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自然奇观与地理原因,高考地理最后天,到底如何“回归教材”高考地理中的海洋牧场潮汐海洋生物

1.辽河口现冰封“潮汐树”奇观: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地貌。从天空俯瞰,一条条潮沟犹如生长在海滩上的参天大树。潮汐过程中,海水涌入潮沟,低温凝结成“潮汐树”景观。

【影响因素】①海岸特征:一般形成于河口淤泥质海岸,如河口三角洲的最前沿。②潮汐作用:潮间带上潮汐力量大,每天有规律的潮水运动,为潮沟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永久性的水流。潮汐一般的特点是退潮时水流速度快,侵蚀力量大,因此潮汐水道主要是退潮时的潮水所为。③潮滩形态:淤泥质海岸的潮滩面积越宽广,坡度越平缓,潮沟体系的级数越多(即从小到大的分叉次数),规模越大,潮汐森林的景观也越壮美。④潮间带植物:主要是盐地碱蓬,一种能够生活在潮间带的耐盐性较高的植物。潮间带植物能够加固潮沟两岸,使得潮沟水道系统更加稳定。

2.“中国冷极”根河市迎来冰雾美景:春节期间,素有“中国冷极”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迎来入冬以来最低气温,1月25日,冷极最低气温零下40度,极寒天气下,冷极根河冰雾弥漫。日出时刻,袅袅升腾的冰雾衬托着雪景,如梦如幻,也让冷极小城显得更加壮观、唯美,展示了“中国冷极”根河市的独特美景。

冰雾,又被称为“冒白烟”现象,是完全由冰晶组成的雾,常见于严寒地区的冬季,一般多发生在-40℃以下,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形成。

3.青岛石老人海蚀柱坍塌: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午山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海湾,唯独石老人这块坚固的石柱残留下来,乃成今日之形状。

石老人海蚀柱景观在海水中浸泡时间长,经过风化作用自然形成一些裂隙。在裂隙中,一些海水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体积变化 ,会对岩石形成挤压,使裂缝逐渐增大、增多,就会有小的石块脱落。

4.河南多地迎3月“桃花雪”:此次雨雪天气过程主要是受低层南下冷空气和较强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的结果,15日冷空气南下造成温度骤降,在近地面形成冷空气垫,强偏南暖湿气流携带的充沛水汽在冷垫上迅速爬升,发生凝结或凝华,形成降雪。

考虑到前期偏暖偏旱的情况,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对改善土壤墒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改善空气质量非常有利,但对交通出行和处于花期的果树带来不利影响。

“马上要高考了,老师让我们自由复习,可是我怎么都学不进去怎么办?”“还有5天就高考了,不知道到底要看什么?”考前最后5天,大家很想抓住这最后的时光却又不知如何下手。

这个时候老师总会强调要回归课本,但“回归教材”、“回归课本”究竟是什么意思?具体要怎么“回归教材”、“回归课本”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回归教材”、“回归课本”!

一定要记住,“回归课本”绝对不是看书那么简单。回归教材是一定要看书的,但是怎么看?才是问题的关键。

01

回归课本的三个基本原则

这里说的课本,可以宽泛的理解为课本和按知识点分类的参考书。

那什么时候需要呢?在做错题目的时候,基本知识有遗忘的时候,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总结归纳的时候,以及不想大量刷题的时候等等。

第二,回归课本要有目的

回归课本的目的要么是搞懂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要么是为了温习某种方法,要么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总之,回归教材必须奔着一个目的而来。不能听老师同学们都在说回归课本,于是拿起书求一个心理安慰,走走过场,那就不对了。

第三,回归教材的方式绝对不是单纯地看书

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看书、做书上的练习题,习题。

其实高考中很多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这些题都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都在我们的课本中。比如,2022年山东高考地理卷,就考到了风向的绘制,是最基本的绘图题。

回归课本要以记忆知识点为主,并不是记忆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记忆那些欠缺的部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欠缺的,告诉你一个方法,拿着课本或者参考书的目录,能想到这章的内容/重点/常考点/串联起来的就是你基本掌握的,有模糊或者根本构建不起来框架的,一定要好好复习,这就是你的知识盲区!),争取一次到位,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重复记忆。

02

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

基于上边的论述,结合高三最后阶段的实际,我来谈谈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学习的顺序应该为:先看课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然后看有关这部分的参考书,然后做针对这部分的练习题,然后再回头看课本,重复上面的步骤,这样循环往复。

第一,从题目到课本

回归课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回归。

用一句话总结: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

所以,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再做做,再体会体会。还有不懂的,我们才翻开课本,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习题统统看一看。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动手做题。

第二,从教材到题目

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边看书边体会;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边做题边玩味。另外,还要把历次考试的试卷、历年高考真题试卷、复习资料摆在课桌的右上方,觉得需要翻题目的时候就翻一下,边翻边体会。右下方摆上笔记本、草稿纸,边体会边记录。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了。

记住,掌握常考点,就能上重点。

第三,归纳整理成体系

依据记录的笔记,翻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或者把眼睛闭起来,或者拿一张白纸,开始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经常怎么样出题,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个可以在每天晚自习结束前去做,分章节内容进行梳理。

(1)语文、英语不太适合这个方法,即便回归课本,语文英语也最多读读文章,我觉得还不如回归考卷。研究高考真题的出题思路或者答题要点,比看课本还有用。这是基于这两个学科的特殊性。

(2)最后15天不要做新题,但一定要做题,不能只看。一定要保持做题的手感。

(3)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制胜的关键,核心的关键还是完美主义错误在作怪。要学会放下一些自己根本就搞不懂的地方,因为高考复习没有终点。不要对自己抱有太大期望,也不要过于轻视已经会的部分,往往这才是高考的盲区,很多学生就在这里一失足成千古恨!

03

思考三个问题

●为什么出题老师会选择这个知识点作为考点?●你能否总结出有关这个知识点出题方式的变化?●在做题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碍了你快速解题?

当你发现了阻碍你快速准确解题的原因时,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学习时为什么就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呢?总结原因,比如说是不是开始学习课本的时候,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确导致了定义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据调查,最后阶段通过“回归教材”在高考中至少可以多拿50分,你要知道,1分之差,就是几万人。

最后,大家不要过于纠结高难度的综合题,或者搞突击复习,最重要的是回归课本,梳理高频考点的原理、框架、题型归类、解答方式和思维方法等。

高考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根”在课本,大家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除了系统梳理重点知识,还要顾及到那些系统性不强、遗忘率较高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多看看自己的笔记和错题本,每个学科每天适当地刷一些题,保持住“题感”就可以啦~

最后,希望大家一切顺利!加油~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1.海洋牧场建设需要满的条件

(1) 适宜的海洋环境:海洋牧场需要选择水流清澈、透明、水质较好的区域进行建设,避免水流慢、水质浑浊的区域,以确保养殖物的健康。

(2) 丰富的水产资源:海洋牧场的选址要考虑周边海域是否资源丰富,养殖的物种是否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要避免对野生物种的捕捞过度,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较为稳定的气候环境: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避开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保证养殖的安全。

(4) 合适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海洋牧场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手段,搭建良好的养殖设施和生产线,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5) 合规的环境保护措施: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建立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海洋牧场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牧场排放的粪便、药物残留等会对周围的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海洋生态平衡。

(2) 对原生态种群的影响:海洋牧场的建立可能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对一些野生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3) 养殖成本高:海洋牧场养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养殖环境需要经常更新和维护,因此成本较高。

(4) 养殖效益难以保证:由于受到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养殖效益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损失。

(5) 品质问题:由于养殖环境与野生环境不同,可能会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造成影响,如味道、口感等。

(6) 实施和管理难度大: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政府和经营者共同参与,建设期和运营期需要保障,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3.海洋牧场的保护措施

(1)建立海洋保护区:设置限制捕捞、控制渔获量、保护生态和环境等规定,从而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2)控制污染:防止工厂及船只排放废水和油污,从源头控制水污染和气体排放,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4)重建种群:在海洋牧场中进行人工培育和放养,增强自然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5)科学管理:对海洋牧场的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海洋牧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

(1) 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海洋牧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海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增加海洋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从而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保护自然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牧场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和调配种植,减少自然因素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牧场可以为渔业、海洋养殖、海洋旅游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4) 提高食品安全:海洋牧场可以提高海产品的生产量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海产品的供应问题,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5) 缓解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海洋牧场可以有效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探索自然奥秘,践行地理知识——海桂中学初一年级地理户外实践活动海岸地貌:海岸地貌的学习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的地形特征,如海滩、峭壁、礁石等,从而丰富地理知识体系。 3D立体中国地形图:通过三维立体的方式,直观展示了中国地形的起伏和变化,包括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地形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中国地理形态。 jvzquC41yy}/onnrkct/ew4798z24|i
1.落榜进士的旅行笔记黑石礁是大连城市标志之一,黑石礁也是距离大连市区最近的地质景点。 这里的海岸线曲折多变,约十几亿年前形成的岩溶景观———黑色礁石,遍布于岬湾之中。是大连优美自然风光的代表。它是7亿年前后上震旦统灰质白云岩,在第三纪温润气候下岩溶,由于新构造运动抬升处于海岸线,海水冲去红黏土形成海岸岩溶地貌景观。 黑石礁jvzquC41o0sbhnsiyq4dp8rygpm0ynsifgzbku4AkfC29<;;53>56A89397
2.航海学笔记比高系自地物、地貌基部地面至其顶端的高度,即物标本身的高度。 在1:500 000 或更小比例尺图上,水深注记一律用斜体表示。 中版海图 水深浅于21m的注至0.1m。 21m~31m的注至0.5m; 深于31m的注至整米。 表示未测到底的水深,它是指测到一定深度且尚未着底的深度。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5:8::8:2a?86;<:95;/uqyon
3.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豆瓣)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唐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地区,其海岸带环境的变迁,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沿海港口发展、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重要领域。《长江三角洲海岸带历史地理考察研究》以扎实的史料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科学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688<941
4.高一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笔记5.高一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五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356=90qyon
5.华南弧形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豆瓣)图书华南弧形海岸动力地貌过程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4<25=<1
6.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国土空间设计的突出特征不仅是空间对象的放大或扩展,更重要的是设计要素从城市或乡村内部走向国土空间,山脉、河流、地貌、天象、森林、田野、海岸、交通廊道、水利设施、输电设施、工矿园区、风景旅游、文化遗址、大地景观、生物多样性、区域形象及其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等,都是超越传统城市设计或乡村设计视野的。唯有将jvzq<84yyy4{l‚uz|z4dqv4e14634655/3:06B>7:8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