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创意活动月——承重桥建模比赛最新消息

如今,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创新的桥梁构筑方案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同学们更需要学习知识、勇于尝试、打开思路、动手实践,在桥梁搭建的比赛中关注时代发展需要、检验知识能力、创新解决方案,在结构与美学的结合中,在团队协作中,搭建沟通个人与团队、沟通知识与现实的桥梁。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在“现场展示”环节,各组同学结合精美的设计图示与精确的受力分析,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美工制作、分工情况、搭建过程、改进方向、心得收获等内容。同时,各组在展示过程中都准备了英文讲解,流利准确的英文表述引来外教与评委的接连称赞。

专注的评委团队

负责的学生会计时员

现场展示

承重实验

此次竞赛中,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杨凯老师和长安大学桥梁系教授——陈峰老师两位专家莅临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专业的评价与指导。

专家点评

长安大学桥梁系教授  陈峰老师

陕西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分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杨凯老师

高新一中国际班  物理外方教师  Kundu博士

两位专家和物理外教在点评中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专家们认为同学们的桥梁设计作品不仅结构巧思而且造型美观,同时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最后就是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此次竞赛共设置了三个颁奖项目:效率等级奖、最佳工艺奖和最佳设计奖。F1班B组的同学们制作的承重桥更是以167Kg的承重量与0.375Kg的自重量打破承重桥“承重效率”项目记录!

获奖名单

效率等级奖

一等奖  F1班B组

二等奖  F1班A组    F5班B组

三等奖  F4班B组    F4班A组    F5班A组

外方教师Wells博士为效率等级奖 获奖团队颁奖

最佳工艺奖

一等奖  F4班A组

二等奖  F3班A组    F6班A组

三等奖  F5班B组    F4班B组    F1班B组

最佳设计奖

一等奖  F3班B组

二等奖  F4班A组    F3班A组    F6班B组

三等奖  F2班A组    F4班B组

外方教师Kundu博士为最佳设计奖 获奖团队颁奖

参赛感言

我们这次能够获得第一和打破记录的关键在于脚踏实地。我们想尽了承重实验中可能遭遇的每一种情况,在每个可能损坏的地方做了加固,并且用绳子尽可能分散和支撑桥面中间的压力,还要随时考虑桥体的重量。今天的优异成绩都要归功于我们小组的精诚合作和每个人的尽心尽力。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坎坷,起初我们方向不明确,互相沟通不够有效,导致我们迟迟没有进展。到后来我们越来越有默契,真正成为了一个团队。在搭建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以及倾听别人的观点,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分工合作,提高协作效率。

我们的桥能获得成功还要感谢郭老师、张老师等等每一个支持我们设计和提供意见的老师。郭老师也告诉了我们很多物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我们桥梁的稳固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次比赛让我们更加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骄傲,止步于此,以后也要更加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4届罗天志

终于,激动人心的承重桥比赛结束了,但我似乎依然沉浸在昨日夺冠时那种热血澎湃的氛围里,久久不能归于平静……

在漫长的桥梁建造过程中,我们团队始终很团结,并且始终对自己的桥保持自信。在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分工明确、保持专注,在设计师穗子润清晰的设计图上,每个成员又都有新的想法,为这座桥锦上添花,这一切都让我们早早完成搭建从而有时间查漏补缺。

到了比赛日,很多人并不看好我们,因为我们的桥看起来很单薄,但我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听着承重的桥吱呀作响,我们的心也拧作一团。刚拿下第一时,我们感觉无比激动,想要叫出声来,但渐渐地,我们都沉默了,我的眼睛泛红,穗子润已泣不成声,罗翌瑄拉着罗天志,语重心长地说:“没错,我们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了!”

最后,我要感谢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我们的所有老师、同学,尤其是张老师对我的信任,我想我没有愧对于这份信任,我想,这是最好的结果。

——2024届岳舒杰

正所谓“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造桥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参加本次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能够担任桥梁的“总工程师”我万分荣幸,在制造桥体部件时,我秉承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与必胜的决心,把桥的每个部件都尽我所能的做到极致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竹石”成为了最终赢家,并成功打破了往年的记录,创下承重量的历史新高。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只要务实、求真,就定会有好的结果;只要坚持、奋斗,前途就无限光明!

最后,感谢学校、老师的栽培,感谢后勤工作人员的付出,感谢我的同伴!

——2024届罗翌瑄

这次承重桥比赛,不仅进一步激发了我对物理和工程的兴趣,也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交流协商的能力。

竞赛现场的激战让我热血沸腾。我们设计的桥梁不断挑战承重的上限,最终夺得承重冠军,我无比自豪。167kg!最终的结果让我激动地泣不成声。

首先要感谢我们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是我们的思想碰撞与结晶,筑成这难得的记录!我更要感谢我们的物理老师和班主任,是你们将知识传承于我们才有这优异的成绩;是你们对于同学们的引导,才会诞生如此出色的成果。

最后,我想感谢一切支持我,帮助我的人,这是我们共同的成功!

——2024届穗子润

“若结果不如你所愿,那就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放手一搏!”

——前言

这次的活动,见证了许多精美细致、简约坚固的桥梁从无到有。桥梁设计和制作的整个过程,活动的前后期筹备工作,桥梁的设计建议等无一不和物理组的老师、班主任老师和我们的物理郭小辉老师以及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息息相关。在此向您道一声:您辛苦了!

桥梁的设计制作是在小组成员:冯晨翔、刘志致、张耀文以及我四人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前期的思路交流,设计图纸的绘画,明确的分工…无不一需要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严密的思维逻辑。起初,在简短的毫无头绪后我们便开始了井井有条的规划。大到整个桥梁的规模,小到各个分支部分的缠线粘贴可谓是环环相扣。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那么接下来的步骤就无法进行。

整个过程之所以会比较顺利,是因为我们有着高效地制作过程,清晰的思路创新以及抱着要做就要把它做好的决心。小摩擦也许会有,但我们并不是通过靠着谁的嗓门大,谁说的多来争论出所以然。在商议的过程中,虽各抒己见,但不谋而合。矛盾自然而然便被轻而易举的化解。

选择突破极限,是造桥的初心。不是所谓的追求名次,而是挑战自己的极限而能够做到最好。尽管桥体在承受极限重量后断掉了,惋惜是有的,但更多的,其实是平和且满意的情感在心中萦绕。132kg,是桥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但我们内心可承受的力也无疑在整个过程中逐渐递增。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表达自己、学会包容理解、认真坚持、团队合作。桥梁不仅仅是用来承受重量,更是用来连接现在的自己与更好的自己之间的要道。

认真地付出过,勇敢地去尝试过,皆会得偿所愿。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活动圆满落幕,我们要走的路还要继续下去,真的切实地感受到,每一组同学们的认真,加班加点的赶制,都是想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显然,大家都做到了。过程往往是需要我们回忆和复盘的关键点,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下次该如何处理相对应问题。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从中或多或少汲取到一定的经验和感悟,愿我们接下来仍可以熠熠生辉!

THE END
0.勇创佳绩——万江第二中学在东莞市中小学第十届建筑模型比赛中长久耕种忙,迎来金秋硕果收。2024年10月31日,东莞市中小学第十届建筑模型比赛在麻涌镇古梅一中举行,来自全市各学校师生共1500多人参会。 我校建筑模型社团木桥承重小组(4人)在温河山副校长和徐云老师的带队下参加本次比赛。同学们在比赛中沉着、冷静,表现非常出色。在本次比赛中共获得冠军一名,亚军两名,一等奖三jvzquC41yljf|3fil/pny1kplp1:<9417:;:80jvs
1.科创月|桥梁承重比赛火热开启!还记得往年热火朝天的桥梁承重比赛吗? 秉承创新协同的活动精神,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开拓性思维与协作精神,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一年一度的桥梁承重比赛又又又开始啦! 比赛事宜 比赛对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全体学生 jvzquC41koif0|xrw0kew7hp14634864245d695;c3;1;<61rcmf0qyo
2.2024科学节:纸桥承重暖阳高照,比赛在中午正式开始。各班的“纸桥”诸显神通,有的是横木一般的独木桥,能承重五六人;有的是观赏性极佳的桥形,几乎各有千秋。比赛在同学们的欢呼庆声中一点点推进,大家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每一道跨越沟渠的通路,每一块纸片的叠加,每一处用心的设计,每一次动脑的意义,堆砌起智慧的高台。纵使纸桥最终jvzquC41io4irn3ep1yy1|mf1<8:@;80jzn
3.木结构桥梁模型静压承重竞赛文档.ppt2021服饰图案设计.ppt 需要金币:150 2021望诊5望排出物和小儿指纹.ppt 需要金币:150 2021期末考试总动员主题班会.ppt 需要金币:150 2021木质化和角质化C.ppt 需要金币:150 术后使用镇痛泵PCA.ppt 需要金币:150 机床的数控化改造71机床数控.ppt 需要金币:150 2021机房施工方案.doc 需要金币:150 2021机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6124891A5943742@62256657xjvo
4.木结构桥梁承重模型简介.ppt木结构桥梁 简述 设计决定着木桥的承重量,这里蕴含着物理的力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它是一个设计师智慧的结晶。桥的设计越科学合理,压的重量越多,反之,压重就比较小,这里当然包含制作工艺的因素。根据现行的比赛规则,制作好的木桥和胶水的总质量小于等于22g,比赛比的是承重量,承重量大着为优,相同承重量的情况下看桥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6641<>695;:57xjvo
5.21克桥梁模型能承受成人体重快来看小学生的“黑科技”大赛21克木桥承重55公斤 承重桥梁制作赛的第一名由重庆滨江实验学校6年级学生陈庭玉获得。她现场制作的桥梁模型仅重21克,却承受足了55公斤的重量,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谈到比赛的心得,陈庭玉坦言细节决定成败。“大家的原材料都是一样的,要承受更大重量必须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比如胶水的使用量就很考究,有时jvzquC41yy}/ezhd0eun1qtv1462:658/2?0:A>426eqe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