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精致城市建设,法治引领保障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更加精致更有品质,市民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一座城市,如何算“精致”,怎样能“精致”?

近年来,山东威海积极探索创新,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构建起以一个主体条例为统领,涵盖多个领域的“1+N”精致城市建设法规体系,并对法规开展常态化“体检”,让立法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颁布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条例

寒冬时节,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路,一处温暖的城市驿站成了户外工作者的歇脚地。驿站中不仅有桌椅,还配备了直饮水、充电座、微波炉等设施。“有了这个驿站,赶上雨雪天气,我们能有个地方休息,中午热个饭也很方便。”环卫工人刘传新说。如今,像这样的驿站,经开区已有7处。

关于城市驿站的建设要求,体现在全国首部以精致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随着精致城市建设逐步推进,我们需要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精致不到位问题进行系统规范,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以立法形式进行固化。”威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海威说。

精致城市建设立法是全国首创,没有经验可鉴。为确保立法科学合理、体现民意,威海市建立起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用精致理念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力求每个环节有章可循。

“《条例》的颁布,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也方便我们细化各项举措。”威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市精致城市建设办公室主任李瑞玲说。《条例》出台后,作为法规实施的配套和补充,威海市政府制定了精致城市建设规划纲要、评价指标体系等28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夯实精致城市建设制度根基。

构建法规体系保障精致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涉及许多方面,仅靠一部统领性法规难以覆盖周全。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精致城市建设,因势利导、突出特色,稳步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先后制定了17部实体性法规,构建起“1+N”精致城市建设法规体系。

威海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用水形势较为严峻,城乡供水安全管理也存在问题。对此,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急需先立、逐步完善,制定了节约用水条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城乡供水安全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

停车难是不少城市的“通病”,威海也有类似情况。对此,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从体制机制、规划建设、执法管理等方面对停车工作加以规范,提升停车综合治理水平。“为更好了解群众所想,我们在起草《威海市停车管理和服务条例》过程中,专门到基层立法联系点环翠区竹岛街道翠竹社区,与物业企业代表、停车管理员、商户经营者、机动车驾驶人等面对面交流,征集意见建议24条。”王海威说,这些意见建议也成为专家论证会重点论证的内容之一。

今年,威海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小切口、精细化立法,制定了客运出租汽车管理若干规定,精准提出9条务实管用的法规条款,同时组织对非机动车安全、森林防火等条例进行调研论证,让精致城市建设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对法规开展常态化“体检”

法规出台,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为推动这一工作,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将立法后评估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深度融合,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开展常态化“体检”。

《威海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实施后,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收集的问题,连同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形成条目式问题清单,印发给有关部门单位,及时督促出台了《威海市域海岸带保护规划》,对海岸带“伤疤”“死角”进行整治,自然岸线保有率由当初的不到40%提升到51%。

针对法规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威海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为开展好专题询问奠定坚实基础。连续三年组织对精致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进行专题询问,并对应询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有效推动法规贯彻实施。今年又组织对山体保护条例、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开展专题询问,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打通法规实施“最后一公里”。

THE END
0.2020年青岛总体规划:划13片历史文化街区根据规划,青岛将划定13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总面积达1363.8公顷,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689.5公顷。其中,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东沿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以海岸线为界,总面积28平方公里;并着力保护南部滨海团岛至太平角段建筑与山体构成的“起伏有致、平缓舒展”的天际轮廓线,通过城市设计重点处理好胶州jvzquC41pg}t0znpifgppn|u0eun1znpifgp1;538/641:=1eqtugwya33;36B<60jzn
1.山东大学(威海)“蓝丝带队”前往威海国际海水浴场进行实地调研近日,在山东大学(威海)“笃行计划”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自化学、生物、行政管理、会计等不同专业的9名大一新生共同组建了“蓝丝带队”调研团,在海洋保护领域中开展实践活动。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威海市域海岸带保护规划(2020-2035年)》强调要狠抓旅游产业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等工作,不断培育壮jvzquC41lui/yq3ufw4ff~3ep1oohx4325=08>620jzn
2.美丽中国城市先行——山东威海坚持“三高”创新打造精致城市样板据介绍,进一步塑造和彰显城市特色,把城市特色加快转变为发展动能,是威海“十四五”时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威海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擦亮山海本色。加快推进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行动,推进海港公园、金线顶公园和千公里海岸线滨海步道建设;制定山体保护条例,实施复绿工程,推进废弃矿山治jvzq<84yyy4djrscluh/ew4jvor049732953:873;79/j}rn
3.威海生态城市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威海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及保障措施,从市域生态敏感区、市域生态环境控制区、市域战略储备区、市域海岸带禁止开发地区等方面入手,明确规划目标;提出抓好三大体系建设,即建设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重点资源持续利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体系。最后提出威海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648.396452756A3jvo
4.威海确定精致城市三年行动及“十四五”规划例如,编制完成了《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开展了总体城市设计并做到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全覆盖,引导构建各分区的城市空间特色。此外还配合市住建部门,精心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地块规划设计,打造亮点特色街区,激发老城区活力。 坚持精细管理,提升城市运行效能。构建了中心城区实景三维模型,结合城市设计数字化平台,为精致威海jvzquC41uf4djrsc0eun1v4fu{}049522;931;5432=2287764?46A3jvor
5.威海市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战略研究出台《海岸带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完善涉海规划体系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创新实施湾长制,建成3处国家级海洋公园、4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5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筑牢筑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洋“无废城市”试点,谋划建设“无废渔村”“无废渔港”“无废牧场jvzq<84yyy4tfmxy0qxh0ls1ctzjeuju1en12<;414637991e::c6?=f/3?8469g9c39e
6.【奋进“十四五”】山东提升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统筹陆海生态建设。山东坚持区域联动,强化湾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海岸带修复保护、渤海生态修复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滨州五大岛群保护利用;健全陆海统筹污染防治体系,强化陆源入海污染控制、海岸带生态保护、海洋污染防治,构建跨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 jvzq<84yyy4tf7hjkpgog€x0eqs/ew44146338552;58:9570jznn
7.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到荣成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检查指导2023年5月9日,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成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到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承担的荣成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检查指导工作。 指导组实地查看了项目工作现场,听取了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就工作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指导组对项目实施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强调要全jvzquC41yy}/su6f0eun1pjpgtgm1;68:7::2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