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海岸带所展厅,朱秀香主任一行听取相关学科带头人就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研发、海洋牧场生态安全和环境保障等方面研究进展介绍,并参观样机、产品。在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听取海岸带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产品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情况介绍。
秦松副所长(主持工作)简要介绍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并感谢烟台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和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秦松还介绍了在新形势下,烟台海岸带所为进一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拟进行研究所二期建设的初步规划。韩广轩副所长汇报了烟台海岸带所“十三五”期间在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经中科院批复的“十四五”规划方案。
朱秀香做了讲话。首先,她肯定了研究所在支撑国家海岸带领域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所取得的成绩,并致敬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其次,她希望研究所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取得新突破。最后,她表示烟台市人大将根据研究所的需求,全力支持、帮助和推进研究所的快速发展。
更多阅读: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专门从事海岸带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2006年6月开始筹建,2009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序列的研究所。2017年3月,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融合发展。2018年1月作为核心单元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烟台海岸带所围绕“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以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为引领,以“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按照“陆海统筹、科学与技术统筹、科技与社会发展统筹”的发展思路,聚焦海岸带生态环境安全、资源保育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管理三大特色领域,构建海岸带综合观测与实验平台和海岸带综合数据中心等综合支撑系统;立足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致力于海岸带生态环境安全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
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保护实验室、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海岸带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发展中心、海岸带信息集成与战略规划研究中心、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科学院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拥有500吨级“创新一”科学考察船。研究所为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岸科学与工程分会的依托单位。
研究所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培养点,以及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两个专业硕士培养点,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现有在读研究生189人(其中博士生86人,硕士生103人),另有在读国际留学生4人。先后有9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7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人获中国科学院大学—BHPB博士生奖学金,3人获地奥奖学金。10人次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性专项、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千余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得山东省科技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1项;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烟台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一等奖,2项,优秀奖,1项;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 END—
大家都在看
►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 骆永明等编著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地球系统与演变》 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