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所长蔡锋:我国海滩保护修复技术的领军者!深耕海滩修复载,成就厦门黄金海岸!沙滩蔡锋

游泳、漫步、踏浪、游艇、冲浪……作为拥有超过20千米靓丽“黄金海岸”的厦门,滨海旅游已逐渐发展为它的一张烫金名片。 很少有人知道,这片金色沙滩的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

领头人是一位深耕海滩保护修复近30年的科学家,我国海滩保护修复技术的领军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厦门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所长蔡锋。

多年来,蔡锋从事海岸动力地貌和海滩养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他带领团队系统开展我国海岸演变研究,揭示我国海滩独特演变规律,完善海滩动力地貌学理论。首次系统构建了我国海滩修复养护技术体系,实现了中国适应性海滩养护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突破,填补了我国海滩修复养护综合技术空白。同时,他还推动我国海域勘界技术发展,创建国家级海岛研究中心,强化国家海域海岛管理支撑。

为还金色沙滩

踏上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之路

在早期的五六十年代,由于认识不到位,沙滩资源很多是被用作城市建设。蔡锋介绍到,肆意采砂导致沙滩的发育环境被改变,沙滩固有的稳定岸线功能降低,更有甚者导致海岸线侵蚀破坏,进而造成海岸生态价值的永久性降低,同时也造成沙滩、浴场的休闲娱乐功能受损等负面影响。

近年来,滨海旅游业迅猛发展,可已被破坏的沙滩该如何恢复原本的样貌,成了一道摆在现实的科研难题。

“沙滩既然能在地球上存在这么久,为什么在经过人类活动后就不断被侵蚀/破坏?”带着这个疑问,刚毕业不久的蔡锋对海滩生态保护与修复产生浓烈的兴趣。蔡锋发现,厦门的沙滩近几十年一直被侵蚀、受破坏,但是当时全国研究沙滩的人屈指可数。就这样,蔡锋从研究厦大海滨浴场开始,慢慢摸索沙滩的形成、演化机制,到最后开始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沙滩的变化响应。

让曾经脏乱的沙滩

华丽转身为炙手可热的一大休闲景区

2007年,蔡锋带领海洋三所海滩动力地貌与海滩养护研究团队,设计完成了我国大陆首个标志性的海滩修复工程——厦门市观音山海滩修复工程。

蔡锋介绍,该工程位于厦门岛东北岸,北起长尾礁,南至香山头,岸线长度约为1.5千米,共补砂121万立方米,塑造了近18万平方米的干滩。观音山海滩的成功修复,彻底改变了香山—长尾礁岸段脏乱的海岸景观。2018年,该工程被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评为优秀海洋工程。

据统计,平均每年有近5个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厦门地区。观音山修复海滩先后经历了“莫兰蒂”等多次超强台风、强台风的正面袭击,有效抵御了风暴潮灾害,成为了当地海岸防护的天然屏障。

此后,蔡锋团队又陆续在厦门完成了10余处海滩的修复工程,据最新统计,修复海滩长度约占厦门市海滩岸线总长度的65%,修复海滩面积约占全市海滩总面积的70%。

除在厦门市海滩保护修复工作中发挥了建设性主导作用之外,十余年来,蔡锋团队在全国沿海地区先后完成了40余处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的研究与设计,编制发布了海滩修复系列海洋行业标准。

“能够以厦门沙滩修复作为基础,将我们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能够把沙滩的修复和保护在全国做技术引领、标准化,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蔡锋说。

态度:长期坚持

做出自己的特色

“三十多年来遇到的难忘的经历可太多了!” 90年代,为了深入做好海洋调研工作,蔡锋常常带领着一群人“乘风破浪”。

浪大、船小,是蔡锋团队的“家常便饭”。5、6个人睡在同一间居民屋内的野外调查经历更是数不胜数。回顾起早期的野外工作经历,蔡锋说道:“早些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也并不觉得艰辛,反而乐在其中。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前进,才有了现在的这番成就。”

直到现在,闲暇之余的蔡锋还会约上三两好友,亦或是家人,沿着沙滩漫步。“看到人们在享受我们修复的沙滩,尽管他们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谁,阵阵欣喜不禁涌上心头。”

正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蔡锋取得了从海岸侵蚀与海滩过程理论创新、海滩养护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到工程应用推广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填补了我国海滩修复养护综合技术空白。

“只有对自己研究方向长期地坚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蔡锋对青年一代的寄语。他将自己作为“案例”,呼吁青年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对科研的初心,潜心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

— END—

大家都在看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 骆永明等编著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地球系统与演变》 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THE END
0.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新闻动态研讨会共安排10场大会特邀报告,4个平行会场共82场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近20份,参会学者围绕小尺度物理-生物过程、大尺度的河口海岸地貌演变、工程措施等研究进展前沿,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会专家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综合评判,评选出优秀报告获奖者14位。jvzquC41j{jsq6qcd0niw7jfw0io1|mqypkxu:3curEog€xakfC2::7
1.王庆教授鲁东大学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11,胶东半岛南部典型海湾地貌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响应,2011/01-2014/12,45万元,结题,主持 7.“最近60年来莱州湾东部典型岸段地貌演变与海岸整治”,企业委托课题,2013-2014,230万元,结题。. 近年来取得代表性成果: 1.第一作者论文 jvzq<84yyy4hgx3nfw4ff~3ep1oohx4324?03B;6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