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标识本身可以消除相应的危险。×
2.看到危险标识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就是远离危险物,以避免发生危险。√
3.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为60~100次/分。√
4.成年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5.没有破的安全套洗干净可以重复使用。×
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淋病等性传播疾病。√
7.防治病虫害最好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及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8.严禁对收获期的粮食、蔬菜、水果施用农药。√
9.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10.可以拨打12320热线进行医疗服务投诉,举报违法行医。√
11.戴多层口罩才能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12.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13.用了7天的N95口罩用吹风机吹或酒精消毒可继续用。×
14.对怀疑骨折的伤员实施急救,应现场进行复位,然后固定并搬移。×
15.处理创伤出血的伤口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16.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1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识,留心疏散通道,遇到紧急情况时,按照标识指示方向尽快逃离现场。√
18.震后被埋,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应尽量保存体力,不要大叫大喊。√
19.震后救援时,对于脊椎受伤的人,可用软担架搬运,将其送至医院治疗。×
二、单选题
1.如果家用电器发生起火,我们应该 (D)
A.用水泼电器灭火
B.用厚重衣服覆盖
C.先断电、用水泼
D.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器灭火
2.震后救护伤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D)
A.要立即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开放性伤口应快速清除伤口周围泥土,并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D.不管伤员情况如何,一律等待医务人员处理
3.性生活后安全套若有破裂或脱落应 (D)
A.下次注意
B.服用抗菌素
C.立即洗澡
D.服用紧急避孕药
4.选用农药的原则是 (B)
A.高毒、剧毒
B.高效、低毒
D.价格低廉
5.喷洒农药宜选择的时机是 (D)
A.高温
B.夜晚
C.雨天
D.无风或微风
6.喷洒农药后适宜的做法是 (A)
A.竖立警示牌
B.用河水洗手
C.剩余农药倒在田头
D.用河水涮药桶
7.疫情期间,应加强办公室、食堂和卫生间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B)
A.1~2次,每次15~20分钟
B.2~3次,每次20~30分钟
C.2~3次,每次30~60分钟
D.3~4次,每次20~30分钟
8.关于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掩口鼻
B.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双手遮掩口鼻
C.把打喷嚏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
D.打喷嚏和咳嗽后最好彻底清洁双手
9.以下哪个不是外出回家后正确的消毒方式 (C)
A.口罩摘掉外折扎紧放入垃圾桶
B.用流动水洗手
C.坚持关闭门窗
D.购物袋表面用75%的酒精消毒
10.心肺复苏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C)
A.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D.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按压
11.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D)
A.5:1
B.10:1
C.15:2
D.30:2
12.火灾现场不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C)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披上用水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逃离
C.慌不择路,从高楼上跳窗而逃
D.逃生时,弯腰前行
三、多选题
1.危险标识的作用 (BCD)
A.可以取代预防事故的相应设施
B.表达特定的危险信息
C.只起到提醒和警告作用
2.测量体温前应做的准备包括 (ABCD)
A.安静休息5~10分钟 B.远离热源
C.保持腋窝干燥 D.检查体温计,保证体温计完好
3.测量脉搏前应做的准备包括 (ABC)
A.选择适宜环境
B.手臂放轻松
C.休息5~10分钟
D.运动一下提升体温
4.关于测量体温的正确说法是 (BCD)
A.用测室温的温度计可以替代体温计 B.读数时手拿住体温计玻璃端
C.测量前体温计应甩至35℃以下 D.测量前保证腋窝干燥
5.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的是 (ABCD)
A.排空顶部空气 B.检查是否有破损
C.不重复使用 D.避免滑脱
6.保存农药的地点应该是 (ABCD)
A.通风处
B.阴凉处
C.干燥环境
D.固定地点
A.需要救助对象的详细地址
B.患者的症状体征
C.呼救者姓名
D.呼救者联系方式
8.12320热线接受的投诉和咨询内容包括 (ABCD)
A.传染病防治
B.控烟的咨询与投诉
C.医疗服务质量投诉
D.卫生法律法规咨询
9.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AB)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血液传播
D.性传播
10.新冠肺炎疑似症状有哪些(ABCD)
A.发热、咳嗽
B.咽痛、胸闷
C.恶心、呕吐
D.呼吸困难
11.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应做好哪些防护措施(ABCD)
A.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B.外出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C.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
D.注意咳嗽、打喷嚏礼仪
12.口罩使用应注意事项(ABC)
A.应保持口罩清洁
B.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C.注意定期更换与消毒
D.破损时不用更换
13.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AD)
A人群普遍易感
B.青年人体质好,不易感染
C.经常吸烟喝酒的人有抵抗力,不易感染
D.有接触病毒机会的人易感染
14.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该怎么做?(ABCD)
A.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
B.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
C.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