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眼观景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偏居于小城一隅,每天抬头看着一线天,偶尔望向远方,视线都会被东山和西山挡回来。羡慕江南秀色水乡,向往内蒙无垠草原,东北的黑土地也有着无穷的魅力。总想不明白先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一年四季风沙格外青睐、沟壑纵横、梁梁峁峁的地方定居生活。偶尔会看到关于这块土地的专题片,从专业的解说里对这一方土地日益有着新的了解,了解越多,越有更多想去再深入了解的想法。早听闻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有典型的地貌地质,找个周末,踏上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麻黄梁,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东北方向,历史上曾以盛产“麻黄”而得名。汽车沿着曲曲弯弯的公路走着,沿途经过“榆林长城三十六营堡”之建安堡和双山堡。绵亘万里的长城只留下断壁残垣,矗立在千沟万壑、蜿蜒逶迤的黄土地上,笑看历史烽烟。

渐渐驶入新修建而成的道路,路上的路标指示越来越密集清晰,道路两侧的景致也不同于别处。终于,由一块块石头高高堆积而起的北门就在眼前,醒目的黄色大字“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告诉人们这块土地的特质。

继续前行,一段路之后,不允许汽车进入,余下的路,就要用脚步丈量了。

黄土地质博物馆

首先看到的是黄土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外观很奇特,一眼看过去,麻黄梁沟壑纵横的地貌直观呈现于眼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质朴、粗犷、灵动、又满身沧桑,与周围的地质地貌浑然一体。

步入馆内,更为震撼,馆内分为两层,一层包含序厅、《生命演化》《黄天后土》《大漠重生》《神奇麻黄梁》《生态文明》六大展区,全方位展示了黄土地质的前世今生,让观者一步一步认识到黄土高原的沧海桑田和黄土地的雄浑壮观。

从序厅中立体展示的第四纪地层剖面可以清晰看到黄土地的地质地貌,展现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壳运动与环境变迁。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的进程以图片、实体模型、标本化石、现场解说等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及至看到《黄土高原的形成》和环境变迁的影片,终于知道,先民选择这块土地繁衍生息的原因了。在远古时代,这里绿树成荫,水草丰茂,风光优美,人们在此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地壳不断运动,这里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原本大片大片茂密的森林深埋于地下,土地逐渐沙化,河流干枯,原本宜居的环境就此慢慢恶化。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并没有吓倒勇敢勤劳的劳动人民,他们依然选择留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改善生存环境。

相传清光绪年间陕西靖边县知县王沛棻为河南光州人,来到陕北之后对当地的风俗民情很不理解,写下了一首《七笔勾》,对于当地的衣食住行、风俗文化等语多讥诮,却是很写实。全诗内容过长,不转述,如有兴趣可自行搜索阅读。

不管自然环境如何变化,故土依旧难离,祖祖辈辈在这一片土地上书写着奇迹。

大漠重生

乌金,是先民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种树治沙,是后人对于先民勤劳勇敢的致敬。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前赴后继,谱写出壮丽的英雄曲。

走完博物馆一层,前厅大型LED地球仪已经由初见的碧水青山转变成赤焰漫天。走出博物馆,恍若穿越时空,经历了一场黄土高原地质地貌的形成与变化、地球生命物种的演变和进化历程。厚重贫瘠的黄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勤劳勇敢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重建绿水青山,再现当年风貌。

集装箱酒店

如果说博物馆的外观与地貌是浑然天成的,那么集装箱酒店就是另类的闯入。看似随意的组装排列,定然是有精妙的设计在其中。丰富的色彩,巧妙的装饰,给这一处浑黄之地添上鲜亮的一笔。

从入口处沿着大路步行过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姑娘穿过庄稼地走来,觉得她走的一定是近道,但是我们找不到。果然,我们从博物馆出来之后就看到她走回了酒店。我们问了在公园内如何取舍才能更尽兴,小姑娘就自己知道的一一回答,说走路很远的。然而原本有的电瓶车停运,汽车开不进来,一步一步观赏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走出来的时候又碰到了小姑娘,她一脸惊诧:“你们都走完出来了?”热心地给我们倒水喝。又热又渴的我们买了雪糕解暑,才知道我们没有走到老虎山,那是步行比较难以到达的地方。留有余地也好,下次就可以再来看看了。

又遇到一位厨师剪了几支花往酒店里走,一看就是就地取材,用来摆盘装饰的材料。这酒店里的菜,一定比别处多一些自然的色彩和味道。

拜水台

走到酒店背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水,一潭碧水,深不见底的一潭碧水。根据路标指示,选择了右边的大路前行。

路过十二生肖缘和露营基地,据说十二生肖缘里养着常见的小动物,其它大型的和传说中的动物只有模型。申猴营就在路边,造型各异的小猴子们或坐或卧,顽皮活泼。

继续前行,就是公园的第一个观景点----拜水台。每一处景点都可以扫码听解说,解说更详尽准确,我就偷个懒,复制了解说词。

“拜水台是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建有观景台、吊桥、瞭望塔、望湖榭等小景点(吊桥的长度是26米,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6米,瞭望塔的高度是13.5米)。登高远望,黄土峰林奇观俊秀,碧水蓝天美不胜收,一道道红梁绿谷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之所以将此地取名为拜水台,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大自然,崇拜水、敬畏水;二是取自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名言,故取名为拜水台。多年来,榆林也一直秉持'北治沙南治土中治水’的生态建设理念。”

登上拜水台,可观全景。近观一潭碧水,远眺奇秀山川。在自然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黄土墙、黄土柱、黄土梁、黄土峁,与一潭碧水相依相存。山倒映在水中,水围绕着山流转,化解了黄土高原的苍茫与孤寂,记录着地质变迁,温柔了悠长岁月,安然静守流年。

喊船岛

扫码听解说,复制解说词是对这一先进景点解说的尊重,更何况,这解说词介绍更专业,为什么不用呢?

“在2020年热播的一部名为《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网剧在麻黄梁一共有三个取景点,您现在所在的小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取景点。剧中胡八一等人在汽车抛锚后登上了这座岛,忽然看到湖中有一艘行驶的船,于是便大声呼喊而得以登船,故而将这座岛取名喊船岛,小岛在地质学上称之为离堆山,是在水流侵蚀和地壳抬升作用下形成的河谷残留的孤立小岛。在我们西南方向建有公园游乐设施,供游客休闲娱乐。”

登岛时在窄窄的仅容一人上下的小路上,遇到一对母子下岛,我便让到旁边。母子俩边走边和我聊了几句,说上岛看到的风光与其它地方不同。我问母子俩来自何方,答曰北京,说周五请了一天假飞过来,玩两天,星期天再飞回去。小男孩欢快地跳跃着往下蹦,既不惧骄阳烈日,也无畏陡坡峭崖,开心地给我描述岛上所见。刚才在拜水台也遇到过,母子俩很愉悦。我对这位母亲升起崇敬之心,敬佩于她既敢于独自带着孩子不远千里万里踏遍大好河山,又敢于离开当前教育方式的桎梏,给孩子上好向大自然学习的这一课。我也勇敢地踏着窄窄的木头小道,攀上了小岛。

果然要登高望远,风景自不同。只见千沟万壑、纵横交错,一潭碧水波光粼粼,思绪不由飘远……“沙场征战苦,日落斗兵稀”“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汉家天子镇寰灜,塞北羌胡未罢兵”。历史上万马奔腾的战争烽烟,兵家争锋刀光剑影,如今都已远去。这边塞之地,天蓝蓝,水清清,青草遍地生,鱼儿欢畅游,真真是个闲适之地。

在喊船岛逗留很久,任风吹拂,由阳光晒,与山水相伴,是观赏风景,更是静心养性。

植物王国

一路走一路看,自然生长的植物遍地都是。

沙柳和旱柳是沙地的主要树种,或成簇,或独守,稳坐在沙地中。白杨树深深扎根,坐镇道路两旁。石竹、柠条、杠柳、鸦葱、苦荬菜……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在半山腰,在沙地里,在湖水畔,它们热热闹闹地长大,开花,点缀在黄土地上,给连绵不断的群山增添了几分温柔秀气。

当天恰遇天气晴好,蔚蓝的天空中白云丝丝缕缕,不时变换着形状,如流苏、如柳条、如瀑布、又如地面上奇形怪状的黄土柱……时而飘散,时而聚集,时而漫涌。天与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画中有诗、古老厚重的油画。

THE END
0.苏州西山岛之旅~雕花楼古建筑苏州太湖西山地质博物馆是省内首家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内设有地球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和多功能影像厅等多个展厅,全方位、多尺度展示了太湖流域特有的构造、地层、古生物、岩溶、湖蚀等自然景观资源,充分展示了西山的自然、人文、地理风貌。是一个集展览、收藏、研究和教育于一体,兼有科学性、知识性、观赏 jvzquC41yy}/onnrkct/ew45;si2yƒr
1.太湖西山岛峡谷,地质课堂,“下通地理”就应该去看看8 / 11 8/11 这里也是曾经被管制的地方。 9 / 11 9/11 网络号称的西山大峡谷,就是采石宕口遗迹。 10 / 11 10/11 西山堂里有个地质博物馆,其实整座岛都是国家地质公园,开山采石宕口遗迹,也是学习考察地质的课堂。 11 / 11 11/11 采石宕口遗迹——大峡谷全景图。相关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14;6562<3ay6c4:j55;j22361w;yx0jznn
2.苏州西山地质博物馆苏州西山地质博物馆 苏州太湖西山地质博物馆于2010年5月4日正式开馆,是省内首家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上下三层。免费参观,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jvzquC41yy}/onnrkct/ew45ifirzƒ8
3.走进博物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擦痕遗迹旁,背靠翠微山,前临永定河引水渠,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上的自然科学类的专题性博物馆,于1989年正式开放,以冰川知识、地质岩石、古生物、地球环保等科普教育为内容组成。冰川馆占地约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80平方米,设11个展厅、1个jvzquC41yy}/lrfpuj{/exr1r1=87:
4.地质博物馆作文(通用44篇)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该返回学校了,几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学到了很多地质东西。 地质博物馆作文 篇9 星期三,学校组织三到六年级秋游,我们走到西山林语上车,我真想看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 到了博物馆,我们从后们进去,参加了地质灾害讲座和演习,给我印像最深刻的是体验火灾现场和勘探岩石。我们先走进火灾现场,进去jvzquC41o0xvk€jp0eun1ƒzqygt0zrfqzwktjnsi13?:4;;80jznn
5.鲁迅博物馆历代帝王庙妙应寺广济寺中国地质博物馆非信徒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广济寺的对面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 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的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jvzquC41o0sbhnsiyq4dp8n155::8;>0jvsm
6.《西山游记》第三天上午参观西山地质博物馆暨地质公园 西山这么个小岛上建有地质博物馆,这在大多数小岛屿上是十分罕见的,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 全部采自云南的各式玛瑙石组成的满汉全席石头宴,很有创意! 00:20 小小的西山岛竟然有这么多的景点和人文景观,我们这次三日游只能说是走马观花了,祝愿西山金满庭!✌✌ jvzquC41yy}/onnrkct/ew45:mii;ƒy
7.两小时这位作家名叫“大自然”博物馆名称:西山地质博物馆 费用:0元 参观时长:0.5-1小时 参观主题:各种各样的石头 地理位置 有一位不知名的作家,用时间点木成石——晶莹剔透的石英,千奇百怪的玩石,钟灵毓秀的水晶,形状各异的钟乳石,以及蕴含生命轨迹的化石——这位作家,名叫“大自然”。 ▲这是一块颇具特色的钟乳石,是不是和“蘑菇蛋”有点相似? 钟乳石(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72386219>52;9;2a713;<:25?20|mvon
8.参观导览中国地质博物馆实行预约参观:实行线上预约、线下购票验证相结合的入馆方式。线上预约(包括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人员)须提前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登录,进入预约系统后跳转至携程官方渠道即可预约。预约通道分为普通成人票(15元)和优惠票(0元)两种形式。因本馆空间因素,接待能力有限,每日开放线上预约3500人,线下购票jvzq<84yyy4hol3qti4dp8yqwt4ivvqB|vlc
9.永定河文化博物馆|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永定河文化博物馆,2011年8月揭牌,是以1982年8月建馆的门头沟区博物馆为主体,覆盖25个区县博物馆,并在地方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的基础上,新增永定河文化的研究、展示和收藏,是北京市首个以永定河水域文化作为展陈特色的博物馆。 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现有《从历史走来的门头沟》《平西抗日斗争史展》《永定河文化博物馆石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2:3<728
10.苏州吴中区必去的博物馆,苏州吴中区博物馆开馆时间关于吴中区博物馆好去处,本站推荐10个地方,分别是东山雨花胜境、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苏州海洋馆、江南茶文化博物馆、甪直历史文物馆、卢浮宫巧克力博物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甲子博物馆、西山地质博物馆、冯斌作文博物馆,详细信息查看下表。 组图推荐1:东山雨花胜境 jvzquC41yy}/klfwvq4dqv3ep1zsky4jqve68=>0jvsm
11.太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游览及攻略指南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 【晋祠】:“太原乃至山西的标志性景点”,“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宋代木构建筑—圣母殿”,“宋代彩塑”,“鱼沼飞梁—中国现存jvzquC41yy}/ojkgpi}p0ls1iqthnj1|kpwnpi1993<>40jznn
12.苏州西山地质博物馆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西山地质博物馆一周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苏州西山地质博物馆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jvzquC41{q{/e}wkr0ipo8|gcvnft8Xw|juv3:4366;3;7mvon
13.苏州西山行之三缥缈峰山下是西山地质博物馆,这会儿这里静悄悄,一个人都没有。 : 这就是缥缈峰山门,门票60元,60岁以上老人减半。 其实这个山门8点才有人来上班。司机早早把我们送到这里是为了接下一单活,有套路啊。 好在我们都能起早不在乎啦。 清晨空气格外好,我们爬爬山全当是锻炼身体了。 jvzquC41yy}/onnrkct/ew44l2?9o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