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申报!个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经验分享互动

021-33361733,021-34243363

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于2022年8月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建设,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主管,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为创新中心依托单位,联合武汉大学、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创新中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工作定位,面向南海资源精细化科学管控、海洋环境安全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南海区海岛海岸带监测、地形地貌测量、海洋权益维护、珊瑚礁及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调查与预警监测等领域,推进遥感测绘装备、技术、应用在海洋领域协同创新发展。主要研发方向包括新型遥感测绘一体化装备研制与测试、海洋遥感测绘协同数据融合与智能处理、南海资源监管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技术,以及南海资源环境遥感测绘协同监测应用。

依据《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并结合创新中心实际需求,现发布《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2024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开放基金课题分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两个层面组织实施,一般课题研究期限为一年,重点课题研究期限为两年。拟资助一般课题8~10项,每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4万元;拟资助重点课题3~4项,每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万元。重点支持可业务化运行的项目。

二、申请要求

开放基金课题面向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并需联合创新中心依托单位科技人员共同申请。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科研人员,需两名海洋遥感测绘领域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本年度申请人只能牵头申请1项开放基金课题。

获批立项的开放基金申请人,须在开放基金研究期间创新中心依托单位至少开展1次学术交流活动。

三、主要支持方向

(一)重点课题方向

1.多源航空遥感集成监测与应用示范

利用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飞机平台,开展多类型航空载荷在飞机平台上的一体化集成、测试与验证,研究海岸带海岛多源航空遥感数据采集方案及应用实践,并选取南海典型区域开展应用示范。

技术指标:海岛海岸带多源航空遥感集成监测方案1份;海洋领域多源航空遥感应用示范1次和应用案例1套;多源航空遥感数据1套。

2.海岛海岸带多源遥感智能监测

研究不同类型要素在多/高光谱、SAR、激光点云、实景三维等多源遥感数据上的特征表达差异,开展海岛/海岸带重点关注要素的遥感智能提取和立体可视分析方法研究,形成海岛/海岸带重点要素实用可行的智能信息提取模型,探索高精度、多维度、立体化的信息提取和分析方法。

技术指标:海岛重点关注要素的智能信息提取精度优于85%;海岸带重点关注要素智能信息提取精度优于90%;形成程序化或软件化模型1套。

3.典型海洋场景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向岛礁珊瑚礁生态系统、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典型场景,研究其数字孪生场景设计与应用,并研究某典型场景下数字孪生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实现对试点区域的动态感知和应用场景呈现。

技术指标:典型海洋数字孪生场景设计和应用报告1份;数字孪生演示系统1套;软件著作权或相关专利1份。

4.珊瑚礁实景三维建模

面向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周边礁盘,针对不同类型珊瑚、底质和海底地形,研究珊瑚礁水下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形成规范数据采集流程,选取典型区域开展数据采集试验和实景三维建模,并在珊瑚礁底质分类、生态系统预警监测等方面开展应用示范。

技术指标:珊瑚礁水下实景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标准或专利1项;三维建模数据和成果1套;应用示范报告1份。

(二)一般课题方向

(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研究领域,可针对海洋遥感测绘领域内的关键难点问题自主选题。)

1.高光谱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和海洋领域应用

3.激光测深数据处理和海洋领域应用

4.夜光遥感数据处理和海洋领域应用

5.海岛海岸带水上水下多源遥感测绘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6.海洋灾害遥感应急监测技术方法

7.海洋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8.海上目标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9.珊瑚礁沙洲动态演变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10.蓝碳生态系统遥感调查监测与碳储量评估技术

11.水下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

四、成果和署名

1.开放基金课题研究成果归创新中心和课题负责人或其所在单位共享,报送内参、发表论文、提交研究报告、出版著作等须注明创新中心开放基金资助字样并附课题编号,排序时基金须排第一。

4.开放基金课题负责人应按照申报书和合同书的要求,按期向创新中心提交中期进展和结题报告等研究成果。

五、申请和管理

1.开放基金课题申请必须符合《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

3.本指南与《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暂行)》暂不一致处,以本指南为准。本指南由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申请人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咨询。

六、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3号,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邮编:510310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传真:020-84219249/020-34115460

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由安徽省科技厅于2020年批准设立,2024年顺利通过重组审核。实验室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合肥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主要面向人口与健康领域新药创制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肿瘤、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需求,聚焦制剂技术与载药体设计研究、新制剂研究与评价、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等三个研究方向,积极开展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及成药二次开发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建成高水平的药物制剂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提升我省医药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安徽建设。

根据《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皖科平台〔2024〕5号)要求,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特设立2024年度开放课题,用于资助国内外优秀学者与本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对象及条件

1.本项目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等研究人员开放,不接受本实验室成员主持申报。

2.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由本专业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推荐。

3.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项。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必须有“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鼓励开展合作。每位骨干成员合作申请的项目限1项。

4.申请者及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研究时间及研究条件,同时在相应研究方向上已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二、课题类型与资助领域

重点资助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具体为:

1.制剂技术与载药体设计研究

开展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型载药体及中药制药理论创新研究,解决技术应用背后的基础问题,为新型给药系统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2.新制剂研究与评价

利用制剂新技术,并通过处方工艺研究,重点开展肿瘤、 脑血管、 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新制剂研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诊疗产品。

3. 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

聚焦化学药物和中成药大品种,开展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研究,提升成药产品质量,助于制剂大品种的培育。

三、申请与评审

1、申请书模板及实验室成员联系方式请从附件下载。

3、由重点实验室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进行资助。评审结果将线上公布,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四、资助力度与研究周期

拟设开放课题10项。课题资助经费2万元/项。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起止时间为2024年12月- 2026年12月。开放课题的经费使用须遵守安徽中医药大学财务管理办法,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经费执行采用报账制,不对外拨款,凭发票到实验室报销。

五、结题要求

1、项目需在执行期结束后3个月内提交项目结题报告,以及课题原始学术资料和相关学术成果证明材料等。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计划的课题,一般允许延期一次,期限不超过一年,但须在课题原执行期结束前两个月提出申请,由实验室审批。

2、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与申报课题内容相关论文1篇(SCI 或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联合申请课题的实验室成员须为发表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专著、专利、标准等可与实验室成员联合完成,专利须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共同专利权人。

3、开放课题所取得的论文、专利等成果,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同所有,成果鉴定和报奖可由双方协商后共同办理。

4、研究成果署名,本实验室至少为第2完成单位。

5、实验室署名为“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英文: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Hefei 230012, PR China)。并在论文的基金资助栏中注明“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编号XXX)”(英文: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of 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Grant No. XXX))。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六、截止时间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娟

地址:安徽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350号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附件1:“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校内骨干成员名单

附件2:“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模板

实验室研究团队拥有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包括国家杰青、国家特支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16人次;广东省“珠江学者”、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等省级人才23人次;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市级人才12人次。学科发展迅猛,药理与毒理学科2024年9月进入全球排名前0.448‰,助推化学学科和材料学科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455%和0.349%。

一、开放课题基金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

1.新靶点研究

2.新筛选方法研究

3.先导化合物研究

4.成药性研究

5.化合物库建设

二、开放课题基金申请办法和注意事项

1.申请者需认真填写申请书(见附件1)。申请书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有较强的创新性或应用价值。课题参加人员中需有1-2位重点实验室成员。

2.申请者应符合如下条件:(1)项目申请者应为工作单位的正式职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工作;(2)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

3.鼓励申请者利用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设施开展研究工作。

5.申请者须提交《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纸质版3份(有申请单位公章)。

三、开放基金管理办法

2. 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每年应按计划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指派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建立原始资料档案备查。所有实验室开放课题必须恪守科研诚信,签署诚信承诺。项目负责人—般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离开研究岗位半年以上,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离岗一年以上的按中止计划实施办理。

3. 项目研究需符合医学科研伦理,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并接受日常的监督检查。

4. 所有实验室开放课题,每年必须提交研究计划进展报告,根据课题性质和进展,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阶段小结。

5. 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提交结题报告,同时课题结题时必须向实验室提交如下资料用于归档:①课题合同书。②课题总结报告。③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成果。④有关课题研究的相关的原始材料、科研诚信承诺书、科研课题启动表、伦理材料、技术档案等及资料的清单目录。

6. 开放基金资助经费由本实验室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对外拨付;各项报销费用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生效,本实验室有权对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经费报销由本实验室所在单位南方医科大学财务执行;经费专项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中止资助;项目结题后未使用的经费实验室原则上将收回;对按中止资助处理的项目,将根据情况全部或部分收回经费,用于资助其它项目。

7. 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研究成果,归本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发表论文、申报成果、专利等时应共同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完成单位必须标注重点实验室。对于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发表的论文并有我单位人员为共同作者的,按本实验室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予以奖励。本实验室的正式署名为: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Screening)。若申请科技成果,应在成果申报材料内注明受到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即Supported by the Open Project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Screening。未署重点实验室名称及未标注的成果,验收时不予计入。

四、联系方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邮 编:510515

电 话:020-648708

联系人:谢老师、石老师

广西高校低碳绿色化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用于资助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创新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

(一)申请对象

国内外科研教学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产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均可在项目指南范围内申请课题;

根据工作需要,应课题负责人或实验室主任邀请来室参加在研课题的研究人员、博士生、硕士生;

自带课题和经费来室工作的科研人员及短期测试人员。

(二)课题资助方向

VOCs绿色净化技术

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

绿色能源催化技术

广西矿产资源分离过程强化。

(三)基金申请程序

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金额,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

(四)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开放课题基金由实验室统一管理。根据财务管理规定,建立经费使用本,专款专用,由受资助人掌握使用,经费使用不得违反财务制度。

基金的使用范围:

原材料费;

辅助材料费(办公用品等);

分析测试费;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差旅费(包括自驾车出差用汽油);

会议费(国际会议需特别说明)。

课题完成后结余经费的处理:由重点实验室资助的课题结余经费全部归入重点实验室。

(五)课题及成果管理

凡由实验室资助的课题,项目负责人每年须汇报课题进展,根据课题的性质不同,同时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实验工作阶段小结。

课题结束或终止,必须向实验室提交如下材料归档:

研究工作总结或终止报告;

学术论文或报告;

课题工作中的原始资料及实验数据,档案及目录;

所完成的考核指标(包含发表的研究论文、专利、获奖和鉴定成果等)。

实验室主任不定期检查课题执行及进展情况,对不执行研究计划的,有权终止资助。

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属于广西高校低碳绿色化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研究成果如需组织鉴定或评审时,由本实验室负责组织办理,并由双方联合申报成果或申请奖励。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申请专利发明时,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考核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指标中的1种或几种:专利、获奖、鉴定成果、三大索引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必须为一级刊物,即为一级学会主办的刊物)

联系方式

1. 联系地址:广西区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 联 系 人:王睿猛

邮 编:530004

电  话:0771-3233718

传  真:0771-3233718

考核指标与验收标准

以第一或第二单位发表SCI论文1篇,资助0.8万元;

以第一或第二单位申请发明专利,资助0.4万元;

以第一或第二单位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资助0.4万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课题指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礼翰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大厦1803室

THE END
0.2023年9月《国土变更调查技术规程》(2023年度适用)7.1.5 人员培 训对 国土变更调查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统一国土变更调查的要求、方法和程序等。7.2 调查界线调 整调 查界线包括:国界、零米线、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乡(镇)级 行政 区域界线。上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形成的各级控制界线、控制面积和各地类面积,作为 本年 度国土变更调查的基础。各级jvzquC41yy}/5?5fqe4dp8iqewsfp}48;;>87<:a32?94:>:8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