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原本由苏北入海的黄河北归由山东省入渤海,苏北海岸线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岸线变迁示意图。研究人员在废黄河不同河段采集河床沉积物样本,下表为废黄河不同河段沉积物粒径特征。
埃尔耶罗岛是加那利群岛中面积最小(268km2)的火山岛(左图),由三座火山重叠生长形成。该岛地表水资源稀缺,当地居民主要使用地下水。全岛地表以玄武岩为主,在海岸线附近多发育熔岩三角洲地貌,北部有景色独特的埃尔戈尔福巨型熔岩滑坡地貌,在两层熔岩滑坡体之间存在海洋生物化石和海蚀平台遗址(右图)。研究人员发现,两层熔岩滑坡体分别形成于两次冰期。
若尔盖盆地(位置见图1)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断陷盆地,这里曾发育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若尔盖古湖。研究表明,若尔盖古湖消亡与古黄河切穿柯生—欧拉古分水岭,贯穿盆地有关。某研究单位在盆地中心位置发现了未经人类活动扰动,且沉积地层层序清晰完整的黄河第二级基座阶地沉积序列(见图2)。
片麻岩属于变质岩,与其他类型岩石相比,易风化、松动和破碎,未成土的半风化岩层厚度可达30~60cm。河北省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海拔111~2281m,属典型的片麻岩山区,降水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输出,现有的天然灌丛、草本群落以旱生、中旱生植物为主。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片麻岩山区微地形类型多样(见下图),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群落类型、特征差异显著,加大了植被恢复的难度。
艾伯特湖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北端,长570km,宽45km,面积2.5万km²,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艾伯特湖盆不同方向构造形态存在差异,导致沉积相发育不同:其中,剖面线两侧边界断层走向基本一致,但湖盆沉降幅度有差异,东岸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粒度相对较细;西岸发育扇状三角洲,前缘发育少量滑塌沉积。图1示意艾伯特湖盆地理位置,图2示意艾伯特裂谷盆地沉积填充模式。
材料一:悬沙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水体中悬浮泥沙的质量。密西西比河流域为美国重要的农业区,该河悬沙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图1为密西西比河流域略图,图2为塔伯特兰丁站1976-2015年的悬沙浓度变化与总体趋势线。
材料二:由于河流周期性洪水作用,密西西比河下游曲流河段河谷凸岸一侧可见大量坝脊、坝洼。图3为密西西比河下游曲流河段坝脊坝洼相间分布平面图(a)和AB沿线剖面示意图(b)。
潮滩是在潮汐作用显著、细颗粒沉积物供应丰富的条件下,在海滨地区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输沙量较大,其河口处潮滩发育。琅岐屿东部潮滩上的海三棱蕉草春季发芽,夏季生长茂盛,秋季枯萎消失,使潮滩上粉砂、黏土、砂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闽江河口潮滩分布。
钓鱼岛面积约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的362米,距温州市约356千米,距福州市约385千米、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图为的钓鱼岛地貌图。
在海南岛东岸分布着一条自然形成的沙滩半岛,从远处看像一条细细的飘带在大海中飘荡着,故得名玉带滩。调查发现,玉带滩东面不远处的海底,分布着一长串呈带状延伸、大致与海岸平行的花岗岩组成的礁石。千百年来,处在河海之间细长的玉带滩,不仅没有被海水冲毁,而且其高低、宽窄等形态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东侧沙滩裸露,西侧则分布着森林,充满神奇色彩。下左图示意玉带滩的位置,右图示意玉带滩局部景观。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2010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项目启动,项目之一拟在“东沙”修建超大型人工岛,下图为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示意图。
氟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饮用水中氟化物的限值为1.0mg/L。岩石及其风化产物中的含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溶解等作用,成为浅层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下图示意济南市北部某研究区的位置及浅层地下水中氟离子质量浓度分布,该区域浅层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
贡嘎山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原东部高原温带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东、西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显著。调查发现,贡嘎山东坡坡度较大,1000~1600米河谷地带旱生灌丛发育。下图为贡嘎山位置与垂直自然带谱图。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