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水和火谁更厉害?
你要是答“火更猛”,我会说火一遇水就灭了;
你要是答“水更强”,我会说水沸腾得还不是靠火。
这根本不是强弱问题,而是——性格问题。
《渔樵问对·水火生息》中记载:
【原文节选】:
曰:“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故灭。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故热,是故有温泉而无寒火,相息之谓也。”
曰:“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是火亦有体,水亦有用也。故能相济又能相息,非独水火则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
【译文】:
火的本性,能主动迎向却不能被动跟随,所以,火遇到水时会对抗水的特性而熄灭。水的本性,能被动跟随却不能主动迎向,所以遇到火时,能接纳火的特性而变热。因此,这个世界上有温泉却没有冷火,这就是水火相互克制又依存的道理。
火以功用为根本,以形体为次要,所以是动态的。水以形体为根本,以功用为次要,所以是静态的。火也有形体,水也有功用,所以它们既能相互辅助又能相互克制。不只是水火如此,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罢了。
火迎而不随,刚;
水随而不迎,柔。
刚柔之间,命运有了分岔口。
这不就是我们生活里的一对对社交怪圈嘛?
一个主张“凡事要主动出击”,
另一个却信奉“我不主动你不热情”;
一个火力全开,烧得身边人发烫;
一个水流无声,把啥都闷在心里。
最后的结果嘛,也不难猜——
火被水灭了,水也被烧热了,两个都不好受。
壹|水火相克,但更相依
古人说:“火之性,能迎而不能随;水之体,能随而不能迎。”
表面上这是在讲自然现象,实际背后藏着两种典型人设。
看似互补,但一不留神就火烧水滚,谁都别想安生。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水火组合”:
一个人张扬如火、说一不二;
另一个隐忍如水、事事退让。
刚开始还挺搭,时间一久,火说水不配合,水怨火太强势,合作、感情、家庭都被烧成焦。
我们以为是性格不合,其实是刚柔失衡。
贰|火要“用”才有意义,水靠“体”才有价值
《渔樵问对》里还有一句更狠的:“火以用为本,水以体为本。”
翻译成人话就是:
现代职场太多“用型火人”——
干活快,能搞定事,升职加薪像点火一样迅猛。
但凡周围没人配合,立刻原地爆炸:
会议上拍桌子、项目中强压别人、朋友圈一堆人拉黑他还不知错。
而“体型水人”往往存在感不强,却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润滑剂。
他们懂协调、会倾听、不抢镜,在关键时刻一顶锅就能救全场。
但往往被看不见,直到团队缺了他才知道原来“静水深流”是真理。
水火到底哪个更重要?
答案早就给了:看你怎么用。
叁|真正的高手,是能刚柔互换的人
火能温水,水能生气;
水能灭火,火能蒸腾——
关系到了这一步,其实不是火和水的问题,
而是火能不能变成温火,水愿不愿意化成蒸汽。
你以为自己太柔了,其实可能是你没学会在关键时刻“主动出击”;
你以为自己太刚了,说不定只是你没意识到“随顺之道”能更快搞定人。
那些真正让人舒服、靠谱、受欢迎的人,往往不极端。
他们会在场合里变换角色:
不是谁一开始就会,而是他们练出来的。
肆|所有的“水火不容”,都是“用”错了力气
《渔樵问对》的结尾一句很厉害:“非独水火然,天下之事皆然,在乎用之何如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