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藤县上空失联并坠毁。来宾支队在接受到总队分配的任务后,快速响应、自愿请战、火速集结,全力参与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参战队员以过硬的本领及出色的表现彰显了新时代“火焰蓝”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发扬了来宾消防“小支队、大作为”的优良作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其中以特勤站虞昊东、河西站刘德乾、城东站覃贵抡为代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三名同志是如何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落实到底的!
虞昊东,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济南人,1997年8月出生,2015年9月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现任翠屏路特勤站代理副站长。
模范作用突出
认真履职尽责
△带领特勤队员荣获比武各项佳绩
虞昊东同志注重业务拓展,提高自身素质。平时刻苦钻研灭火战术,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各类火灾的特点、处置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灭火救援理论水平和火场指挥能力。他始终贯彻“练为战”的指导思想,积极投入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代表特勤站参加支队2022年冬季练兵比武竞赛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履行职责使命,灾难面前他义无反顾
△搜救现场
接到增援梧州东航飞行器事故的命令后,他主动申请前往增援梧州,作为特勤站增援力量带队干部,他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在凌晨接到命令时,积极提前做好各项救援准备工作,为队员进行战前动员,加油鼓劲!
△与增援队员面对面谈心谈话
在救援现场中,积极搜寻飞机残骸。在休息时间,他积极关心队员心理健康,坚持每晚休息时间与年龄较小、救援经验较少的面对面谈心,摸排心理动态,避免队员出现心理问题。在整个事故处置过程中,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不放弃任何希望,连续作战6天,圆满完成了现场的搜救任务,真正做到了给生者希望,予逝者尊严。
刘德乾,男,汉族,共青团员,2001年8月出生,河池凤山县人,2019年12月入职,高中学历,四级消防士,现任来宾市兴宾区河西消防救援站一班副班长。
01
强化思想武装,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入队以来,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各项专题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用主题教育的成效武装思想,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持续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素养,在日常执勤、训练、工作、学习中争做先锋模范。
02
苦练业务技能,掌握真抓实干硬本领
03
扎根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救援照片
自入职以来,刘德乾同志共参加火灾扑救102起,抢险救援42起,社会救助15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20余人次。该同志积极主动参加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诠释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情系人民的铮铮誓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付出了一份对人民、对全社会的关爱。
04
履行职责使命,灾难面前他义无反顾
△增援搜救现场
到达救援现场时,面对漫山遍野的残骸,现场泥泞的道路,抢险服外还要套着一层防护服,雨水和汗水打湿了他的衣服,污泥沾满他的全身,但是他毫不退缩,不放弃任何希望,一遍又一遍的搜寻着现场,绝不放弃任何希望,连续作战6天,圆满完成了现场的搜救任务,慰藉了广大遇难家属。
覃贵抡,壮族,中共党员,1992年10月出生,2010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现任广西来宾市消防救援支队兴宾大队城东消防救援站驾驶员兼装备技师,二级消防士,因表现突出,多次获得支队嘉奖,优秀士兵、优秀装备技师等荣誉。
覃贵抡同志在驾驶员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牢记行车安全,细致排查车辆安全隐患,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执勤战备、作战任务,安全行车上千公里从没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多次被评为“优秀驾驶员”。
作为队站驾驶员兼装备技师,覃贵抡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装备建设为重,他重视消防装备器材的应用,反复进行操作训练,对各类装备器材的性能、用途、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熟记心中,游刃有余。
每当队里车辆装备器材出现了故障或损坏,他第一时间着手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同志,做到了“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作用,为队伍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同时也提高了消防车辆装备的战斗力,节省了一大笔维修资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队伍中的表率,各方面都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在这次增援梧州”3.21”空难工作当中,覃贵抡同志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勇担使命,冲在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
入队12年以来,覃贵抡同志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平凡岗位上忠实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集中体现了当代消防救援人员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他说:“人民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人民,因为人民我们战无不胜,因为人民我们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