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二次科考丛书《羌塘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生成和保存》隆升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科考分队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成果。全书以羌塘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分析了中生代关键时期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其与石油地质条件的关系,系统总结了盆地基本构造格局和构造变形特征,对盆地构造单元进行了精细划分,厘清了盆地中生代晚期以来构造事件及其与盆地变形改造、隆升剥蚀的关系,以及构造事件对油气生成与保存条件的影响,同时根据盆地变形改造、岩浆活动、抬升剥蚀等对盆地有利油气保存单元进行了预测,指出了盆地油气有利保存远景区,对羌塘盆地下一步油气评价和勘探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西藏地区是中国大陆上面积最大、勘探和认识程度最低的含油气大区,该区位于全球油气产量最高、储量最丰富的特提斯构造域中段,与之毗邻的西段是著名的中东油气区和中亚油气区,东段是东南亚油气区,特提斯构造域面积仅占全球面积的17%,油气储量却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70%。在西藏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大型中生代、新生代沉积盆地,其中海相沉积盆地主要包括羌塘盆地、措勤盆地、比如盆地、岗巴–定日盆地等,陆相盆地主要包括伦坡拉盆地、尼玛盆地、洞错盆地、可可西里盆地等,构成中生代海相盆地和新生代陆相盆地两大勘探领域。西藏地区中生代海相盆地与中东、北非、中亚油气区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其中羌塘盆地沉积厚度大、生油层丰富、区域封盖发育,具有较好的储层条件,是该区最具勘探前景的含油气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羌塘盆地不仅是我国陆域面积最大的海相残留盆地,也是研究和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盆地夹持于拉竹龙–金沙江构造带和班公湖–怒江构造带之间,古、中、新特提斯洋演化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控制了盆地演化和油气系统,导致盆地油气成藏和保存条件异常复杂,成为制约油气评价和取得勘探突破的瓶颈。本书以制约盆地资源评价的重大基础和油气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盆地构造演化为主线,以大陆碰撞和高原隆升对盆地的改造作用为重点,对盆地烃源岩分布、成因以及盆地构造改造作用与保存条件等开展了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主要沉积盆地分布图

羌塘盆地及邻区地层分区图

通过精细年代学和沉积古地理分析,识别出广泛分布的晚三叠世古风化壳和不整合;恢复重建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盆地岩相古地理;建立了特提斯演化与盆地演化的时空关系;指出晚三叠世南、北羌塘微陆块拼合导致盆地反转,以及盆地反转对石油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提出北羌塘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油气系统和南羌塘侏罗纪早期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系统为盆地最主要的勘探层系。结合东特提斯重大地质事件与全球地质事件,建立了全球重大地质事件与盆地主力烃源岩形成的关系,提出早侏罗世托尔期全球缺氧事件和晚三叠世全球润湿气候事件是盆地主力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中三叠世—早侏罗世东特提斯域演化模式图

盆地埋藏史恢复显示北羌塘拗陷经历了两个埋藏阶段,南羌塘拗陷经历了三个埋藏阶段,南北羌塘拗陷均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最大古地温,埋藏过程及其差异性主要受控于羌塘与松潘–甘孜地体和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生烃史恢复显示北羌塘拗陷经历了中侏罗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和始新世以后两次生烃高峰期,南羌塘拗陷的两次生烃高峰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中新世。

羌塘盆地170~120 Ma 构造沉降历史

南羌塘地体白垩纪构造– 岩浆作用简图

通过构造变形分析,厘定盆地基本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对盆地基底和盖层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将盆地划分为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四个二级级构造单元。明确了各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和构造样式:北羌塘现今构造样式以大型复式褶皱为主,南羌塘表现为多层次大型逆冲推覆构造。通过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构造热年代学等综合分析,建立盆地构造事件序列,以及其沉积、岩浆响应、构造事件与油气生成、保存条件的关系。提出中生代晚期以来盆地经历140~80Ma及50~40Ma两个主要剥露期,第一剥露期受控于拉萨–羌塘碰撞事件,导致盆地抬升剥蚀和主要烃源层初次生烃停滞;第二剥露期受控于印度–欧亚碰撞事件,导致南盆地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对盆地油气藏具有显著破坏改造作用。通过盆地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剥蚀强度和油气地质条件对比分析,对盆地改造强度进行划分,提出白滩湖–东月湖–波涛湖、白云湖–映天湖–半岛湖和双泉湖–向阳湖–东湖三个油气有利远景区。

点击图片可跳转购买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本文摘自科学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图书《羌塘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生成和保存》一书,标题和图片为编者所加。

地球为你而转!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编码ICS CCS 点击此处添加 CCS 号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XXXXX—202X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编码 Division and coding of tectonic units in petroliferous basi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jvzq<84yyy4ot|nu0qxh0ls1opx`mox1hkrf1mtyprusvjqAof;>4;f:eh=4;@hg7fjf;9i8gchb4;k8dhj3
1.GB/T16792本标准规定了全国含油气盆地及石油气盆地内一、二级构造单元名称的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或数据文件、表)间交换信息时,对各级构造单元实体的识别。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 Cords for name of petroliferous basin and inferior tejvzquC41yy}/cwyrgfob0lto1uzbpmftf1946B;40jznn
2.石油地质与勘探技术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 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5:46:8;8ftvkimg8igvcomu8>956<9:9
3.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深层珠海组不同构造单元油气充注期次及差异性利用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多参数划分油气充注幕次——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巴什托构造带石炭系为例. 海相油气地质, 23(2): 25-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XYQ201802004.htm 王碧维, 徐新德, 吴杨瑜, 等, 2020.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凹陷油气来源与成藏特征. 天然气地球科学, jvzq<84yyy4fc{yj/uijgwhg0pku1ns1ctzjeuj1fqo039359;?0fzpz04634797:
4.GB/T167922025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中搜索:GB/T 16792-2025 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购书咨询:0898-3137-2222/13876321121 客服热线:400-7255-888 (工作日8:30-18:00、节假日9:00-17:00)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jvzq<84yyy4du{ju0eun1mjvckr06<>3:54ivvq
5.油区构造解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而划分含油气盆地内部构造单元,解析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发育的主要构造样式及成生关系,明确富集油气构造带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最后,阐述断层封闭性的评价方法及裂缝的预测技术,揭示构造对油气输导与储集作用的控制机理。该课程为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能够建立覆盖区构造地质模型,准确解释地震资料,jvzquC41yy}/z~jvcpmy0lto1euvt|j1u{jzl|U2:7=1296838528B5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