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海岸边上有一处“十二门徒”景观,被称为“上帝的杰作”,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它肯定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诸多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我们称为海岸地貌。这期就聊聊和海岸地貌相关的知识。
海岸地貌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我们见到的海岸基本上是6000至7000年前海水上升到现在的高度而形成的现代的海岸。海岸地貌主要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部分。它们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冰川、海浪、潮汐、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海浪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海浪拍打岩石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人计算过苏格兰东海岸这股力量大概是每平方厘米约3千克以上。这么巨大的力量会压缩岩石裂缝中的水和空气,在海浪离开瞬间,水和空气会急剧膨胀,形成了对岩石的破坏力,使岩石破碎,这就是形成海蚀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蚀地貌景观也数不胜数,就举几个我熟悉的吧。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的“老虎石公园”景观,这可能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最有可能看见过的海蚀地貌。
海南三亚的“南天一柱”,人民币选用图案,也上过高考地理“北京卷”。
还有一个山东青岛的“石老人”,在当地是比较有名的景区,选它是因为去年(2022)10月部分坍塌了,正好是外力作用的现实案例。
海滩、沙坝等是常见的海岸堆积地貌。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海岸堆积地貌也是在多种作用下形成的,简单的说侵蚀下来的碎屑物随海水运动,当遇到阻挡或者动力减弱时就会发生沉积,形成海积地貌。
去海边玩最具吸引力就是沙滩了。去过太多的沙滩了,可能最有感觉的还是北海的“银滩”,主要就是颜色和沙子粗细与众不同。
之所以沙滩是“银色”,主要原因是这地方的沙子里石英的含量高,石英本身是白色或透明。阳光下就呈现出“银白色”。这里也是我见过沙子最细的海滩,感觉像“泥滩”了。
前面讲的都是以海浪作用为主形成的海岸地貌,下面则是生物作用也参与其中的,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