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最能见作者的素养。语言优美、有意蕴,最能见作者的锦绣内心。原因很简单,只有内心丰盈、思想锦绣的人,才能将思想外化成优美的语言——语言只是思想的外化而已。
语言能力是天生的吗?不是。是自己偶然顿悟的吗?也不是。语言的能力,最通过科学的训练得来的。
我们以下面语段为例,来说明从阅读中习得语言能力的方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下面的做法,你若能彻底掌握,且在阅读中积极实践,你的作文语言,必将光彩夺目。
1.理解语言模型。
2.演绎语言模型。
3.运用语言模型。
第一步:理解语言模型。请看美文中的两个句子:
“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节选自《水之经典》,作者肖复兴)
理解这两句话,关键在“入世”“出世”两个词语上。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出世”是指超脱于世俗之外,“入世”是指活在尘世之中,接受现实。
那为什么作者说“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呢?因为都江堰的水有着现实的功用,浇灌着农田,哺育着人类,是“活在尘世之中”的水;
而九寨沟的水,远避尘嚣,不染尘俗,可以洗涤世间污浊,极似“超脱于世俗之外”,故而称之为“出世的艺术的水”。
作者将“入世”“出世”的内涵,与都江堰的水、九寨沟的水的特点做了联系,故而有“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第二步:演绎语言模型。
上面的两句话,其实就是极好的语言模型。这个模型的思维核心,就是:将“入世”“出世”的内涵,与都江堰的水、九寨沟的水的特点做了联系。
我们完全可以将“入世”“出世”的内涵,与更多的其他事物相联系,得出深刻的认识,外化出精美的语言。
1. 因为杨树有着现实的功用,建筑房屋,打造家具等,“活在尘世之中”;而梧桐枝叶婆娑,身姿美丽,可给人诗意,多用作风景树,“超脱于世俗之外”,所以可以说“杨树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树”“梧桐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树”。
2. 因为二胡广为普及,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乐曲多为歌咏现实中的人和事,属下里巴人的乐器,“活在尘世之中”;而钢琴则不然,使用者较少,多演奏高雅的音乐,属于阳春白雪的乐器,“超脱于世俗之外”。所以可以说“二胡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乐器”“钢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乐器”。
3. “小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文学”“诗歌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文学”,因为小说理解难度不大,老少咸宜,普及面大;而诗歌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不易普及。
4. “牛饮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喝茶方式”“细品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喝茶方式”,因为绝大多数人喝茶属于牛饮,解渴,痛快,是民间最广泛的饮茶方式;而细品则只能存在极少数的高人雅士之间,或者在风景胜地推销茶叶的表演间里,工序之繁杂非一般人可为。
其他如:“流行歌曲是一种入世的艺术”“古典音乐一种出世的艺术”;“可乐是一种入世的通俗的饮料”“茗茶是一种出世的古雅的饮品”。等等。
第三步:运用语言模型。
语言模型要用到实际写作中,才有最大的意义。知而不行,多知而少行,甚至少知而懒行,是不少同学的通病。你见过仅仅听明白如何上三步篮,就能迅速漂亮地上好三步篮的吗?
如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试题,比如我们选择“广场舞”和“京剧”两个词语,就可以使用上面的语言模型,写出精美的语段: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广场舞浅易通俗,广有市场,深受大众欢迎;而京剧则高雅脱俗,稍显小众化,但确是国粹。广场舞算是入世的现实的艺术,而京剧则属于出世的高雅的艺术。和谐的社会,就应该像今天这样,广场舞大有市场,京剧也票友众多。
总结一下:阅读是作文的母亲。想要作文语言优美,必须重视从阅读中汲取。
1. 要善于发现语言模型。那些有意蕴、有张力的句子,要能敏锐发现。发现后,要深刻理解它。
2. 勤能生巧,理解了模型之后,要积极思考,将模型落地,落实到更多更广的领域中。
3. 在练习中深化理解,切实掌握。可以精选几个主题方向,与模型联系,写出一段精彩的话。勤于练习,必有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