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雳: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

【编者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本公众号创办的座右铭,也是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推文质量、品质放在第一位,精挑细选。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宗旨,为更好地丰富平台内容与专业水平,力求打造水利行业精品公众号平台之精神,【水利天下】(原【水利参阅】)开办【百家论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进行热点解读、独到见解、沙龙研讨、案例或经验总结、分析等原创分享。本期为第48期,分享人是蔡雳老师,本文经作者授权同意本平台发布,让我们一起致敬分享者并与诸位分享、交流。

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蔡雳

前天和学校老师交流城市雨水系统的科普,严重超时。问题出在学校科普中讲了通过海绵城市减少城市内涝,而且这样考学生。这个错误讲法很流行。

从工程规范来讲,这个错误不难发现,海绵城市的指标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比例。以北京为例,新建项目要求做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对对应的24小时设计降雨量是32.5毫米,1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是45毫米。50年一遇内涝标准是340毫米,而且内涝标准还关注短时,如1小时,有相应的雨型设计。海绵城市连一年一遇的指标都不到。简单地说,紫禁城的筒子河是内涝治理工程,团城上的雨水系统C形的渗沟,是海绵城市设施,团成上没有水域。

去年,8月北京市委开会专门学习韧性城市,韧性城市是针对极端天气的灾害。山形与志树的定义:“韧性城市是城市系统的一种特性,它使城市系统在面临不确定性、灾难和变化(快速递增的)时能够生存和发展。提高城市韧性,需要持续作用于整个灾难管理周期的所有阶段(即减轻、准备、吸收、恢复、反应和适应)。”

再看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郑州市的雨情汛情灾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以下摘录相关内容,详文末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相关链接):“三是城区降雨远超排涝能力,居民小区公共设施受淹严重。《郑州都市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2030 年)》提出,2030年达到 50 年一遇的,国家排涝标准(24 小时降水量 199 毫米)。此次极端暴雨远超郑州市现有排涝能力和规划排涝标准,郑州市主城区目前有38 个排涝分区,只有 1个达到了规划排涝标准,部分分区实际应对降雨能力不足 5年一遇(24 小时降水量 127 毫米),即使达到规划排涝标准也不能满足当天降雨排涝需要,20 日郑州城区 24 小时面平均雨量是排涝分区规划设防标准的 1.6 倍至 2.5 倍。”

总的结论:“总的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全市城乡大面积受淹,城镇街道洼地积涝严重、河流水库洪水短时猛涨、山丘区溪流沟道大量壅水,形成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总的结论里没有海绵城市,海绵设施不是内涝治理工程,设计上可以合建。

五、调查报告提出的6点改进措施建议,没有海绵城市的内容。海绵城市内容出现在教训中,“(四)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提到海绵城市。(此处仅摘录相关内容第四条,详文末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相关链接)“计划投资 534.8 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投资的 196.3 亿元中,实际与海绵城市相关的仅占 32%,用于景观、绿化等占近 56%。”其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常和景观工程混合,比如下凹绿地,从造价就是绿地工程。有媒体把海绵城市的资金使用不合理当作内涝的成因之一,缺少专业支持。

附:作者简介

蔡雳老师近照

【作者简介】蔡雳:四级调研员,2000年至2021年期间一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城市运行局从事水务、市政工作,现退休。经历了节水、水资源综合规划、雨水利用、防洪防涝、应急、水土保持、市政信息化等多个岗位,曾担任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的立法专家。所负责的亦庄项目曾获得过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区、国家工业生态园等荣誉。参加过中德合作雨水利用课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美合作城市暴雨径流管理课题;建设部海绵城市示范研究;中芯国际、京东方等重大项目的再生水利用;负责首都机场用水调查,为新航城水资源综合规划提供数据;亦庄水土保持规划评估和洪涝风险图等诸多项目。

编者:薛国强

校审:蔡   雳

郑州5号线地铁设计负责人等8人被逮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附报告全文)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何以被称作“教科书式报告”

THE END
0.生态韧性”如何为城市“强筋健骨”?——专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环境报:生态韧性的概念是什么?与以往海绵城市或者韧性城市相比,生态韧性有什么特殊性?生态韧性城市是针对城市发展中的哪些问题提出的? 郑海峰:生态韧性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城市与城郊生态空间的自身韧性以及其服务城市的供给韧性(供给灰色空间及城市整体)。自身韧性是指生态空间自身应对或抵抗灾害的能力;jvzq<84yyy4ogrlcg0gd0ls1pg}t1lruo1814>5:1v814>5:43e8;9=9454ivvq
1.关于海绵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关于海绵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绵城市理念仅适用于日常的雨洪管理B.海绵城市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C.韧性城市更加强调城市的适应性和创新性D.韧性城市可以提升城市系统受到冲击以后的“回弹”、“重组”以及“转型”等能力参考答案:B点击查看解析 参考解析: B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jvzquC41x0nvc}z0eqs0itym14PBCS3jvor
2.海绵城市与韧性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干训定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培训对象】 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党政干部。 【核心课程】 课程仅供参考,或根据单位量身jvzq<84pgyy/ikuzhy4dqv4ujq}04;790jznn
3.透视郑州暴雨背后的韧性城市建设:534亿“海绵城市”为何失效韧性城市建设 而在每次城市出现暴雨的时候,“海绵城市”就会成为重点“考核”对象。有人提出质疑,郑州内涝严重,是否也与城市排水系统失灵有关?此前建设的海绵城市失效?但在罗念慈看来,此次大暴雨的影响也远超出了“海绵城市”的承受能力范围。 吴钰川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相比传统的工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1445d7>:2447/j}rn
4.造一座“会呼吸”、有韧性的城市!无锡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内涝,人们并不陌生。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住建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之一,能够有效应对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以内的强降雨,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 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32@5913<69:=;69734;3ujvsm
5.鹤壁市市长郭浩在海绵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韧性城市建设工作专题听取有关部门及县区工作汇报后,郭浩指出,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实践。 就做好海绵城市建设,郭浩强调,要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抢抓市场机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海绵城市产业,将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示范到形成模式并转化为产业优势。要立足jvzq<84jgpgo0yjqrnk/exr0ep5o487244516:81e5=95B
6.专家观点张贵:我国特大城市更新的经验及启示实施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后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国家已把城市更新作为新一轮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特大城市要结合韧性城市、海绵城市、人文城市、绿色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挖掘存量,用好增量,借鉴其他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率先垂范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jvzquC41ejooc{jcn0tbptfk0gjv0ls1kplp1:5:51>3;B3jvo
7.韧性城市:让人们生活更舒心如今,五大支流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病险水库山塘得到治理,优化后的渠系如同城市血脉,互联互通。防洪基础设施如同忠诚卫士,守护着诸暨的每一寸土地。 构建韧性城市是个系统工程。诸暨市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海绵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规划,全面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应对社会危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jvzq<84sp|y/{xzvj0io1}xzs1814>551v814>5543e27A>7:67/j}r
8.增强城市韧性,还有哪些短板待补齐?滚动新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增强城市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共识。从海绵城市到韧性城市,推动传统的灾害管理向以容灾、耐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转变,让城市jvzq<84yyy4bs|h0ep5og€x142852<4331i2:;6730nuou
9.广元市朝天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徜徉在大中坝海绵公园,随处可见绿色草丛、景观设施;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环境舒适,地面不再积水;排水防涝、管网新建、滨江绿地建设等海绵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今,广元市朝天区这座“会呼吸”、有韧性的生态城市正不断形成。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模式的创新,也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近年来,朝天区聚焦“品质提升”,全面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9126621l92957:/=59;7?327mvon
10.龙岩市探索“海绵+”“+海绵”建设模式让城市更有“韧性”在口袋公园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理念,是龙岩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岩市围绕如何打造山地河谷型示范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结合龙岩的山水格局特色,不断探索山地城市典型问题的解决之道。从在项目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海绵”模式,逐渐向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带动生态城市建设的 jvzq<84hl0vfqyqg0eun0ls1p4532;8128661l6:36<7/=566676:7mvon
11.Re:Think2022|科技与创新如何让城市未来更有韧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Re:Think 2022智慧城市与韧性未来”会议今日在成都举办,旨在探讨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通过创新增强城市韧性,建设能够及时有效抵御危机并兼具包容性的未来城市。 该活动得到了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CICETE)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CG)新经济研究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fup44249.2<2291jpe6no{kwzj87;6:32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