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盐“公铁水”建设全面开花

融入长三角,谋一体发展,海盐交通的脚步铿锵有力!

浙北航道工程(海盐段)助力浙北海河联运“黄金水道”攻破通航瓶颈,大幅提升水运规模效益;通苏嘉甬铁路和沪平盐城际铁路将改写海盐没有铁路的历史;杭浦高速海盐联络线、嘉兴至海盐快速路射线等项目加快海盐接沪连杭融嘉通苏甬脚步……如今的海盐,综合交通建设正迈入历史最高水平!

共同富裕,交通先行。近年来,海盐县交投集团(下称“海盐交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重大机遇,以谋划大交通、优化大路网为发展导向,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强保障,高水平谋划、高效率建设、高质量管理,全力推进“公铁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让交通成为海盐打造共同富裕城市的开路先锋。

“黄金水道”瓶颈将全线攻破

赋能海河联运区位优势

11月7日,由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嘉兴段(海盐)SG-1标段项目的西塘桥、北阳桥及连接线、海盐大桥及跨杭平申线航道嘉盐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完成。该项目最后一座桥吕冢桥主体基本完成,预计2024年春节前建成通车。

“四座桥梁的建设进程都比预想的大大提前了,这离不开海盐交投及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大力协助支持。”该项目负责人张立锐介绍,四座桥梁体量不大,但存在不同的施工难度,主要是涉及大量的房屋、管道、高压线、通讯设施等政策处理和交通组织保障难题。为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海盐交投从前期政策处理和后期科学组织交通保障,多番对接十多个部门,为工程顺利推进、提前完工扫除了障碍。

海盐大桥位于嘉盐线,是嘉兴与海盐之间的交通要道。海盐大桥顶升改造,便得益于海盐交投与交警部门科学实施的三次交通组织转换,使该桥于10月1日顺利通车,有效缓解了海盐县城通往嘉兴的道路拥堵。“原设计方案是等待两侧拼宽桥梁建设验收通过后,再进行顶升改造。这样一来,工期更长,对交通影响也更大。”张立锐介绍,今年初,海盐县交通运输局、海盐交投、海盐交警、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经过多次论证及专家评审,最终确定通过三次交通转换,用两个月的全封闭施工换来了至少6个月的工期提前。

据悉,为确保今年国庆顺利开放交通转换,海盐交投多次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优化施工方案,倒排任务节点,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全部浇筑工作。对拼宽桥人行道进行施工时,项目部昼夜奋战、增加投入,更是按照项目建设鲜有的1:1投入进行配置,大幅缩短工期。

今年,由于海盐大桥、吕冢桥等项目陆续实行区域交通封道,为优化道路绕行保通工作,海盐交投畅通民意收集渠道,与项目沿线镇成立“交于心”民情联络室,聘请项目沿线的村书记作为民情联络员,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对封道带来的公交绕行问题,第一时间调整城乡公交线路,临时改变或新增途径站点,做好绕行道路的路灯亮化、告示牌树立、路面修复等工作,切实优化工程建设期间保通畅行和惠民服务。

浙北航道工程(海盐段)总投资约12.596 亿元,涉及顶升、改、重建8座跨杭平申线的现状桥梁,拆除2座桥梁。项目完成后,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海盐段将实现全线通航三层集装箱船舶的目标。当下,随着各项目的加快推进和陆续建成,将为浙北海河联运“黄金水道”攻破一道道通航瓶颈,大幅提升水运规模效益。

该项目是完善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嘉兴地区内河集装箱通航条件、提升集疏运能力,对海盐乃至嘉兴进一步发挥“前海后河”海河联运区位优势、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重大交通项目高效推进

抢出交通建设“海盐速度”

以推动交通格局大突破赋能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海盐始终坚持把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发展的主牵引,高站位谋划实施“2+2+X”接沪连杭融嘉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海盐交投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科学谋划项目,狠抓项目推进,大力实施“四敢争先”区域发展协同行动,全力以赴推动交通项目建设。上半年,海盐交投推进“十四五”重点项目审批落地3个,在建交通工程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10.28亿元,同比增长47.32%,增速居全市前列。

放眼海盐全域,一个个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通苏嘉甬高铁、杭浦高速海盐联络线(一期)、杭浦高速南北湖互通改建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陆续上马,“三纵三横一连”的快速路网初具雏形,海盐蓄势腾飞之姿展现无遗。

今年7月,杭浦高速海盐联络线(一期)项目和杭浦高速南北湖互通改建工程完成施工招标,两个项目总投资约87亿元,总里程约23.71公里。作为市民翘首以盼的两个重大交通项目,海盐交通部门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的要求,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从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批复到施工和监理的招投标等工作,赶出了交通建设的“海盐速度”。

8月31日,杭浦高速海盐联络线(一期)项目进场施工,成功打下首根桩基。该项目起于S11乍嘉苏高速公路,终于G92杭浦高速公路,全长12.38公里,其中海盐段长8.58公里,同步建设武原互通连接线约1.92公里,总投资约72.31亿元,预计2026年全线贯通。项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清单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嘉兴市区连接海盐城区南北向的重要快捷通道,极大缩短两地时空距离。

一个个重大交通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是海盐交投人日夜奋战的身影。据悉,今年海盐交投落实重大交通项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组、一抓到底”的责任制度,坚持“每日一计划、每周一例会、每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的会商机制、“三色预警”监测项目进度、分组攻坚破难化堵防风险,形成“流水式”快速流程,明确分工、高效配合,全力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如今,海盐加快接沪连杭融嘉通苏甬的脚步越发铿锵。“我们将紧盯全年投资目标,全方位出击、路铁海联动,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确保交通投资实现‘全年红’,为海盐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市域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交通力量。”海盐交投副总经理戴海潮表示。

改写没有铁路的历史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金秋十月,在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现场,数百多名工人和数十台大型机械设备相互配合、有序施工,呈现一派壮观火热的建设景象。

通苏嘉甬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高铁通道,途径江苏南通、苏州和浙江嘉兴、宁波,设计时速350公里,在武原街道大刘村附近设有海盐站。作为海盐县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一环,通苏嘉甬高铁建设将结束海盐没有铁路的历史,助力海盐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桥之间黄金海岸带”、“杭州湾北岸桥头堡”。

另一条铁路——沪平盐城际铁路也在快速推进中。沪平盐铁路起自金山铁路金山卫站,途经嘉兴港区、平湖,终于海盐,全长约52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海盐境内设开发区站和海盐东站。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海盐与上海城区的时空距离,更好地支撑虹桥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促进长三角区域更高水平的协同开放。

“这两条铁路组成的轨道网,是海盐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高能级铁路枢纽的标志性工程,对协同推进‘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能级具有重要意义。”海盐交投总经理王天宝表示,两个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全部建成。

近年来,海盐县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全局性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聚焦沿海高铁浙江段、长三角一体化外联内畅工程、浙北海河联运枢纽等5个全省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加快构建“2+2+X”接沪连杭融嘉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公、铁、水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动发展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重塑县域发展格局。

“海盐交通基建起步晚,历史欠账多,在加快交通强国战略下,我们将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力补交通短板,加快接沪连杭融嘉通苏甬的步伐,为海盐大交通建设铺就共富‘快车道’。”王天宝表示。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交通旅游导报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THE END
0.区域发展分析范文3.1.2区位优势 罗源湾地处省会城市福州市北翼,具有临海近台的独特区位优势,并且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繁荣带的中间点,具有显而易见的区位优势。 3.1.3建设用地优势 罗源湾港区陆域基本利用海滩和山丘地开发为主,不需要占用农田。现有围垦面积达56km2,可供开发工业用地,为港区临港工业、仓储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25:/j}rn
1.河北省沿海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和对策, 土地 水 气候等自然资源是决定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 有关资料表明 河北省沿海地区属温带半湿润海岸带 , , , ; , ; , ; 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 四季分明 春季天气变化较大 多风少雨 夏季气温较高 雨量集中 秋季天高气爽 降温较为迅速 冬季干燥且比较寒冷[10]。 558. 6 ~ 677. 8 mm ,7 ,8 ,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91694=434;>99B8;0unuo
2.新区建设怎么办6篇(全文)横琴新区作为国家级的第三个新区,与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比较起来,最大的特点是区位优势。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是内地的新区,横琴新区最大的差异是一国两制的结合点,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它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都是围绕着促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维护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以及通过和港澳的合作发展带动珠三角产业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ntm|e{;u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