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湾”亚龙湾过度开发岸滩侵蚀严重,三亚将斥资亿元生态修复

“随着人们对岸线资源的过度开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的上升,被誉为‘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出现了岸滩严重侵蚀现象。”

这段文字来源于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方网站的一则公示。这则公示的附件,是一份长达数万字的人工补沙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据这份报告书记载,亚龙湾西段2公里长的海岸带,需要人工补沙等“人类干预”手段,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

亚龙湾西段人工补沙工程是对该湾区西段2公里的岸线进行整治修复,人工补沙近30万立方米,另外还包括新建生态护坡、景观绿化,工程总投资9278.46万元。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不单单是亚龙湾西段需要人工补沙等生态修复,该湾区东段约1.2公里的海岸也需人工补沙等手段进行整治修复,项目总投资5716.42万元。即亚龙湾东、西两段海岸带整治修复需耗资近1.5亿元。

报告书对亚龙湾岸滩现状评价称,1962年以来的卫星遥感影像对比显示,亚龙湾西段岸线在2004年以前变化很小,岸线的明显冲刷主要发生在2004年以后。根据报告书描述,当前该工程岸段已经出现严重受损现象,岸边树木倾倒,公共设施损坏,沙坝坡度陡峭,沙坝上部分建筑已经处于危险状态。

亚龙湾位于我国著名热带海滨国际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面约28公里处;现代旅游五大要素集一身的亚龙湾,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亚龙湾自1992年正式开发建设至今,已经拥有一大批五星级酒店、豪华别墅、滨海浴场、海底观光世界、海上运动中心等度假休闲、游乐运动的项目和设施,湾内沿海岸带建有高星级酒店就超过20家。据报告书评价分析,“天下第一湾”出现岸滩严重侵蚀现象,除了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外,人类对岸线资源过度开发也是很重要原因。

自2019年以来,海南省共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8个,涉及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海、万宁、东方等7个市县,总投资约29亿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5.067亿元,主要用于该省红树林种植修复、海岸带修复、鸟类栖息地恢复、外来物种清理、岸线垃圾清理等。

“天下第一湾”的困顿

上述报告书对于亚龙湾岸滩现状的描述及评价,无不表露出其“担忧的情绪”。

报告书称,本次论证的人工补沙工程位于亚龙湾西段,即亚龙湾西部靠近青梅河口约2公里岸线,是该湾区的主要冲刷岸段。报告书还用数张现场勘查照片,论证岸滩海滩岩裸露及后方沙坝遭破坏的情形。

报告书对岸滩现状进行了如此的评价:自1962年以来的卫星遥感影像对比显示,亚龙湾西段岸线在2004年以前变化很小,岸线的明显冲刷主要发生在2004年以后。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亚龙湾岸线1962年-2015年冲淤变化。

记者了解到,在2004年以后,也是亚龙湾区域开发建设的鼎盛时期。

报告书分析表明:亚龙湾青梅河口港口及防波堤工程实施后,失去了来自河口的泥沙补给。该岸段除沙坝侵蚀供沙外,已没有外来泥沙补给,沙源不足是这一岸段冲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亚龙湾西段,岸滩冲刷除了与河口来沙减少有关外,也与防波堤工程建设后由东向西输沙减少有一定关系。

该岸段波浪作用相对集中,亚龙湾东部连岛大堤建成后,东南向波浪对海滩的作用相对减弱,西南向波浪所占比例增加,造成亚龙湾西段及野猪岛对应部位以西(海底世界附近)的不平衡输沙,及自西向东的沿岸输沙增大,岸线出现严重冲刷。

总体来看,亚龙湾西段2公里范围的岸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岸滩侵蚀破坏严重,且存在继续破坏的趋势;岸滩破坏已影响到后方酒店设施的安全,也影响了沙滩旅游资源的使用。基于上述分析,该岸滩急需进行整治修复。

报告书中的上述评价,已经提及了影响亚龙湾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但从整个报告书来看,除了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影响外,人类在该区域的活动频繁和加剧,也是影响到海岸带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即“过度开发”。

“随着人们对岸线资源的过度开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的上升,被誉为‘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出现了岸滩严重侵蚀现象。”报告书如是表述。

该报告书中记载,有如亚龙湾沿海岸带开发建设20多家高星级酒店,一大批度假村、豪华别墅沿海湾海岸带而建,滨海浴场、海底观光世界等运动休闲观光项目的建设。前述项目的开发建设,均是人类活动加剧的具体表现。

并非首次人工补沙

亚龙湾西段人工补沙工程项目总投资为9278.46万元,建设总工期为9个月。

报告书载明,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人工沙滩补沙、生态护坡等。人工沙滩补沙工程顺岸向长度约2公里,人工补沙约29.86万立方米,回填沙形成干滩面宽度约15-30米,湿滩面宽度约30米。干滩后方新建生态护坡1750米,生态护坡与自然坡面相接,种植绿色植被景观绿化1.56万平方米。

报告书称,该人工补沙工程项目建设是生态修复的具体实施项目,是修复受损沙滩、恢复沙滩风貌、保护海岸线的需要,是保护自然、生态和谐理念的具体贯彻。项目的建设将改善亚龙湾西段沙滩旅游环境,充分发挥旅游岸线资源效能,有利于亚龙湾、三亚市、海南省旅游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亚龙湾西段进行人工补沙等海岸带生态修复并非三亚首次。今年6月,《亚龙湾东段砂质海岸修复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11月中旬,三亚市生态环境局对《亚龙湾东段砂质海岸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三亚将对亚龙湾东段约1.2公里的海岸进行人工补沙等整治修复,项目总投资5716.42万元。

这表明,亚龙湾东、西两段海岸进行人工补沙等整治修复,需耗资近1.5亿元。

在三亚,并不是亚龙湾东西两段海岸要进行整治修复。据《三亚日报》于2019年7月报道,同样作为三亚知名湾区的三亚湾,其东段海滩也曾开展过海洋生态修复,即岸滩补沙工程,人工补沙量为6万立方米。

“这是三亚湾东段人工补沙试验段的续补工程,也是三亚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又一举措。”该报道称,近年来,三亚湾东段海滩遭严重侵蚀,曾于2014年实施过人工补沙工程,当时补沙量约20万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在2018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海南省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自贸试验区生态绿色发展新模式。

最近,记者也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了解到,该厅近日转发下达2022年琼海市、东方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共5亿元,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据了解,2022年全国共16个项目11个省(直辖市)通过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竞争性评审选拔,海南上述两市2个项目入库并获得国家6亿元资金支持,另外1亿元将于2023年下达。

据介绍,2019年以来,海南省共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8个,涉及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海、万宁、东方等7个市县,总投资约29亿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5.067亿元,主要用于省红树林种植修复、海岸带修复、鸟类栖息地恢复、外来物种清理、岸线垃圾清理等方面。

编辑: 杨云 责编: 肖雯 编审: 黄娟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贵阳公安网监备案 GYBA-第2919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2410521

THE END
0.江苏盐城:“百万水鸟飞平湖”共绘“国际湿地城市”生态底色这是我国首个在海岸带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修复项目,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保护范围内,总投资1.68亿元,覆盖面积1.9万亩,涉及岸线长度约6公里。当前,该项目正综合采用“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修复措施,探索海岸带湿地保护与可持 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42A7813<:59726667;@3ujvsm
1.上海奉贤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地,将于2024年底建设完成“一廊”是指打造一条17.4公里的滨海生态廊道,依托海岸带生态修复,形成陆海联动,营造开放式的带状滨海复合生态空间;“三区”指沿海岸线自东向西打造多元生态服务功能集成区、中高滩生境保护示范区和岸滩自然演替生境区,发挥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打造上海滨海湿地修复亮点,不断提升滨海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821CXUKQLtrD}cC>SiQFg2gMSn|4918<5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