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专题

“弹性景观”是城市中用于抵抗自然灾害,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韧性空间,强调基于人工参与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力和景观性,使景观能够抵御和缓冲外界干扰,具有自适应力、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并富有可持续性。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而且这里的人类活动和城市干扰又非常剧烈。在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影响非常重要。

生态驳岸

01

定义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02

功能

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生态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养水分的作用。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

生态驳岸与河流生物过程

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和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03

生态型护坡设计

生态型护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实现了绿化体系与生态水系的紧密结合,其包括常水位至坡顶的第一区域和常水位至坡脚的第二区域。

生态型护坡

第一区域铺设有卵石及湿生植物并适当添加软质景观。

第二区域散铺有卵石,使得整个坡面整体性更强,景观性更佳,生态环境更加稳定,游人亲水性更好。

04

分类

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桦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他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为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

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荷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生态袋

生态袋是一种高强抗紫外线抗冻融耐酸碱的生态合成材料,是高新技术新型特种材料,具有高强抗UV 耐酸碱 抗腐蚀 抗冻融作可达到70年以上不降解,是真正实现了零污染。主要运用于建造柔性生态边坡。生态袋具有抗潮湿性,不吸水,水分不会破坏袋子,袋子也不会变形,不溶于污染液体,是一种保护生态的好工具,很实用。

在生态袋内装土,可形成0~90摄氏度自由变化的坡岸,然后在生态袋上压播、插播或喷播植物。在陡岸及缓坡的水边过渡带设置装土生态袋,既满足了结构的稳定要求,又可以解决河岸雨季拉坡、污染物过滤和波浪冲刷、塌岸问题。

-结语-

进行生态驳岸设计时,采用生态型雨水收集及处理的措施,雨水流道与景观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并成为自然的景观,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生态渠,生态种植,卵石沟,雨水湿地,生态驳岸等景观式雨水通道来收集雨水最终汇入到地下蓄水池内,以便于补给入湖、绿化给水,紧急情况下可以溢流进入市政管道。

将环境友好型设计和弹性城市理念引入到设计中,将水的可持续利用与公园设计有效的结合并创造充满活力的公园社区。结合空间布置、种植设计和雨水循环系统来实现良好的气候与通风效果,创造舒适的户外空间。为社区居民、来访者及办公人员等不同人群提供舒适、多样的休闲空间并创造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THE END
0.韧性城市景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可持续景观专题研讨会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9日电(许婧)由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的“韧性城市景观・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可持续景观专题研讨会”8日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作为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年度重要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组织,从空间规划与设计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气候jvzquC41yy}/uq3ejktbpn|u0eun0ls1mlpz1;544/65/9>1;9>957xjvor
1.【蚂蚁特辑】盘点2020景观十大热点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是应众多网友邀请写的,我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景观专家,其实也没有什么资格盘点景观热点,但架不住网友的呼声实在太高了,其实想把当年的景观热点整理出来不用单凭小蚂哥自己,互联网时代我们有的是**资料的渠道,行业内权威的杂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686819<33B9:9a?98>9228>/uqyon
2.基于韧性理念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提升设计研究基于韧性理念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提升设计研究,韧性,韧性景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持城市生态稳定,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较为宽阔的绿地,极端天气发生时可以作为疏散场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Fkuyft}fvkqt0C{ykenk0397765873;3pj0nuou
3.2024年园林大讲堂第十八期——韧性城乡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体系主要从事城乡绿地多功能性与公众健康、蓝绿基础设施与生态安全格局、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园林》、《应用生态学报》、《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Landscape Ec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jvzquC41yy}/d~f0gf{/ew4kphu0398;1:<877mvo
4.我院师生参加第一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2024年6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拟在当代建设韧性城市的背景下,立足本土城乡环境中大遗址保护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度研讨jvzquC41yy}/sƒye0gjv0ls1ou~z1;5461673A4e39?2c;<77;:0rjlg0jzn
5.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第一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大河网讯 日前,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和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协办的“第一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2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知jvzquC41pg}t0mfjg0io1;546167/;6139=5;;70jvsm
6.主题活动“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17:30-18:00 闭幕仪式 Closing Ceremony 主持人:吴军超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Moderator:Wu Junchao| Director of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Zhengzhou University 附件【第一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议程.doc】已下载371次jvzquC41yy}/|ƒz0gf{/ew4kphu03;6;1:97:B3jvo
7.2023年第九届“Garden”花园杯竞赛校内选拔赛结果公示1 粉单烟波江水月,韧尔东西南北风——基于粉单竹资源再利用下的城市韧性景观规划设计 一等奖 1一朵毫不费力的云——自然疗愈视角下的校园韧性植物景观设计 2落叶的冥想——基于落叶堆肥和土壤改良的公园共建共享运营模式探索 二等奖 1 藻韧湿畔——城市公园中的微藻弹性雨洪调控设计 jvzquC41lyi/|jkw0gjv0ls1kplp1:5341?16<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