,在夺取重要军港时,空降兵在海陆空三个层面的火力支援下也可以从天而降,从而快速夺取军港。
总而言之,台军方的这种评估可能真的应了之前邱国正说得那句话:一旦开战,台湾处处是战场。
运-20是“大国重器”,也是未来对台空降作战的重要载具
所以台军方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这么一句话:现在守住港口、机场已经成了台军防御作战的优先任务,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封港、破坏跑道。
而在2023年的“汉光演习”中,台军演练的科目已经凸出了这一趋势。当时台军在桃园机场曾展开了“反空降”和夺回机场的演习,同时也在屏东潮州空降场演练反空降、机降应援作战科目。
从实际的作战效能看,如果真是考虑到“断敌后路”的话,解放军手中选项其实有很多,通过不间断、密集的火箭弹攻击同样能够“断敌后路”。此外,东部外海部署的解放军航母战斗群其实已经在战时封堵了台军的后路。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不间断地展开对地攻击,此时的台军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所以从2023年“联合利剑”军演开始,台军其实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退路已经被切断,在海空层层包围下,很难想象战时的台军能够再退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