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灭火方法

火灾是危害我们家居生活的安全隐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正确的扑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灭火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的预防方法。

用水扑救火灾,其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2.窒息灭火法

可燃物质在没有空气或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4%的条件下是不能燃烧的。所谓窒息法,就是隔断燃烧物的空气供给。

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的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器内的火灾。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空气进入。

3.隔离灭火法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较重要的条件-,如果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空气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如用喷洒灭火剂的方法,把可燃物同空气和热隔离开来、用泡沫灭火剂灭火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把可燃物与火焰和空气隔开等,都属于隔离灭火法。

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4.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使游离基(燃烧链)的链式反应中止,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或不能持续下去。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到燃烧区内,使灭火剂阻断燃烧反应,同时还应采取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选购3C电器

在选购用电产品时,不要贪图便宜买一些不知名的产品,某些商家为了赚钱其产品不乏以次充好,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建议较好购买有牌子的、质量好的插头插座及电器产品;同时,切不可超负荷用电,也不能在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的电器。对于家中老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更换时注意不要乱接乱搭;如果家里线路需要改造,勿自行操作,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操作,以免留下火灾隐患。

家用电器火灾一类是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电暖器、电熨斗、电水壶等电加热器具时,因使用方法不当或器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电加热器长时间接触可燃物或温度控制装置发生故障,引起火灾。冬季夜寒,一些居民睡觉时会选择使用电热毯取暖。近期全国各地由电热毯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都有数起。另一类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因使用不当或电器设备内部元器件、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其故障发热引起的火灾也不少。因此-提醒市民,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能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

定期开展家庭防火自查

不管是使用天然气、液化气还是煤球、木柴,用火时一定要有人在现场照看,冬季一些家庭喜欢煲汤,由于所需时间较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火一旦熄灭就会导致大量可燃气体扩散引发火灾。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的家庭,可经常用肥皂水检查输气导管的密封性,如发现密封性有问题,要及时更换。冬季以来,市民使用煤气量日渐增多,势必提升了安全隐患问题。在用火安全上,消防提醒市民睡觉前不准吸烟或者扔烟头;大风天不准焚烧物品;房舍周围不准堆放易燃物等。

日常生活防火工作不可少

日常生活中,有孩子的家庭要监管孩子安全用火,勿用电暖器烘干衣物等;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要使用安全的保险丝,严禁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散热条件较差的灯具附近的电线,应有耐热绝缘护套保护;要保证电器有足够的散热条件,不要在电视机、空调、电脑、电暖器、冰箱等周围放置窗帘、衣物、书籍等可燃物品;要经常查看电器线路有无破损、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养成良好用火习惯,不要随意乱丢烟蒂和火柴梗等。

1、关火

油锅着火后较好反应该就是要关掉煤气或者燃气,这样是为了防止大火燃烧而引发爆炸,所以当油锅着火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害怕火源而跑开。

2、用锅盖盖住

开掉煤气或燃气之后,马上要用锅盖来盖住着火的油锅,这样是因为阻绝了火焰与外界空气的流通,才不会让火焰越来越大。

3、用湿毛巾盖住

如果油锅着火,你身边正好找不到锅盖,此时你可以马上把你厨房里的毛巾打湿,然后盖在冒烟的油锅里,这样也能灭火。

4、放入蔬菜

迅速撤离法:

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低身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毛巾捂鼻法: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厚物-法:

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较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THE END
0.化学抑制灭火这是什么灭火法,通过什么原理才达到灭火的?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2022-04-15 00:04:22 0 0百事通用户 等级:移民 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jvzquC41pg}/hrwg33:/ew4swgyukxs1swktvrtpfgzbkuDswgyukxsakfC59<94
1.消防安全知识100问,你知道几个?桂林学院(3)隔离灭火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火源周边未燃烧的物质进行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无法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势蔓延扩大,使燃烧停止,如将火源周边未着火物质搬移到安全处。 (4)化学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如可往燃烧物上jvzquC41yy}/iuh0gf{/ew4jse5jpot133>51<94;0nuo
2.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jvzquC41yy}/qq6220ipo8jkunj1@5:75720qyon
3.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通用16篇)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主持人:灭火器怎么使用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 (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jvzquC41yy}/h€|cpi4dp8mvon5ciƒo1lknvc872475239;132<85;50jvsm
4.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针对作业现场设干粉灭火剂由一种或多种具有灭火能力的细微元机粉末组成,主要包括活性灭火组分、疏水成分、惰性填料,粉末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对灭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窒息、冷却、辐射及对有焰燃烧的化学抑制作用是干粉灭火效能的集中体现,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针对作业现场设置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不适合jvzquC41yy}/4<80eqs0cz4vko{0497728539:<682>98>>:70nuou
5.消防安全心得体会范文1500字(通用14篇)消防指的是以防为主,在开展消防工作中保安员结合人防、技防消、防***齐下,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火情燃烧物质分为三种 ***: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即能与***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着火源:是指供给***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jvzquC41yy}/h€|cpi4dp8}kpfkukqzklktkk87247523:6132=49970jvsm
6.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A.r />是将水等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热量的灭火方法B.窒息法灭火C.隔离法灭火D.冷却法灭火E.抑制法灭火 A.rB.窒息法灭火C.隔离法灭火D.冷却法灭火E.抑制法灭火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在线练习 手机看题 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63;?i383h3:@93c5he6o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