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GB3836.14—2000
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
Explosiveatmospheres—Part14:Classificationofareas—
Explosivegasatmosphere
Part10-1:Classificationofareas—Explosivegasatmosphere,IDT)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4
4.1安全原则 4
4.2场所分类的目的 5
5场所分类程序 5
5.1总则 5
5.2释放源 6
5.3区域类型 6
5.4区域范围 6
6通风 9
6.1总则 9
6.2通风的主要类型 9
6.3通风等级 9
6.4通风的有效性 9
7文件 9
7.1总则 9
7.2图纸、记录表和数据表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释放源的示例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通风 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2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可燃性薄雾 44
图C.1危险场所区域优选符号 29
图C.2危险场所分类示意图 43
表A.1通孔对不同释放等级的影响 12
表B.1独立通风对区域类型的影响 22
表B.2在V。中多重释放的求和程序 22
表B.3多个1级释放的求和程序 23
表C.1危险场所分类数据表第1部分:可燃性物质明细及其特性 42
表C.2危险场所分类数据表第2部分:释放源明细表 42
前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3836《爆炸性环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第5部分:由正压外壳型“p”保护的设备;
——第6部分:由油浸型“o”保护的设备;
——第7部分:由充砂型“q”保护的设备;
——第8部分:由“n”型保护的设备;
——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
——第11部分: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第12部分: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按照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的分级;
——第13部分:设备的修理、检修、修复和改造;
——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
——第15部分:电气装置的设计、选型和安装;
——第16部分: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第17部分:正压房间或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
——第18部分:本质安全系统;
——第19部分: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FISCO);
——第20部分:设备保护级别(EPL)为Ga级的设备。
……………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为GB3836的第14部分。
本部分代替GB3836.1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与
GB3836.14—2000相比,主要的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高闪点液体在压力下释放的可燃性薄雾的爆炸危险(见附录D);
——在释放速率中给出了很多液体和气体释放速率估算的热力学计算公式(见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