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廓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与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我国的地貌类型主要有:重力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花岗岩地貌等。
一、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
(一)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二)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桂林山水
桂林地区的岩溶洞穴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
2.路南石林
云南昆明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路南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石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二、雅丹地质地貌景观
(一)雅丹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
雅丹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是西北内陆最大的一片“雅丹”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形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中国三大雅丹地貌分别是乌尔禾、白龙堆、三垄沙。
(二)我国著名的雅丹地貌景观
1.乌尔禾——最瑰丽的岩石雅丹,风爱坎坷不喜平
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东南3千米,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定名为风城,人们习惯称它为“魔鬼城”。风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
2.白龙堆——最神秘的雅丹,群龙聚首天涯
白龙堆雅丹为罗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在历史书籍上常被提及,它位于罗布泊东北部,是一片盐碱地土台群,绵亘近百千米,由于白龙堆的土台以沙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有阳光时还会反射点点银光,似鳞甲般,故古人将这片广袤的雅丹群称为“白龙”。
3.三垄沙——最壮观的雅丹,戈壁的舰队
三垄沙雅丹群位于玉门关以西的戈壁荒漠中,由于地处三垄沙雅丹边缘,因此被称为三垄沙雅丹。三垄沙是一条横亘于罗布泊东部地区的流动沙丘带,至今仍受东北风的影响,随时游动。
三、丹霞地质地貌景观
(一)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丹霞地貌是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待殊地貌的总称,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千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福建泰宁、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等地都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由于红色砂页岩有较好的完整性,易于雕塑,故大量的石窟、石刻创作于红色砂页岩分布地区,如乐山大佛、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二)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
1.贵州赤水: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2.广东丹霞山:仁化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境内。丹霞山是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山地貌,具有雄、奇、秀险等特点。丹霞山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砂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
四、风沙地貌景观
(一)风沙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风沙地貌是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质风成地貌,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气候区。那里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盛行,降雨少而集中,年蒸发量大,常超过降雨量数倍甚至数百倍,植被稀疏矮小,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大而频繁,所以风沙作用就成为干旱区塑造地貌的主要原因。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区,在半干旱区和大陆性冰川外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有风沙作用,也可形成风沙地貌。
(二)我国著名的风沙地貌景观
1.风蚀地貌:风蚀地貌以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形式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以冷湖一带最为典型。垄冈之间为风蚀洼地,还有风蚀谷、雅丹、风城、风蚀蘑菇等地貌分布。
(1)风蚀残丘:风蚀残丘是指风蚀谷经长期风蚀,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成为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它常成群或呈带状分布,丘顶呈尖峰状或平顶状,但以平顶状居多。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风蚀残丘分布面积达2240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风蚀地貌分布区。
(2)风蚀蘑菇:风蚀蘑菇可单独耸立,或者成群分布。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其主要形成原因为风力的侵蚀作用。
风蚀蘑菇一般多是在基岩地区发育的风蚀城堡等地貌的一种附生形态。它容易分布在雅丹地貌中。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指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雨蚀而成,地表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龛、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和风蚀洼地、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雅丹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的风蚀地貌最为典型而得名。
2.风积地貌:风积地貌是风力作用堆积而成的各种沙丘和沙堆的总称,广泛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和东部、青海湖东岸、共和盆地、哈拉湖盆地以及青南高原的中部和西部,主要有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格状沙丘和格状沙丘链、沙垄、沙堆等。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昌黎黄金海岸有约52千米长的海岸线,距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仅十多千米,但与北戴河不同的是,这里几乎无石可言,却有着只有在戈壁滩和黄河故道才能领略的沙漠风光。沿着海岸连绵起伏的一道道新月形沙丘,蜿蜒成一条长达上
百里的“金龙”,处处金光闪闪,令人赏心悦目。
五、其他地质地貌景观
(一)海岸地貌景观
1.海岸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层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中,构造运动奠定了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其中,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地段堆积,塑造出多种堆积地貌。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等条件的不同,海岸风化作用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2.我国著名的海岸地貌景观
野柳风景区位于台湾省基隆市西北方约15千米处,是一个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远望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野柳龟”。
受造山运动的影响,深埋海底的沉积岩上升至海面,产生了靠近海岸的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海蚀、风蚀等在不同硬度的岩层上作用,形成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姜状岩、风化窗等世界级的岩层景观。
(二)黄土地貌景观
1.黄土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黄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围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系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域,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州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侵蚀方式独特,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其中潜蚀作用造成的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称为“假喀斯特”;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一般分为三级,各流域的最高分水岭为第一级,其顶面高程彼此相近,为黄土的最高堆积面;降低60~80米为第二级;再降低40~60米为第三级,各级地形面的地层结构互不相同。
2.我国著名的黄土地貌景观:洛川黄土地质遗迹景观,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主体黑木沟以黄土剖面和黄土地质地貌景观为特色,并伴有脊椎动物化石,保存有极其特殊的典型黄土地质景观遗迹,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级黄土类地质公园。受自然降水和地表水的侵蚀,这里的谷深坡陡,沟谷内形成了奇异的土柱“峰林”,黄土滑坡、崩塌、黄土悬沟、黄土落水洞、黄土柱、黄土桥、黄土洞、黄土谷、黄土墙等微地貌构造奇特,观赏性强。
(三)冰川地貌景观
1.冰川地貌景观的形态特点及其分布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外力作用,在高山和高纬地区,这种作用尤为显著。北起阿尔泰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自帕米尔高原,东到川滇横断山系,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现代高山冰川及其塑造的地貌。
2.我国著名的冰川地貌景观
(1)贡嘎山:位于四川省,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是我国最著名的冰川地貌景区。“贡嘎山”藏语意为“白色冰川”,主峰海拔7556米,周围林立着45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冰峰,群峰耸立、雪山相连、气象万千。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东坡众多冰川中的一条,尾端伸入到原始森林区达6千米,海拔只有2850米,是地球上同纬度的冰川中海拔最低的。
(2)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庐山发育有中国东部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庐山拥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等自然风光,云海、瀑布与绝壁构成庐山“三绝”,独特的地貌景观与茂密的植被和多样的生物一起又构成了庐山雄、奇、险、秀的绚丽画卷。
(四)流水地貌景观
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能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V形河谷是山区最常见的一种河谷,又称为“峡谷”。这类河谷具有V形河谷横剖面,谷地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流占据。在构造运动上升区域,河谷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河流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V形河谷。河流上游深向侵蚀作用十分显著,河谷横剖面也多呈V形。
洪积扇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它是半于旱、干旱地区山麓地带分布相当普遍的地貌。以谷口为顶点,向外围倾斜;坡度由大变小,逐渐过渡到周围平地。洪积扇上广泛发育放射状沟谷。这种地貌风化强烈,山地形态险峻。相邻的洪积扇连接成倾斜平原,外缘呈波状弧形轮廓。
(五)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深层侵入岩,岩性坚硬,岩体造型丰富。一般来说,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名山常有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的特点。花岗岩易发生球状风化,形成巨大的“石蛋”造型或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
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有山东泰山、崂山,安徽黄山、九华山,陕西华山,江西三清山,浙江普陀山等。
六、山地旅游景观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广义的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山地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仁者乐山”的说法。其中,名山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山岳旅游资源。
著名的“三山五岳”中,三山是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黄山、恒山。
1.三山:传说中的“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因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后世广为流传的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2)江西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以雄、意、险、秀闻名天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3)浙江雁荡山: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约450平方千米,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基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
2.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闻名于世界。
(1)东岳泰山
泰山是五之首,有“中华国山”“天下策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后,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
泰山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2)西岳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120千米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等说法。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壮丽非凡。
(3)南岳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五岳之中,唯独衡山雄踞南方。《述异记》称南岳是盘古左臂变成的。南岳称为衡山,因它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而轸星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星”,这颗星主管人间寿命。而衡山古属长沙,借名伸义,所以衡山有“寿岳”之称。后人祝寿,时常称颂为“寿比南山”。
(4)北岳恒山
山西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千米处,距大同市62千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北岳恒山山势陡峭,沟谷深邃。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相传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5)中岳嵩山
嵩山横跨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占地约450平方千米。嵩山风景名胜区由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三皇寨、白沙湖六大景区组成。意山之项名曰峻极,海拔1491.2米,直有“峻极于天”文说。
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是炎黄祖源。嵩阳书院乃儒家文化圣地;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驰名中外。嵩山不同于五岳中的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自然景色奇丽,奥妙无穷。2010年位于嵩山地区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上述著名的山岳景观外,中国还有众多风景秀丽、人文资源荟萃的名山,如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江西井冈山、湖南武陵源景区、江西三清山、安徽天柱山、吉林长白山、台湾阿里山、河南鸡公山、贵州梵净山、新疆天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