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建模平台共享智慧大脑——记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

资源整合并入“一张网”,耦合开放共享“一平台”,这是中国首个开放式地理建模与模拟平台OpenGMS的写照。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OpenGMS平台集聚各类模型资源,打破对国外平台的依赖,成为世界主流地理建模平台之一。

历时十数载破壁创新。平台研发团队在摸索中创新,几经磨砺,终于在祖国大地上构建起中国人自己的建模与模拟平台。今天,走进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聆听他们在雄心壮志中奏响“建模之歌”,谛听他们人生价值的最强注解。

团队负责人闾国年教授、陈旻教授及团队合照

笃定初心 锁定方向

从事科研创新总是离不开时代背景。对地理模型的创建也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地理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平时所预知的天气冷暖,都需要借助模型。地理模型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涉及气候、生态、水文、交通等诸多方面。

团队所在的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此前多年主要从事虚拟可视化相关研究。然而他们关注到很多虚拟现实系统所构造的地理环境始终是静态的,无法对现实世界的动态发展提供指导。因此,必须转变方向,改进策略。在注重虚拟研究的同时,开始强化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以及发展变化的理解。地理模型恰恰是对世界发展规律的抽象表达,能够辅助科学家对未来地理及环境现象进行模拟与预测。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逐渐成型,并锁定了科研方向:开展地理模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地理模型研究的持续开展,使得团队成员们认识到一个新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各类模型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研究使用的地理建模与模拟系统,大多数仍是源自欧美研究团队,我国从事自主系统研发的团队为数不多;资源单一,势单力薄的自主模型创新研发现状,阻碍了我国在国际建模领域话语权的提升。因此,南师大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立下了“以自主之心识环境之本”的决心,发出了“发展国产化地理分析模型,构建自主模型系统生态区”的倡议。

OpenGMS门户系统

诞生成果 获得认可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按照笃定的科研方向,对平台有了很好的构想:基于开放网络环境,耦合集成模型资源,智慧共享、开放协作,不断迭代升级的科研平台。

千辛万苦方得果。面对多样异构的模型资源,如何能够迅速凝聚各类分散资源,组建互利共享的大社区,成为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思索的重点。“必须打通通道,让沟通畅通无阻”。由于各类模型编程语言、运行方式均不相同,“各自为政”成为互通有无的“拦路虎”。资源共享、耦合集成成为团队的主攻方向。为此,团队开始设计地理分析模型及模型数据的结构化表达规范、服务化共享方法,以及网络空间管理及应用策略。至此,团队成果渐成体系,敞开胸怀迎接各路模型共建共享。

青山绿水融心意,丰收硕果慰人心。团队终于迎来胜利时刻:2017年,成功发布了集地理模拟资源共享和耦合的开放式地理建模与模拟平台——OpenGMS。该平台获得国内权威专家的称赞,于2021年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平台相关成果荣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平台也惊艳国际,赢得同行学者诸多好评,成为全球主流地理模型平台之一,被国际著名社会与生态科学建模网络CoMSES Net列入十大可信任资源库之一(中国唯一入选);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成功用智慧在国际建模领域闯出了中国人的一片天,团队成员带领着国际团队原创性的提出了开放式地理建模架构、知识与数据双轮驱动的智能建模等先进理念,在Nature子刊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系列方向指引性文章。

借助OpeGMS平台,团队积极服务国产模型生态圈构建。2021-2023年,团队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国产模型培训班。借力形成合力,团队成功联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组织,邀请国内建模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免费教学服务。人员规模盛况空前,成果非常显著,三年下来累计吸引了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近6000余名学员免费在线学习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模型。

应用实践 支撑可持续发展

坚守初心,历经磨砺,终成大器。OpenGMS在获得国内外认可的同时,迎来广泛应用合作:来自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澳洲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研究者,纷纷贡献自己的模型资源与OpenGMS共建共享。目前,OpenGMS平台模型条目总数达4700余条,涵盖大气、交通、水文、林业等多个学科、行业及社会部门。

近年来,在OpenGMS平台成功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借助平台资源汇聚、开放协作的优势,团队以“携手应对挑战,共谋全球发展”为己任,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联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以及美国、新加坡、保加利亚、捷克等国际研究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情景下“丝路”沿线国家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碳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联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南非开普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学者,探究了中国SDGs协同与权衡关系之间的抵消效应、协同网络的良性循环及SDGs的主被动变化,为促进SDGs目标间的协同关系、防范规避权衡关系,趋利避害,实现SDGs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相关成果连续三年入选《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该系列报告被提交至联合国),并在2023年成为十大亮点,助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实施。

探索未知追求真,奉献精神永流传。永不言弃是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建模与模拟团队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勇敢的出发,永不言弃,他们正在攀登下一个科技高峰……(李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超实用!学地理必看必收的3D模型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jvzquC41yy}/uxmw0eun1j4655=23<=3a4=22=;
1.地理模型的意思地理模型是什么意思地理模型的含义地理模型 [ dì lǐ mó xíng ] ⒈ 表示地理系统或地理要素特性的模型。使用实物代表客观地理事物或其特性的称为物理模型或实物模型,采用数字符号和表达式的地理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起名寓意 地理模型起名寓指脚踏实地、成熟稳重、仁爱之心、明事理、有条理、弘毅宽厚、正直、有口皆碑、德才兼备、俊朗、帅气之意。jvzquC41ekjjcw3{y37/exr1ek5&G>*;E'H1'N<';2+98.J8'C>&C:*G7'?F'AG
2.地理模型的解释|地理模型的意思|汉典“地理模型”词语的解释地理模型 词语解释 解释 表示地理系统或地理要素特性的模型。使用实物代表客观地理事物或其特性的称为物理模型或实物模型,采用数字符号和表达式的地理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 汉典 地理模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地理模型 地理模型是指抽象地表示区域地理系统状态或其组成要素特征的实物模型或数学统计模型。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由于jvzquC41yy}/|mne0pku1qfpu1+F7.>E'D6&G@*;2'>7'N;'C:+B3.J7';K&:K
3.“地理模型”的意思“地理模型”词语解释首页>词典> 地理模型 广告x 词语名称:地理模型 词语读音:地(dedì)理(lǐ)模(mómú)型(xíng) 词典解释: 表示地理系统或地理要素特性的模型。使用实物代表客观地理事物或其特性的称为物理模型或实物模型,采用数字符号和表达式的地理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jvzquC41vqum0qyvret/exr1Jvsm1`ttf1;71;9;2;=68:830unuou
4.地理空间技术·基础数据篇地理信息(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作为一个工具,这是一门入行容易,上山难的学科。 入行地理信息,只得从最基本的开始攻克。 jvzquC41yy}/lrfpuj{/exr1r1=6eA8c;c94fl
5.手绘地球模型,秒懂地理知识我是七年十一班的彭熙峻!这个寒假,为了学习好地理,我也是使出我的"洪荒之力"😛,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手工制作的地球模型全过程! 第一步:认识书中的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一员,是唯一一个有生命的行星。同时也是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密度最大的类地行jvzquC41yy}/onnrkct/ew45gq|1iv
6.10问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新闻—科学网9月19日,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在京发布。多位同行评审专家用“惊艳”“专业”等词来描述这款大模型。 “坤元”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发,旨在拓宽普通大众的地理视野,解放地理从业者的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761;56596640yivv
7.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闾国年(67页)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地理建模与模拟存在的问题  现有地理建模环境实质上还是通用的计算机建模环境, 没有体现地理特色,广大的地理研究者难以理解, 也就 难以参与  集中式的地理模型集成环境,集中了优势资源解决重大 的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问题,不能满足广大的地理研究 者的需求  在针对特定建模目标、特定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63;4:26;22<6392633:60ujzn
8.地理数学建模讲稿.ppt地理系统的数学模拟示意图 1.2 地理模型的特点 抽象性 与原型的相似性 可验证性 目的性 多时空性 应用性 1.3 地理模型的功能 认识问题的桥梁 地理模型帮助地理学者从本质上认识问题、剖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揭示地理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化规律。 地理科学发现的工具 模型是现代地理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基本工具 综合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5781A5392=63:;2266757xjvo
9.【凤凰网】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经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和所属各分支机构推荐,以及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专家组评审,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十二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批准,确定“国产地理建模与模拟软件平台”等十项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地理模型是探索地理环境变化机理、预剧未来变化趋势、制订可持续发展措施所jvzquC41yy}/lsw0gjv0ls1428319;321i32j7546>:1yfig0nuo
10.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发布经济·科技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大模型是专注于地理科学的专业语言大模型,具备处理地理科学相关问题的专业能力,研jvzq<84hkpgoen3rgqvmg7hqo0io1w61428519>3;1i2299/62935>760jznn
11.IBM发布地理空间基础模型帮助人类追踪并适应地理环境变化watsonx.ai 模型由IBM与美国宇航局合作构建,旨在将卫星数据转换为洪水、火灾和其它地理图景变化的高分辨率地图,以揭示我们星球的过去,并暗示其未来可能的变化。 目前,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洪水区,随着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引发的风暴日益严重,预计这一数字还会攀升,致使更多人处于危险之中。准确绘制洪水事件地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4/9:/325eql2ko{ziuvy992=98<3ujvsm
12.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发布新闻频道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 该大模型是专注于地理科学的专业语言大模型,具备处理地理科学相关问题的专业能力,研发团队完成了地理学全谱系高质量语料库构建、地理科学语言大模型构建、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86;1CXUK_rKS7uCuNlG2L>hPjI[E4:1;:>0ujznn
13.ArcGIS地理信息模型—PortalforArcGIS|ArcGISEnterprise文档ArcGIS 地理信息模型 此ArcGIS 10.8 文档已存档,并且不再对其进行更新。 其中的内容和链接可能已过期。请参阅最新文档。 ArcGIS 是一个 Web GIS 平台,您可用它来使用、创建地理信息,并将地理信息在组织、社区内共享或在 Web 上公开。该信息包括地图、场景、图层、分析和应用程序。可将不同来源的项目整合到新的项jvzquC41gpzftywkug4btllku0ipo8j/et0rxwvcn5227=1wuk0int/kplp0qyo
14.北京: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发布新闻北京: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发布 节目简介 中国新闻 2024 播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 芒果TV 主持人:徐俐/ 纪萌 / 胡悦鑫 / 王洲 / 周瑛锋 地区:国际/ 国内 类型:时事/ 社会 简介:《中国新闻》创办于1992年10月1日,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最重要的新闻栏目品牌之一,多次获得中央电视jvzquC41yy}/opyx0eun1k4829:6;87395=76?3jvor
15.计量地理学徐建华编著的这本《计量地理学(第2版)》主要 内容包括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地理模型与地 理建模概述、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空间统 计分析初步、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投入产出分析 、AHP决策分析、随机型决策分析、地理网络分析、 非线性方法简介等。 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与应用结合,以问题为导 向,jvzquC41gnoc0wzkuv4ff~3ep1yqclj1uggseqIgvcomNxhcn1s1ekf99h;95m:8;:73fn8f:5he:B7fc4l
16.地理资源所牵头研发的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在京2024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来自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可持续发展研究局等主管部门领导,青藏高原所、自动化jvzq<84yyy4ji|stt0gd0ls1pg}t1ynepg}t1;5462?0v;5462?32h<59684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