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能源盆地挺立能源脊梁——第一届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研讨会侧记

新疆石油报记者 郭阳 实习记者 袁熙雯 通讯员 苏昶  9月4日至5日,第一届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研讨会在新疆油田隆重举行。  两天时间,来自全国油气领域的11位院士及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共聚新疆油田,聚焦全油气系统理论和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从理论进展、方法技术、挑战机遇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度的研讨交流。

9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在第一届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研讨会上发言。新疆石油报记者 徐志远 摄  一个个精彩的报告,一场场深入的交流,一次次热烈的讨论……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与合作的共识,为未来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及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与策略方案。

进军深地聚焦主题多角度碰撞思维火花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瞄准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年来,我国油气田企业持续加大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并不断取得新突破。当前,陆地深层超深层、海洋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增储上产重大战略接替新领域。  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8000米的地层则为超深层。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油田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胸怀“国之大者”,向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进军,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牢记责任使命,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为集团公司国内油气当量2亿吨长期稳产发挥新增长极作用。

9月4日,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资深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勇在作报告。新疆石油报记者 姚继东 摄  研讨会上,一个个油气勘探开发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层出不穷,交流了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分享了成功案例和经验。不断点燃着参会代表的思想火花,台上专家作汇报时,台下的代表总会不时举起手机,将他们感兴趣的演示文稿内容拍摄下来,不愿错过报告的每一个精彩之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第一个上场,作了题为《全油气系统理论及研究进展》的报告。全油气系统理论为油气地质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框架,更加系统地揭示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的整个过程。贾承造再次对全油气系统的基本理论、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让与会人员对全油气系统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看到新疆油田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人才不断成长,获得多项成果,为油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很高兴。希望新疆油田加快转变思路,加大探索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积极研究其开采技术,持续降低开发成本。我相信,准噶尔盆地未来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和页岩油发展潜力一定非常乐观。”贾承造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作了《油气工业新趋势》报告,他总结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相关进展和优势,提出了建设多能融合构想,为实现能源强国战略提供了全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作了题为《水合物:全油气系统不可或缺的油气聚集单元及其测井评价方法原理》,从测井角度丰富完善了全油气系统理论体系,提出水合物是全油气系统顶端不可或缺的油气聚集单元,并给出了物饱和度定量计算方法,为准确评价储层油气含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支东明以《北疆地区全油气系统指导下的勘探实践》为课题,为与会者作了精彩的经验分享。他们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潜力巨大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未来可期

准噶尔盆地当前已进入“中下组合、深层—超深层”勘探新时代。据“十四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显示,“中下组合、深层—超深层”进源潜力大,油待发现65亿吨、天然气待发现3.4万亿立方米;近年来,下凹、进源多井连获高产轻质油气,深层—超深层展现巨大勘探潜力。“十三五”以来,勘探部署从浅层走向深层,探井井深逐年加深、深层—超深层储量占比逐年升高,油气发现涌现多次“高峰”。  准噶尔盆地是集团公司七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国内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当前,新疆油田公司围绕准噶尔盆地全油气系统勘探、南缘天然气、深地煤岩气、页岩油、CCUS/CC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捕集与封存)、油气新融合等九大领域,设立了“9+12”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打造基于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系统。  近年来,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相继发现了玛湖油田和吉木萨尔页岩油区块等多个大型油田,应用全油气系统理念指导了准噶尔盆地西部坳陷风城组、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油气勘探全面突破。

9月5日,参会代表在研讨会上认真记录。新疆石油报记者 姚继东 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和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潜力巨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表示,准噶尔盆地潜力非常大。除了他在报告中提到的页岩油之外,深层还有页岩气,油藏类型非常丰富,属于全类型盆地。“新疆油田全油气系统理论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通过科研及现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研究、部署,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未来准噶尔盆地会有更大的突破和发现。”金之钧说。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中国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能源发展方式逐步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指出,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科学合理地预测,在2050年到2060年前,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人类重要的战略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其核心指的就是油气。石油行业前景广阔,需要我们不断挺进深层,用更先进的理论、技术和装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实现油气可持续发展。  “这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对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研究的重视,对产学研用融合的重视,将对油田发展和高校办学产生积极影响。”郝芳说。

汇集众智推动盆地勘探开发取得更多突破

多位院士和专家的精彩发言犹如一团巨大的火种,点燃了所有与会者的热情。本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成为推动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藏增储上产、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鼓劲会、动员会。会场内,掌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不仅是对专家学者们深厚学术及实践应用的认可,更是对准噶尔盆地这片沉睡宝藏无限可能的憧憬与期待。  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研究所副所长吴爱成在聆听了贾承造院士的报告后表示,贾承造院士跳出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所在的区域,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待全油气系统研究,站位高、立意深远,为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9月4日,参会代表在研讨会现场专注聆听报告。新疆石油报记者 姚继东 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博士生导师纪友亮听了报告后也表示:“参加这次研讨会收获颇丰。各位院士、专家对全油气系统理论讲解得非常全面,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李宁院士的报告首次将含水系统与水合物相结合,为科研工作者今后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24年新入职员工邱圣博参与 了此次大会的会务工作。他表示,能服务此次研讨会深感荣幸。“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对整个油气行业发展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院士专家们的渊博学识、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与院士专家们的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更激发了我对未来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他们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维,为我树立了榜样,让我明白在油气勘探这个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才能为新疆油田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抓住机遇实现准噶尔盆地历史性跨越

入地难,难于上青天。我国深地深海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虽不断取得新突破,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仍然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成藏机理等基础理论认识不足、高效勘探和规模效益开发难度大等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攻关。  新疆油田挑战深层,欲擒“油龙气龙”。不久前,准噶尔盆地南缘探区重点探井——清北1井钻至8277米,刷新了新疆油田最深钻井纪录。  南缘探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部、天山北麓,东西长400千米,具有油气资源丰富、地质构造及成藏条件复杂、勘探难度较大等特点,是新疆油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南缘探区超深井在历经“初期探索”“7000米打成”和“7000米打快、8000米打成”三个阶段后,目前已初步形成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深井钻井提速配套技术。

9月4日,参会代表在拍摄研讨会报告课件内容。新疆石油报记者 姚继东 摄  “目前全油气系统理论最成功的实践应用,就是在准噶尔盆地。”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研究院资深专家唐勇认为,全油气系统是新概念、新理论,还需要不断探索。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希望广大油气企业和科研人员把握好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占领理论高地,提升油田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展示新疆油田成果,为油田发展再做新贡献。”唐勇说。  第一届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研讨会是新时代向地球深部进军、吹响勇攀地下珠峰的冲锋号,是新疆油田着力打造的一次综合性深度研讨会,是全油气系统理论建立以来新疆油田首次举办的理论研讨大会,更是一次真诚而务实、多视角畅谈、零距离接触的交流对话。  会议的成功召开,让与会人员对准噶尔盆地的未来充满信心,也为新疆油田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新疆油田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党组战略要求,坚持“深耕能源盆地、建设百年油田”两条主线,实施“三步走”战略,推进“2121”四大工程,聚焦重点领域、汇集各方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研究攻关,推动准噶尔盆地全油气系统理论发展与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取得更多突破、更好成效,奋力开创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高质量推进新疆油田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建设,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HE END
0.点赞!他们是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北大理学青年!在油田现场实地研究、细细勘察长达195个日夜,他的足迹遍布我国陆上七大含油气盆地中的5个。他还是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学生最高奖项之一“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的获得者,他说,李四光先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品质给了他无尽的精神激励。“时代召唤,‘石’命在肩”,历经风吹日晒,眼底壮美河山,守望jvzquC41pg}t0ypw0gjv0ls1zy€i1>;;f2kbf=if76j2dkj25:k7g=j85g8g57mvo
1.变局中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今年油价怎么走?中国石油董事长最新判断中国石油矿权内的油气资源,涵盖了中国陆上主要七大含油气盆地,简单可以概括为“五油三气”: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11.420,-0.30,-2.56%)、准噶尔、塔里木五大盆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三大盆地。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3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tkmpn|u1et04973/28.3A4fqe3jmoyuucv74>:4474tj}rn
2.壮丽75年·能源脊梁加油中国高质量发展纵深行专题报道从率先建立“油公司”模式,到推动我国进入天然气时代,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塔里木责无旁贷;坐拥我国陆上最大含油气盆地,油气产量占全疆“半壁江山”,增储上产,塔里木强根基有底气;征战死亡之海,挑战天山昆仑,攻坚克难,塔里木精神丰沃 奔向一流的发展坐标在哪里? 既要“家底厚”又要“有前途”,不断突破,昔日“冷区jvzq<84pgyy/ewue0eun0ls1eoy`wmk142851ƒxz28751
3.2025年3月时政:事业单位时事政治模拟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第二步,2025年3月1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从6000米以下地层已累计采出油气1.5亿吨油气当量,相当于2024年全国油气总产量的37%。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已探明超深油气资源超过20亿吨,建成5个深层超深层油气生产区。B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选项。 38.2025年jvzquC41u{jx0qzcvw4dqv4424;02=5914>1;=>:0jznn
4.新排名!中国十大天然气田出炉!2020年,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方,达到318.19亿立方米,约占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的24.4%,创历史新高。 其中安岳气田产气130.7亿立方米,产页岩气101.3亿立方米,老区气田产气86亿立方米。 第三大天然气田: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311亿方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陆上最大含油气盆地,盆地超深层油气资源量占中国陆上超深层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996=:;
5.变局中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今年油价怎么走?中国石油董事长最新中国石油矿权内的油气资源,涵盖了中国陆上主要七大含油气盆地,简单可以概括为“五油三气”: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五大盆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三大盆地。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3%和43%。在“十四五”的jvzquC41yy}/l{y|d0ipo7hp15;3sqxo146339717:669<=80jznn
6.变局中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今年油价怎么走?中国石油董事长最新中国石油矿权内的油气资源,涵盖了中国陆上主要七大含油气盆地,简单可以概括为“五油三气”: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五大盆地,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三大盆地。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3%和43%。在“十四五”的jvzquC41yy}/l{y|d0ipo7hp1o547;vjuo532;6241;92><5:84ivvqAkxq`ujB3249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