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话名方|以“梅花”命名的传统“灭火”名方——梅花点舌丹

清明属于春季六个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节日。春季易“上火”(中医辨证热证范畴),究其原因有很多:情绪波动、过食辛辣之品、缺少睡眠、贪食肥腻之品等。清明祭祀,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更易诱发火出。火可出现在胃、心、肝、肺、肾等脏腑,表现形式不同,灭火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以“梅花”命名的传统“灭火”名方——梅花点舌丹。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刘姥姥返乡时,鸳鸯对刘姥姥说:“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 这里提到的“梅花点舌丹”也称“梅花点舌丸”。

名称由来

对于梅花点舌丸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查阅文献资料,有的处方中包含梅花,有的则无梅花。现在市售的梅花点舌片、丸、胶囊的组方中均没有梅花,组方药物包括:牛黄、珍珠、麝香、蟾酥、熊胆、雄黄、朱砂、硼砂、葶苈子、乳香、没药、血竭、沉香、冰片。之所以名称中含有“梅花”,一者,可能方中就有梅花;二者,可能源于方中的冰片,优质冰片其结晶形状似梅花瓣,色泽如水而光泽,故又称为梅花冰片、梅花脑、梅片等。服药时将丸药放在舌尖之上,以麻为度,俗称“点舌”。为了强调主药及服用方法,故称“梅花点舌丹”。

临床应用

梅花点舌丹出自清代宫廷秘方,现为临床比较常用的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其父赵文魁为清末太医院院使(相当于院长)。赵绍琴先生整理的赵文魁“宫廷内部脉案”中记录,给末代皇帝溥仪漱口药方中包括梅花点舌丹六粒,用来起止痛生肌之用。

梅花点舌丹为喉科及外科疾病要药,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临床可用于火毒内盛所致的疔疮痈肿初起、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现代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展,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文献报道有: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内科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外科病(疖、丹毒等),妇科病(外阴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等),男科病(慢性前列腺炎),儿科病(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五官科病(麦粒肿、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牙周病等),皮肤科病(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服用方法

1、口服:

①水丸剂:每次3丸,每日1-2次;

②片剂:每次3片,每日1-2次。

③胶囊剂:一次1粒,一日1-2次。

服用水丸剂和片剂时,先饮温开水一口,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再用温开水或温黄酒送下。

2、外用:将丸、片或胶囊内容物用醋化开,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①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一般不宜使用。

②方中蟾酥、朱砂、雄黄有毒,不宜长期服用。

③服用超过 1 周应检查血和尿中的汞、砷离子浓度,检查肝、肾功能,超过规定限度者马上停用。

THE END
0.遐龄口服液主治哪些疾病遐龄口服液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生津、益气健脾、宁心安神、强筋健骨等功效和作用。 1.滋补肝肾 该药中的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熟地黄可滋阴补血、填精益髓,从而达到滋补肝肾的目的。 2.养血生津 方中当归味甘辛温,入肝经,具有很好的补血活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运行,改善贫血症状。 jvzquC41ycvzrt35;0tfv862226199531pkxu8stplo6i<3jvor
1.黛玉中暑用香薷中医漫话香薷产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以江西产量最大,质量亦佳,特称“江香薷”,为地道药材。香薷性味辛、微温,入肺、胃、肾经,为夏令之解表化湿药。辛温气香入肺胃,既能外散暑邪而解表,又能内化暑湿而和中。这种发汗解表兼有利尿消肿作用,前人称“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可见香薷是偏于解表利尿的。jvzquC41yy}/|q{y0ipo8{eu5nj86984>27:>FL6G69?PG:4M2NJ3jvor
2.遐龄口服液具体的组成成分有哪些遐龄口服液由多种中药材制成,具体包括:三七、制何首乌、黄精(制)、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桑葚、菊花、山楂以及黑芝麻(炒)。该药具有滋补肝肾,生精益髓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因肝肾亏损导致的精血不足症状,如神疲体倦、失眠健忘及腰膝酸软等。 遐龄口服液的服用时间应在饭前。请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jvzquC41ycvzrt35;0tfv862226199531pkxu8xt;ywrlp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