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奋战三十余载塔里木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地,曾经油气产量当量只有3.4万吨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经过三十余载披荆斩棘,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一举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成为我国油气上产重要战略接替区。

征战“死亡之海” 沙海终变油海

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地表条件极其恶劣、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多为隐蔽性油气藏,是世界上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这里也是国内增储上产潜力最大的盆地。盆地遍布大漠戈壁,漫漫黄沙与长天一色。千百年来,荒无人烟、寸草不生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代名词。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沉睡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唤醒。

为了找到新的大油田,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征战“死亡之海”。1989年至1992年间,轮南2井、塔中1井、塔中4井陆续发现油气,在此基础上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获得战略性突破,发现了轮南油田、塔中油田。此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愈发充实:发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油田、中国第一个亿吨级礁滩相油气田塔中1号凝析气田,收获中国最大、特高压、特高产、特高丰度优质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找到中国最大的凝析油气聚集带牙哈-英买力油气田群……

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说,从“五下六上”到描绘中国石油工业新版图,从原油年产量3.4万吨到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3000万吨,塔里木油气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每一座丰碑上都镌刻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与担当。

三十多年来,塔里木油田成功开发出32个大中型油气田,累计探明油气储量27.7亿吨,油气产量2000年迈上500万吨台阶,2005年突破1000万吨,2008年跨越2000万吨,2017年达2500万吨,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产量超4亿吨。

“上一个增产500万吨用了七年,这次只用了三年,塔里木用新速度创造新历史,以新速度铸造新辉煌。”杨学文介绍,2018至2020年,塔里木油田新建原油产能275.5万吨、新建天然气产能108.7亿立方米,推动油气产量一年一跨越,三年净增542万吨,并实现稀井高产、少人高效,人均油气产量达到3000吨,位居我国陆上油田首位。

近年来,面对国内各地日益上涨的天然气需求量,塔里木油田不断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助推天然气产量稳步提升。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建成克拉2、迪那2、克深、英买力、牙哈等多个大型气田,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六分之一。

2020年,塔里木油田克服疫情影响,全年生产石油液体602万吨、天然气311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3080万吨,全面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和300亿立方米大气区,一举建成我国第三大油气田,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重要战略接替区。

科技扬帆 破解勘探开发难题

“塔里木盆地地表一马平川,但地下的层系却像一只盘子被摔碎之后又被踢了一脚,地下条件十分复杂。”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张承泽介绍,塔里木盆地油气大多蕴藏在超过6000米的地宫深处,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极限考验,是世界级勘探开发禁区。

三十多年来,塔里木石油人持续技术攻关,深化理论创新,挑战超深层勘探开发极限,创新形成了两项关键油气地质理论、四大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突破了深层超深层复杂油气藏安全封隔、快速钻进、井完整性三大关键技术瓶颈,将国外“卡脖子”技术一一攻破。

“近年来我们通过地质理论、工程技术、改革管理持续创新,不断破冰油气勘探‘冷区’,攻克工程技术‘禁区’,革除体制机制‘病区’。”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杨学文说,通过综合施策,塔里木油田突破了传统石油地质成藏“死亡线”,打成垂深8882米的亚洲第一深井轮探1井,成功高效开发了我国陆上最深气藏克深9,形成了两个万亿方大气区和一个10亿吨资源的大油气区,开辟了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寒武系盐下两个战略接替区。

2019年至今,随着中秋1井、博孜9井、轮探1井等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塔里木油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油气勘探捷报频传,有力助推了油气主业的迅猛发展,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18年至2019年,塔里木油田新发现和重新落实圈闭242个,2020年又成功审查通过优质圈闭116个。从地下6000米到7000米再到8000米,塔里木油田不断向“三超”气藏宣战,攻克超深超高压致密气藏勘探开发核心技术,更一步步在勘探开发领域达到世界水平。

张承泽告诉记者,通过综合技术施策,塔里木人将井深纪录一破再破。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成功钻探7000米以上的深井超深井超过100口,6口超过8000米的“地下珠峰”;通过再提速技术实施,将库车地区钻完井周期由过去的500天缩短至目前的300天左右……

此外,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塔里木油田建立开放型科研体系,集中国内外优势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叠合复合盆地地质理论以及前陆区、台盆区配套勘探开发技术,沙漠及山地高精度地震、超深超薄储层钻完井、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垂直钻井、9000米钻机、高密度油基泥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向超深复杂领域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感慨:“我们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啃下了世界地质界公认的13个最难啃的骨头中的7个。这让我们站在了世界石油开发的前沿,有了今天塔里木油田的辉煌成就。”

产业报国 气润祖国大地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部脚下,克拉2气田正将源源不断的天然气输送至管网内。克拉2气田所在区域周边全是红褐色山体,它们历经风蚀,形态各异,被称为“魔鬼城”。这里断崖林立,沟壑纵横,险峻如刀削斧劈,而这里正是西气东输的气源地。

1998年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2横空出世,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推动我国进入“天然气时代”。克拉采气作业区采气工程师常有青介绍,克拉2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目前有19口生产井,单井日产天然气110万立方米,平均一口井的采气量可供一座300万人口的城市家庭天然气使用。

如今,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塔里木油田将超过27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至下游15个省份、120多个大中型城市,为约4亿居民、3000余家企业用气提供了保障。

塔里木油田在充分保障“西气东输”供气的同时,也加快实现“西气西用”,使得环塔里木盆地430万南疆各族百姓从“柴煤时代”跨入“绿色时代”。

作为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总长超3000公里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输气干线管道在塔里木盆地铺开,气化范围涉及新疆南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2个县市、21个农牧团场,形成一条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管网。

长期以来,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周围城乡居民主要以柴草、煤炭为生活燃料。为解决南疆五地州百姓用气问题,1998年6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开始实施“气化南疆”工程。2010年7月,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全面开工,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

天然气管线所到之处,兑现的是福泽一方的承诺。寒假前,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中心小学,孩子们脱下厚棉衣和手套,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认真听课。去年10月底,塔里木油田向这个乡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正式接通,南疆又添一个气化乡镇,又多一间温暖教室。

近年来,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线长度不断增加,供气范围不断扩大,天然气输气量屡创新高,天然气保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十三五”期间,油田向新疆南部五地州供气连年增长。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累计向新疆南部输送天然气超400亿立方米,其中,2020年输气42.2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全力保障环塔里木盆地400余万各族群众用气需求,为下游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注入“暖流”。

此外,新疆南部各地中小型企业沿着塔里木油气开发战线落脚,借“气化福利”做足经济发展大文章。据统计,塔里木油气开发对南疆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60%;塔里木油田向阿克苏地区库车化工园区年供气15亿立方米,助力当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带动油气化工中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塔里木油田促进喀什地区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以每年3%的比例递增。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责任与担当,是塔里木油田实现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动力与底气。”杨学文介绍,根据规划,塔里木油田将力争2025年油气产量突破4000万吨、2035年达到5000万吨,全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油气田,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THE END
0.柴达木盆地三大气田“满弓劲发”保甘青藏三省(区)冬供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省三省区重要产油、供气基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青海油田生产运行处处长何晓青介绍,油田新建的6.28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井已经投产213口,有效弥补了气田产量的自然递减。 jvzq<84yyy4djrscpg}t0lto1p04972137.3;4;55<75;3ujvsm
1.见证“能源脊梁”石油报国之路采访地点:陕西省榆林市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评价项目组 关键词:攻坚克难 提速降本 主要成果:截至9月20日,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评价项目组已完钻水平井48口,完成压裂改造试采36口,累计产气量突破1.7亿立方米。 煤岩气的煤与寻常家用的煤有何不同?带着疑问,记者出发前往长庆油田煤岩气开发一线一探究竟。 jvzquC41xqj/zrfphgthfjsilkgo0lto0et0exsvgpz0j8hqpvkovh89:2
2.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在开鲁盆地开创综合找矿新模式获国家找矿大奖近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申报的《内蒙古开鲁盆地钱家店矿区砂岩型铀矿找矿成果》,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石油行业与地勘行业的技术融合,对沉积盆地综合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说。 jvzq<84np0vfqyqg0eun0ls1p4532;6125651l922285/<9826?897mvon
3.长庆油田累产天然气突破6000亿立方米持续上产仍具潜力西北大学教授 李文厚: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个省区,山西主要以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为主,所以产煤,内蒙古有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奥陶纪地层产气,所以产气,陕西还有三叠纪地层和侏罗纪地层,产油,所以煤、天然气、石油它都有。 据专家介绍,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成藏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当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78878:?5882::2;;26
4.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大陆国内新闻新闻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2012年以来原煤年产量保持在34.1亿—39.7亿吨。努力保持原油生产稳定,2012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保持在1.9亿—2.1亿吨。天然气产量明显提升,从2012年的110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1762亿立方米。电力供应能力持续jvzquC41pg}t0rvknw4dqv4ejktb1pjfk181494344806@833;6/uqyon
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近5年,公司坚持高效勘探、油气并举,创新形成了凹陷区砾岩油藏、中高成熟度陆相页岩油等勘探理论技术,落实了玛湖、吉木萨尔页岩油两个10亿吨级大油区,盆地二叠系整体突破态势基本形成,天然气勘探多点突破,形成“三油四气”规模增储主战场。新建原油产能1419万吨,玛湖、吉木萨尔页岩油年产量突破300万吨。老油田“压舱石”jvzquC41lqh/jngwuv4ff~3ep1ipoyfp{1|jg€4kf1;16?;:
6.跨越“400亿”西南油气田的磅礴“气”势与“加速度”—中国新闻2023年12月14日9时,时代的荣光在此时此刻定格: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宣布天然气年产量突破400亿立方米,再度实现历史性跨越;而到2023年底,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年产量预计将达到420亿立方米,有望跃升成为中国第三大油气田。 这一抹时代的荣光,属于每一个川油人。 jvzq<84yyy4te7hjkpgog€x0eqs/ew4eldj04975/38.3=4422?527mvon
7.物流地理第3版练习题答案.pdf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 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 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 “南蔗北甜”特点。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 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731A5932=12:62267397xjvo
8.四川盆地建成年产300亿立方米大气区12月14日8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今年在四川盆地累计产气突破3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年产超过3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四川盆地地跨川渝两省市,常规气、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今年以来,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提质增效、保障武汉用气,开发上天然气日产量jvzq<84ue0vfqyqg0eun0ls1p4532;5134751l8673<8/<96946: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