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低调滨海城市,一半河水一半海

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石油普查。

华北石油勘探大队两个钻井队奉命转战河北、河南、山东多地,先后钻探了7口基准井,都没有发现石油的痕迹。

1960年夏,惠民地区广饶县辛店公社一个叫“东营”的小村庄被圈定为华北平原第八口井井位选址。

1961年初,钻井队抵达山东东营村,开始钻探第8号井,终传喜讯,打出了华北平原第一口油井。

小红书@爱啦吾油

从此,东营成为一片石油会战的热土。

为了方便服务油田开发,1965年 ,山东省建立惠民地委东营工作委员会,从此,“东营”的涵义不再局限于一个村庄,而具有了“区域”的内涵。

1982年 , 胜利油田工员工和家属人口达24万多人,除了生活保障设施外,医院、学校、公安局、城管、法院等社会职能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

当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东营市。

小红书@一晨旅行记

孤东海堤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的渤海湾沿岸,是胜利油田为保障沿海石油生产而建设的“海上长城”,底宽38米,顶宽10米,高5米。

东营市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山东半岛经济区。

除了胜利油田以外,东营还是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以及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

bilibili@好客山东

吕剧是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而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

吕剧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图:小红书@Kiyo5SH

下图:小红书@非遗小筑

黄河入海口

bilibili@好客山东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变迁极为复杂,直到清咸丰五年之后,才由山东利津入海。

现在,黄河入海口面积已达2300平方公里,入海时黄蓝泾渭分明,正常年份,黄河每年携沙造陆3万亩左右,是中国唯一能“生长”土地的地方,演绎真实的“沧海桑田”。

上图:bilibili@好客山东

下图:小红书@写作业一点都不酷

入海口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到迁徙季节,多达600万只鸟类在这里栖息、中转、越冬,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上图:bilibili@好客山东

下图:小红书@写作业一点都不酷

每年初秋时节,红滩湿地大片的黄须菜,由绿色变为艳丽的红色,形成壮观的“红地毯”,景观河的入海口会出现神奇的“红毯迎宾”,展示了东营秋季独一份的美。

小红书@写作业一点都不酷

东营的饮食跟其地理位置关系莫大,由于黄河入海携带大量的泥沙和丰富的营养物质,黄河三角洲地区沿海滩涂平坦,浮游生物丰富,河、海交织形成了东营饮食独特的风味。

01

黄河口大闸蟹

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

黄河口大闸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黄河入海口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黄河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黄河三角洲,是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地。

小红书@山橘粥

1992年,垦利县在东营市率先成功地对大闸蟹进行人工育苗。到2024年,东营市的大闸蟹养殖面积超过7万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

黄河口大闸蟹以其“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独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小红书@某不知名J.

早船·深海鱼锅泡饼(金融港店)

小红书@非常神秘的罗先生

深海鱼锅泡饼,一上来就满满的仪式感,食材新鲜,四种深海鱼,烹饪恰到好处,刺少,肉质细嫩Q弹,鱼汤鲜香浓郁,发面饼掰成小块泡鱼汤吃,绝佳搭档。

高压杂粮锅,地瓜、玉米、紫薯、南瓜和山药蜜汁不拔丝,甜度适中,不会过于甜腻,非常适合小朋友吃。

上图:小红书@行走的哆啦A梦

下图:小红书@非常神秘的罗先生

早船·深海鱼锅泡饼(金融港店):府前大街与广州路交叉口北行200米路西

02

凉皮

凉皮原本是西北地区的风味美食,但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于此,凉皮也逐渐成为东营市的一种常见美食。

小红书@是玉玉妮

其中,河口区的凉皮尤其有名,不仅有许多凉皮店铺,还有许多小摊遍布街头巷尾。

河口凉皮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改良,以适应当地人的口味,并创新出了冬季热汤吃法和整张包料吃法,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一份正宗的河口凉皮通常包括切好凉皮,铺上面筋,掺入黄瓜丝,加入芝麻酱,撒上芝麻、香菜,浇上蒜水,拌入辣椒油,甚至可以添加泡菜和花生碎。

上图:小红书@是玉玉妮

下图:小红书@玫瑰熊超人

八分场凉皮老店

小红书@小李在吃饭

凉皮,第一次吃到这么薄的凉皮,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口味酸甜,不用麻酱,搭配一点面筋和香菜,一大勺子香香的辣椒油,再加上满满的秘制汤汁,无比酸爽,一碗根本不够吃。

上图:小红书@小李在吃饭

下图:小红书@闹大爷吉祥

八分场凉皮老店:东二路168号

河口大刀凉皮(胜利学院店)

小红书@造造日记

有包凉皮,像卷饼一样,包各种配菜,里面的胡萝卜酸酸的,泡菜味很重,吃起来很爽口提味。

不过还是更喜欢拌凉皮,汤汁更多,同样不放麻酱,黄瓜丝萝卜丝都很新鲜,花生碎脆脆的,拌上辣椒油,满口留香。

小红书@S女士的日常

河口大刀凉皮(胜利学院店):淄博路华阳小区9号楼3单元101室

03

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是山东省利津县的特色名吃,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包括煮、蒸、煎三个环节,制作全程约十五分钟。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小红书@小白不拉几

利津水煎包的馅料通常是韭菜猪肉,但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制作其他馅料。它的制作技艺被评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且入选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红书@月亮bb

胖霞水煎包

小红书@高高may

韭菜五花肉水煎包,韭菜肉是利津人的最爱,不和馅,散装的韭菜和肉整把包进面皮,煎完后底部焦焦脆脆,面皮松软,内馅汤汁饱满,吃起来相当满足。

粉条香菜水煎包,胡椒味调得很重,比肉还香还好吃。

小红书@日月星云

胖霞水煎包:利三路西首

04

广饶肴驴肉

广饶肴驴肉是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汉族传统名吃,它始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曾被推荐到北京兵部差务府,专供武士享用,因此有“传统名吃”之盛名。

广饶肴驴肉采用17种传统香辛料,精选优质驴肉,配以陈年老汤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色鲜味美、久吃不腻、高蛋白、低脂肪,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上图:小红书@陪黏人宝逛遍大江南北

下图:小红书@庆源肴驴肉

05

史口烧鸡

史口烧鸡是东营区史口镇的特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齐鲁名吃”和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著称,色泽金黄透红,肉质松软适中,深受食客喜爱。

小红书@扑通扑通笨熊の心动

百年史口烧鸡:济南路150-8号

炒鸡

炒鸡则是东营的另一道特色菜,它选用本地鸡为原料,肉质鲜嫩爽滑,炒制过程中加入葱姜蒜、酱料等佐料,翻炒出香味后淋入高汤,大火炖煮半小时收汁,味道咸鲜、口感微辣、略带酱香味。

临沂九九炒鸡(金光大街店)

临沂九九炒鸡,鸡肉的火候控制得很赞,鲜咸香辣,香软嫩滑,尤其是里面的辣椒,皮薄,味道非常独特,炒出来的鸡肉特别香,配上一碗稻花香米饭,很绝,非常满足。

上图:大众点评@小鸡胃朋友

下图:大众点评@一个朋友赵律师

临沂九九炒鸡(金光大街店):商贸园金光大街19号

滚筒炒鸡

滚筒炒鸡是东营市的一种特色美食,它以独特的炒制方法和风味著称。这种炒鸡的制作历史已有24年,是从古法药膳“十香全鸡”改良而来的。

滚筒炒制方法使用的是一个侧倾的锅不停地旋转,下面有火焰一直加热,这样鸡肉是炒熟的,没有经过炖煮,营养被完全锁住,使得鸡肉嫩滑多汁,口感鲜嫩。香料随着浆汁附着在鸡肉之上,香料的味道与鸡肉充分融合,产生独特的复合香味。

小红书@黑椒牛柳v

滚滚鲜蹄花炒鸡(运河店)

小红书@黑椒牛柳v

蹄花炒鸡,蹄花和鸡肉都很新鲜,蹄花Q弹不腻,鸡肉鲜嫩多汁,配菜有玉米、辣椒、贡菜和土豆,鲜香中带着微辣,口感丰富。另外,一定要加一份臭豆腐,非常的入味。

手工发面饼,很像老面发面,有一丝淡淡的酒香,非常松软,蘸炒鸡汤汁简直是一绝。

小红书@黑椒牛柳v

滚滚鲜蹄花炒鸡(运河店):运河路587号商铺

后记

都说东营低调

拥有胜利油田和黄河入海口两大'IP'

又如何能轻易低调

只不过他似乎已经给人一种刻板印象

胜利油田给人的想象是钢筋水泥工业城市

而黄河入海口

与理想中的滨海城市恐怕差之千里

毕竟蓝天碧海才是人之所向往

而事实上

他虽年轻

却早已栉风沐雨

有了独特的内涵

等待被再次发现

他低调

不如说

他一如既往的沉稳和自信

SUMMER

店铺

早船·深海鱼锅泡饼(金融港店):府前大街与广州路交叉口北行200米路西

THE END
0.海洋大学观海听涛“情系九曲•共镌新光”社会实践团队走近黄河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黄河文化为依托,创造出《追光者》、《铁门关》等经典作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九曲黄河,奔流入海。随件件展品一同展开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随句句讲解一同激荡的,是流光溢彩的文化底蕴;阶梯蜿蜒,引领我们步步深入滚滚黄河水的曲折和壮丽。jvzq<84pgyy/q~h0gf{/ew4424902A781e=9c:65:770rjlg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