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蝕平臺陸地上升或海面下降海蝕階地陸地下降或海面上升水下階地(二)海積地貌海積地貌——海岸帶水流中的泥沙所堆積的地貌。海積地貌1、泥沙橫向運動形成的堆積地貌2、泥沙橫向運動形成的堆積地貌3、泥沙橫向和縱向運動形成的地貌:沙壩(堡島)——潟湖海灘沿岸堤(灘脊)灘角水下沙壩灣頂灘沙嘴和攔灣壩連島壩沙質海灘背疊海灘背疊海灘,在狹窄的海岸帶,山丘緊靠著水邊線,水下岸坡坡度較大,海灘的發育受到地形限制,只能形成單面向海的堆積,後方緊貼著海蝕崖。沿岸堤灘角——海灘上向海作三角形突出的微地貌形態。水下沙壩灣頂灘——位於海灣頂部的海灘。沙嘴——根部同陸地相連,尾端伸入海或湖中的狹長的堤壩狀地貌,常形成於岬角和河口處。攔灣壩——一端與海岸相連,一端向海伸展橫攔灣口的沙壩。連島壩——又稱連島沙壩,是連接島嶼與島嶼、或者連接島嶼與大陸的沙壩。堡島——是平行於海岸與海岸線之間有潟湖相隔的狹長沙壩。潟湖——是由沙壩、沙嘴、或濱岸堤與海洋隔離開的海濱或淺海灣。(太湖、西湖等淡水湖是與海完全隔離的古潟湖。沙壩—潟湖海岸由於灣口攔灣壩的發育而造成的由沙壩、潟湖二個主要單元組成的海岸。攔灣壩多存在缺口,成為潮汐通道,入口處(潟湖內)堆積出漲潮三角洲,出口處堆積有退潮三角洲(圖8.36),二者均阻礙航行。潟湖內水淺堆積作用較強,四周常見沼澤及淤泥質海灘發育。如粵西的水東港。二、潮汐作用為主的海岸粉砂淤泥質平原海岸沿岸海積或沖積平原潮灘(P181)水下岸坡潮灘是發展圍墾、開闢鹽田和養殖場的有利地帶。我國渤海灣西岸、蘇北海岸和遼東半島東北段海岸屬粉砂質海岸,在粵、閩、浙等省的一些海灣頂部發育有小片該類型的海岸。三、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
(一)、珊瑚礁海岸多孔隙岩體——生物礁——珊瑚礁1、珊瑚礁生長的環境條件2、珊瑚礁類型(1)岸礁海南島珊瑚岸礁的岸線長200公里,它有潔白的珊瑚砂組成的海灘,灘前有寬廣的淺水礁坪。海岸地貌拍岸浪海岸帶:是陸地與海洋的接觸地帶,寬度數公里至數十公里。其範圍由海岸、海灘、水下岸坡三部分組成:1、海岸:又稱後濱在高潮位之上,上界為最大波浪所能到達之處,又稱為潮上帶。2、海灘:又稱前濱在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高潮時被海水淹沒,低潮時露出水面,又稱為潮間帶。3、水下岸坡:又稱近濱在低潮位之下,至波長1/2的水深之處,該處為波浪作用基面。在此基面以下波浪作用十分微弱,故不列人海岸帶的範圍。這一帶又稱為潮下帶。外濱(或濱外)——海岸線——海岸地貌——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沿岸流作用風力作用河流作用生物作用海平面與地殼運動岩石及地質構造海岸地貌發育的因素波浪P175第三節海岸地貌類型一、波浪作用為主的海岸(海蝕地貌、海積地貌)二、潮汐作用為主的海岸三、生物作用為主的海岸海岸地貌類型一、波浪作用為主的海岸(一)海蝕作用與海蝕地貌1、海蝕作用海蝕作用:沖蝕(撞擊、沖刷)磨蝕溶蝕(1)沖蝕:波浪愈高,衝擊力度愈大;由於沖蝕,使基岩崩解、破壞。(2)磨蝕(3)溶蝕:碳酸鹽岩石、玄武岩、正長岩、角閃石等都能被溶蝕。海蝕洞(穴)海蝕崖海蝕拱橋和海蝕柱海蝕平臺2、海蝕地貌(1)海蝕穴(洞)(2)海蝕崖(3)海蝕拱橋(海蝕穹窿)海蝕崖與海蝕拱橋(4)海蝕柱(5)海蝕平臺海蝕柱與海蝕平臺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