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关注内蒙古日报社——距北京仅公里的“网红打卡地”——察右后旗“火山”带火乡村旅游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我们嘎查的乡村振兴有目标了,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旅游兴村,产业富民,建设美丽牧区’发展思路,探索‘牧家游户+脱贫户、集体经济+脱贫户’的发展模式,一手抓党建,一手促乡村振兴,将党员发展为旅游致富的带头人、旅游服务的志愿者,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牧民一起走上旅游共同致富路。”近日,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阿达日嘎嘎查党支部书记丁克尔扎布对记者说。

阿达日嘎嘎查位于火山脚下,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养殖业、“牧家游”为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壮大嘎查特色产业,嘎查争取300多万元资金在庙沟浩特建起15座蒙古包,壮大集体经济,是以住宿、休闲、露营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点,2021年嘎查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走出了一条以游补牧、以游助牧、以游促发展的良好路子。

丁克尔扎布自豪地说:“我嘎查辖区内有5座火山,嘎查牧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牧家游,让游客来这里游火山、住民宿、品美食。近几年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知名度逐步提升,游客逐年增多。现在牧家游发展到18户,养殖业大户近20户,每户人均收入近2万元。”

壹蒙壹牧火山民宿航拍。

阿达日嘎嘎查仅是察右后旗发展乡村旅游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察右后旗编制完成草原旅游专项规划、民宿产业发展规划。9个嘎查村入选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4家乡村民宿建成运营。

位于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园,距北京仅380公里,这里集聚着草原火山群、熔岩地貌及堰塞湖景观,被誉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2021年,乌兰哈达火山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建成2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知名“网红打卡地”,地区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天时地利人和!察右后旗充分发挥“火山”的天然优势,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快“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火山草原研学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康养温泉小镇、民宿度假小镇、冰雪运动小镇。

由此,该旗紧锣密鼓推进旅游业发展:充分整合岩文岩画、天鹅湖、千年古榆等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优势资源,推动全景打造,以满足都市客群全景全程体验为目标,构建全域景区联动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民宿产业“经济圈”,围绕火山群和锡勒草原周边村落,对白音淖尔、红旗庙等21个自然村进行改造,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建立与农牧民利益链接机制,促进农牧民增收……

位于火山脚下的前进村,为乌兰哈达苏木政府所在地,辖区有208国道、乌科公路、G55二广高速通道入口、集二铁路线乌兰哈达站,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所辖的七顷地村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第六批后旗红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农村”;2021年被评选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同年所辖牛明村、七顷地村被列为全旗乡村振兴示范村。

后旗红马铃薯丰收了。

后旗红马铃薯成了农民们的“金蛋蛋”。

乌兰哈达火山附近土地和水源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种植的马铃薯营养价值高,该村就是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后旗红”马铃薯的核心区。2019年李克强总理来乌兰察布市视察工作,品尝的正是“后旗红”马铃薯。

近年来,前进村党支部致力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先后申请在立地条件好的七顷地村建成集体经济马铃薯种苗培育日光温室大棚4座和马铃薯防芽网室大棚60座,大棚建成后每年为该村增加1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村党支部与内蒙古壹蒙壹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利用农村闲置空房建成了壹蒙壹牧火山民宿,雇佣了周边5户农户务工,户均增收20000元。目前,全村共有大大小小的民宿7家,以马铃薯为主的食品,成了游人们争相品尝的美食,特别通过电商、主播带货,“后旗红”马铃薯畅销全国,2021年销售7.5万余件,约450吨,销售额达100万元,带动4个嘎查村132户脱贫户参与集体分红,户均增收近600元。(记者:皇甫美鲜 通讯员:赵宝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