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蚀平台发育影响下基岩海岸地貌演化研究获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在海蚀平台发育影响下基岩海岸地貌演化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貌学》(Geomorphology)上。

波浪对基岩海岸的持续性侵蚀作用,会在潮间带形成向海倾斜的平台状地貌——海蚀平台。波浪与海蚀平台表面的底摩擦作用,衰减了海浪最终到达海岸的波能。准确刻画海蚀平台对波浪近岸传播的影响,是数值模拟基岩海岸地貌演化的重要基础。

对于长地质时期的海岸地貌,由于无法获得各时期准确的海底地形和远场波浪条件,使得基于过程的数值模型无法适用。2014年,基岩海岸地貌学家Sunamura针对该问题提出一套模型,却仅适用于倾向近乎水平的海蚀平台,其对于倾斜海蚀平台适用性及其参数的准确性,成为制约该模型推广和应用的关键问题,尤其在海岸侵蚀的防灾减灾领域。

该研究通过有限元积分的方法将倾斜型海蚀平台切割为一系列水平状阶梯单元,通过积分各单元对波浪的衰减强度总和,获取波浪经海蚀平台表面传播到达最终海岸的波浪高度,解决了模型对倾斜型海蚀平台的适用性问题。

基于全球已发表的基岩海岸海蚀平台波浪近岸传播观测数据,研究对比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异同,发现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不到8厘米。此外,将模型中的3个经验参数,按照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扩大和缩小2-4倍,结果皆显示模型输出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会随之增大,进而证明Sunamura模型及其经验参数的准确性。

该研究证明了Sunamura模型在长地质时期(超千年尺度)基岩海岸地貌演化和海岸侵蚀数值模拟领域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得到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支持。

图1.海蚀平台有限元积分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2.基岩海岸海蚀平台波浪近岸传播野外实际观测站点位置谷歌卫星遥感图

THE END
0.我校举办2025年全国河口海岸长周期地貌演变数值模拟青年学者培训班他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在水沙动力地貌过程、生物-物理耦合机制、海岸演变模拟与生态效应等方面的递进式研究成果与核心认识。 郭磊城研究员围绕“河口海岸中长期地貌模型的设计思路及建模实践”,系统阐述了中长期地貌演变研究的关键需求、方法体系与数值模拟技术路径,并基于Delft3D平台,深入探讨了模型构建的具体方法与实操要点。jvzquC41yy}/nmz0gf{/ew4kphu0397413896>3jvo
1.河口海岸中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系统模拟研究与进展我国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研究以沉积学和地貌学的方法侧重静态描述,动力地貌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不多,与缺少动力地貌模型技术有关。本文介绍了中长时间尺度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模型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讨论了决定动力地貌演变的泥沙余输运及引起泥沙余输运的主要动力因子,介绍了动力地貌模型的应用进展,进而分析了河口海岸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Z49651X<91R>133>3
2.岩溶地貌演化模型构建.pptx2. 不同的演化模式反映了不同地区岩溶地貌的特性和演化趋势,如喀斯特高原的侵蚀剥蚀模式和海岸岩溶地貌的侵蚀堆积模式。3. 研究演化模式有助于预测未来岩溶地貌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领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岩溶地貌演化模型构建1. 岩溶地貌演化模型的构建旨在通过数学和物理模型模拟岩溶地貌的演化过程,提高预测的jvzquC41yy}/vjtfqey/exr1r/7369>:84>80qyon
3.地形地貌(含山脉山谷等)3D模型下载3d溜溜网(3d66)为您提供地形地貌(含山脉、山谷等)3D模型下载,MAX版本:max2010及以上,渲染器:VR,有无贴图:有,素材面数:74.9万+面,灯光详情:有,压缩包大小:36.93MB,有无相机:有,包含草渲图,线框图,贴图材质,渲染即用。jvzquC415f44f?;0eqs0tnqcvkuo1:}TSi=/j}rn
4.附中成功举办“泥塑山河颂国情”地理模型制作大赛这些精巧别致的地理模型,不仅彰显着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刻领悟,更在方寸之间展现出地理学科的无限魅力。它们承载着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创意,成为地理学习成果的生动展示。 海岸地貌模型以废旧纸盒为基,以胶水为纽带,巧妙搭建出逼真的海岸地貌。海岸线蜿蜒曲折,洁白的浪花与海水的湛蓝相互映衬,惊涛拍岸的jvzquC41hw€iqwl0yjin0niw0et0kwkq13658898854ivv
5.关于举办荷兰三角洲研究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叶清华高级研究员学术叶清华,男,工学博士,现为荷兰三角洲研究院海岸河口动力地貌方向高级研究员\咨询专家,也是Delft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和地球科学系兼职副教授,硕士与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于物理过程的河口、海岸和河流动力地貌数值模拟技术、生物动力地貌模型、浮泥和泥沙输移理论和水质模型、气候变化及适应对策以及海平面上升应对措施jvzquC41yy}30|hwv0kew7hp1lzy{872445229=1e3>8:j9:4:;71yfig0nuo
6.海洋测绘海岸带与海岛礁地形测量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普及,海岸线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海岸线提取的必要前提是水边线的提取。《基于ZY-3遥感影像的不同地貌水边线提取方法》一文利用2017年ZY-3卫星数据,基于不同海岸地貌特征为划分依据,运用阈值分割法、神经元网络分类法和面向对象法对多光谱数据的人工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红树林海岸进行jvzquC41ujko|qjp03758@3eqo5jpot1348:99:9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