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2.板块运动与地貌地图册P39;板块运动;[知识扩展]常考的板块边界;断裂带;(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右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1)~(2)题。
;[解析]第(1)题,要达到观赏到“月眸”美景的目标,需要一轮十五前后的月亮正好通过眼睛形状的拱洞,要选择的地点使得月亮的大小正好与岩洞相配,以及天气晴朗,故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要合适的时间、位置和天气。圆月每个月都有,与季节无关,月相观察与光线无关。第(2)题,三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后形成拱门,说明该地先经历了地壳抬升形成陆地;该地的砂岩属于陆相沉积岩,说明抬升后经历了陆地环境沉积,在后期的抬升中经历了众多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拱门;砂岩属于陆相沉积岩,海洋变成陆地应先抬升,抬升成陆后不可能再有海洋沉积。;明考向;明考向;明考向;[解析]第(1)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旱夔门高耸笔直,早期因内力抬升隆起,地处石灰岩山区,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形成溶洞,并不断扩大,顶部岩层不断变薄,最终坍塌跌落形成。第(2)题,地下暗河水源累积,当水压较大时喷涌而出,因当地气候较为干旱,每隔较长时间才会喷发。该地“炮泉”景观为自然形成,并非人为设计;“炮泉”景观为向上喷发,与深潭落石飞溅无关;据材料“每隔10余年会喷出10多米高的水柱”可知与暴雨突降无关。第(3)题,注意设问“旱夔门”崖壁上植被明显少于顶部的主要原因,崖壁陡峭,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植物难以生存;崖壁与顶部热量条件相差不大;旱夔门在迎光一侧光照条件较好;崖壁和顶部都会受流水溶蚀。
;考向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2·长春模拟)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西兰蒂亚洲(Zealandia)被地质学家们称为世界第八大洲。它位于南太平洋,包括新西兰北岛和南岛等岛屿,面积约为490万平方公里,94%的面积都在水下,是一个被淹没的大陆。读西兰蒂亚洲及周边示意图,完成(1)~(2)题。
[解析]第(1)题,由图示板块边界可知,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印度洋板块的边缘。第(2)题,西兰蒂亚尽管大部分面积在水下,但与周围大洋地壳相比相对较高,因此被定义为大陆;世界上有众多的海底动植物资源、化石能源丰富,但并没有被定义为大陆;该区域94%的面积都在水下,不会露出海平面。
;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表现形式:
;表现;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分类: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或变质岩),C是__________(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____________;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____________(或外力作用);④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___。
(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____________。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____________和能量传输。
(4)改变了地表环境。
[名师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
(1)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2)不同的外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的地貌
①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②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2021·全国文综Ⅱ)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