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 新世纪以来,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治蜀兴川总体方略,围绕双创、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大主题活动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不断选树宣传了四川省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如陈德华、王顺友、王瑛、林强、文建明、叶志平、李林森、毕世祥、兰辉、菊美多吉、王家元等全国、全省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巴蜀大地广为传颂,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持续发挥先进典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凝聚正能量,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建立了“时代楷模 川人榜样”四川省先进典型人物展示平台。通过展示平台将典型人物的个人资料、新闻报道、先进事迹报告会、影视作品等集中展示,激发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意愿、道德责任和道德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身边凡人善举为榜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海拔近5000米、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雀儿山五道班战斗了整整20年,继承和弘扬“甘当高原铺路石”的雀儿山精神,坚持战斗在三千里川藏线海拔最高的道班上,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生之歌。把满腔热情奉献给经过雀儿山的驾驶员和旅客,为保障川藏公路北线的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认真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当地汉藏人民誉为雀儿山的“铺路石”和“保护神”。
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生命有时并不在于长短,哪怕是天际的流星,只要那瞬间的璀璨芳华,便将成为永恒。王瑛生命的全部时间只有47年,但她却用忠诚与果敢、豪爽与柔美,留给大巴山百姓心中一座不倒的丰碑。她既是纪检干部的楷模,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她用生命为活着的人点燃了为人、为事、为官的明灯,是一位事业、人生、政绩的“拓荒者”。她激励着我们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拓荒”使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作为军人,他曾是两次打破四川省田径五项全能纪录和全军十项全能纪录的优秀运动员;作为军转干部,他曾九次走进麻风村送吃送穿,播洒着真情与关爱,全村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林爸爸”;作为普通共产党员,他拼尽全力,多方求援,在偏远贫困的落后山区创办学校,“山上村小”的师生称他为拯救心灵的“活菩萨”……他就是林强,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的责任在心中,情怀在山里,口碑在乡间。他是优秀军转干部的代表,他是出色共产党员的模范。
一位正直中年的好干警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留给我们是更多的遗憾,但他的带给我们精神却超乎我们的想象,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坚持做好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谭东,他用他的平凡诠释着伟大,他是一个普通人却做出了普通人难以做出的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普通的名字,记住这个英勇无畏、亲民爱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名字——谭东。
“服务”二字的重量,如果没有亲身实践,肯定很难体会,文建明的一生都在书写着这两个字,用他的话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得以延续,才会如此顽强。可是,天妒英才,在他51岁之际,还是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乡镇百姓,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但是他的精神将长存于世。
没有动人的豪言壮语,只有顽强的性格和扎实的行动。36年扎根在偏远农村地区基层教育一线,用创新的方法教书育人;他全身心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的港湾,让2200余名师生在特大地震中安然脱险;他为了学校建设发展,终日奔波忙碌,超负荷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满腔热血践行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
李林森为组工干部树立起了精神的丰碑,他以“对党忠诚、为民忠心、干事尽心”的责任感,铸就了“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清正廉洁”的组工魂,成为新时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的优秀典范。
“菊美多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坚贞永恒的不变金刚”,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县长洛绒土登眼里,菊美多吉人如其名——扎根基层11年,毫不动摇,视忠诚如使命、视群众如亲人、视责任如泰山、视团结如生命,用生命实现了作“万里长城金刚砖”的誓言。
兰辉同志用短暂却壮丽的一生向我们塑造了一名对党忠诚、勤勉为公的好党员,一位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的好领导,一个不为私利、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既肯定了兰辉同志为党为民所做的贡献,也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
“康巴冬月雪满山,壮士一去不复返,贡嘎巍巍哭我兄,大渡滔滔泪难干。”毕世祥同志是植根藏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他坚守藏区工作岗位30多年,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爱党、爱国、爱民,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在雪域高原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篇章。
9年来,一路艰辛、一路拼搏,王家元用智慧和勇气,搬走了春风村致富路上的一块又一块“石头”,一条集“特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农村致富之路在这里逐渐成形。
一个人,拯救两条命;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他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壮举,用生命书写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信仰与忠诚。危急关头的生死两托,托起的是群众利益至上的庄严承诺,托起的是一个普通民警超越生命的价值追求!他用真诚、良知、责任和使命,用31岁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情为百姓的时代赞歌!
他用生命的代价,诠释出司法者的艰辛和一个法官不屈的坚守;他默默的付出,盖过一切最华丽的语言和最灿烂的荣誉;正是他和他身后无数的同事们,共同支撑着中国法治的脊梁。他不仅是一位“行不离一流、廉不沾尘埃”的卓越法官,他还是一位“腿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的党员标兵,他是金堂的“马锡五”。
自谦小医生,却站在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个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三十年间,从一个普通的医生到攀上脊柱矫形领域的最高峰,每一次进阶都见证着他无悔的付出与决择。用大爱的情怀给予绝望之人前行的勇气,用精湛的医术换来垂危之人战胜命运后的焕然新生,用责任和担当点燃沉溺于安逸之人奉献的热情。
信仰是高原的绿洲,精神是雪域的阳光。正像苏知斌生前在随笔中所说,因为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因为群众的信赖,作为一名检察官,一名共产党员,他的生命无憾无悔。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变为灰烬,那一缕缕火焰翩翩起舞,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这是对“燃灯者”苏知斌最恰如其分的赞美之词。苏知斌因公殉职,燃尽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至为珍贵的“燃灯精神”,为基层干部树立了标杆。
汤洪林用他短暂的一生,展示了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为我们树立起一座人间大爱的丰碑。他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实践者,是忠诚、尚法、自强、和谐的四川监狱精神的践行者,是四川监狱人民警察的杰出代表,他用行动诠释了入警时的诤诤誓言,他用大爱传递着人间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