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优质课教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高中地理       人教2003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过程与方法

阅读图表材料,分析、提取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会绘制结构图,总结归纳青藏高原各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学生已经在高一学习了必修一,现在以青藏高原作为背景,进行复习与能力的提升。

读图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理解位置、地形特征对青藏地区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作用。

一、引入

2、过程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题目叫做《图shì青藏》,大家猜老师为什么要用拼音?(这题目啥意思)

学生回答:……(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其实呢,因为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一系列的图片材料,探索原因,解释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因果关系最后,又以结构图的形式将青藏地区的特征整合、展示出来。一语双关啊。好,了解了我们的学习方法之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学习的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的(投影展示)

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阅读图表材料,分析、提取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会绘制结构图,总结归纳青藏高原各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理解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降水、植被)的影响作用。

三、位置与范围

1、方式与目的

通过读图、画图的形式,判读青藏地区纬度位置,旨在提高学生读图、画图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青藏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景观图,引出青藏地区突出海拔高度这一位置特征的重要性。

2、过程

教师:首先,了解一下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投影青藏地区图)。如何描述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完成学案第一大题第1小题内容(含填图)。

教师:分析一个地方位置,我们通常什么角度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提到的信息写在在黑板上(海陆、纬度等)

教师:好,如何描述青藏地区的海陆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完成学案相应内容。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分析其经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可以了解到,青藏地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跟青藏地区纬度接近的我国其他地形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青藏地区的景观照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景观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回答。(估计学生会回答地形、地势高、是高原等 )

教师:哦,原来位于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导致了气候寒冷,所以形成了雪峰连绵的景观,跟同纬度其他地区大相径庭。其实,位置信息,除了经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也属于位置信息的一种。了解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后,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材料分析,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青藏地区高寒特征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方式与目的:

通过分析三组材料,分析材料中所展示内容的因果关系,旨在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利用简单结构图,总结归纳因果关系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旨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及时引导、纠正,并引导学生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由于青藏地区高寒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

2、过程

(1)教师示范结构图制作方法

教师:老师先带大家一起分享下怎么绘制简单结构图吧。比如说,请大家看看ppt,有没有发现,青藏地区的当地居民好像皮肤都比较黑,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确定,现在的结果是“黑”,那么导致肤色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通过现象,我们探索现象背后的真相。

结果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学生分组探究(ABC三组,课前选好所属组别)

学生分析学案的材料,并以简单的结构图表示其推理过程。

(3)教师投影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整理结构图。

教师引导:好的,看看我们刚刚提取到的关键词,有没有共同之处?发现三份材料的内容都主要是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导致气候寒、旱所至。下面我们尝试将上面的内容整理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出上述结构图(ppt)。总结如下:好的,通过这个结构图我们发现,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引起的寒冷的特点所致。

七、点评总结、巩固练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引入

1、方法与目的:从题目设计出发,调动课堂气氛,明确本节课设计理念。

2、过程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题目叫做《图shì青藏》,大家猜老师为什么要用拼音?(这题目啥意思)

学生回答:……(调节课堂气氛)

教师:其实呢,因为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一系列的图片材料,探索原因,解释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因果关系最后,又以结构图的形式将青藏地区的特征整合、展示出来。一语双关啊。好,了解了我们的学习方法之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学习的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的(投影展示)

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阅读图表材料,分析、提取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藏地区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会绘制结构图,总结归纳青藏高原各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理解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降水、植被)的影响作用。

三、位置与范围

1、方式与目的

通过读图、画图的形式,判读青藏地区纬度位置,旨在提高学生读图、画图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青藏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景观图,引出青藏地区突出海拔高度这一位置特征的重要性。

2、过程

教师:首先,了解一下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投影青藏地区图)。如何描述青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完成学案第一大题第1小题内容(含填图)。

教师:分析一个地方位置,我们通常什么角度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提到的信息写在在黑板上(海陆、纬度等)

教师:好,如何描述青藏地区的海陆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完成学案相应内容。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分析其经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可以了解到,青藏地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跟青藏地区纬度接近的我国其他地形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青藏地区的景观照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景观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回答。(估计学生会回答地形、地势高、是高原等 )

教师:哦,原来位于中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导致了气候寒冷,所以形成了雪峰连绵的景观,跟同纬度其他地区大相径庭。其实,位置信息,除了经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也属于位置信息的一种。了解了青藏地区的位置后,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材料分析,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青藏地区高寒特征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方式与目的:

通过分析三组材料,分析材料中所展示内容的因果关系,旨在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利用简单结构图,总结归纳因果关系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旨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及时引导、纠正,并引导学生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由于青藏地区高寒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

2、过程

(1)教师示范结构图制作方法

教师:老师先带大家一起分享下怎么绘制简单结构图吧。比如说,请大家看看ppt,有没有发现,青藏地区的当地居民好像皮肤都比较黑,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确定,现在的结果是“黑”,那么导致肤色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通过现象,我们探索现象背后的真相。

结果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2)学生分组探究(ABC三组,课前选好所属组别)

学生分析学案的材料,并以简单的结构图表示其推理过程。

(3)教师投影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整理结构图。

教师引导:好的,看看我们刚刚提取到的关键词,有没有共同之处?发现三份材料的内容都主要是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导致气候寒、旱所至。下面我们尝试将上面的内容整理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出上述结构图(ppt)。总结如下:好的,通过这个结构图我们发现,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引起的寒冷的特点所致。

THE END
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jvzquC41yy}/{~|gpoo/exr1lkgpz~jujgpj1>7735:70qyon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篇1 课标解读: 本节的内容主要: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个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其实是地理必修一的综合,是以生物为案例,说明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mbq‚nfknokkjtcp1=18B=80jznn
2.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式教学)2024古蔺县蔺阳中学校基于问题式教学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以“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锁边’”为例蔺阳中学校 胡叶梅【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自然环境由大气、水文、岩石、地貌、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而各要素并不孤立存在,将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分析是jvzquC41yy}/|}m0eun1|thv1::4959434ivvq
3.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探究】根据下图分析,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说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的影响? 【智慧火花】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Tags:一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设计jvzquC41yy}/4:hpl{4dqv4C13911:881X<65B;:0unuou
4.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2021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关于本节课标的阐释:1.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版选择性jvzquC41yy}/|}m0eun1|thv19449559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