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泛深入宣传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普及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知识,营造人人参与风险普查良好社会氛围,在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市人防办(市地震局)举办2022年蚌埠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
点击观看视频
知识点都在这里
1、安徽地势西南( )、东北( ),地形地貌南北迥异。
A、高、低
B、低、高
C、高、高
正确答案:A
2、安徽省是一个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新构造活动具有一定差异的地区,著名的( )断裂带斜贯全省。
A、郯城—庐江
B、徐州—池州
C、秦岭—大别山
正确答案:A
A、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
B、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
C、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
正确答案:C
4、自然灾害防治包括( )项重点工程。
A、九
B、八
C、七
正确答案:A
5、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计划( )完成全部工作。
A、2022
B、2023
C、2024
正确答案:A
6、( )是落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
A、安徽省人民政府
B、安徽省地震局
C、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正确答案:A
7、( )负责指导全省地震部门完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并按照统一要求提交普查成果,形成综合性成果。
A、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B、安徽省地震局
C、安徽省住建厅
正确答案:B
8、安徽位于北纬( )与东经( )之间。
A、29°41'—34°38'、114°54'—119°37'
B、31°41'—36°38'、116°54'—121°37'
C、27°41'—32°38'、112°54'—117°37'
正确答案:A
A、市
B、县
C、省
正确答案:A
10、( ),国务院成立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
A、2019年5月
B、2020年5月
C、2021年5月
正确答案:B
11、( )负责完成安徽省级行政区的地震灾害隐患数据库建设、地震灾害隐患清单、地震灾害隐患分布图编制工作。
A、安徽省地震局
B、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C、安徽省气象局
正确答案:A
A、市县(区)两级
B、各地市地震部门
C、各县(区)地震部门
正确答案:A
13、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三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正确答案:A
14、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正确答案:A
15、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 )。
A、旧沙滩上
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D、古河道上
正确答案:B
16、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建筑物全面抗震
正确答案:D
17、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 )。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正确答案:C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每年的5月12日为( )。
A、防灾减灾日
B、防震减灾日
C、汶川地震纪念日
正确答案:A
19、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正确答案:A
20、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D、省地震局
正确答案:B
21、震时(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A、迅速逃离
B、就近躲避
C、就地不动
D、快速奔跑
正确答案:B
22、以下地震引起的灾害中,全部是直接灾害的是( )。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正确答案:B
23、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B、我国人口稠密
C、社会公众防震意识弱
正确答案:A
24、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是( )。
A、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B、客厅、大厅等开间大的地方
C、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D、门、窗口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
正确答案:A
25、楼房内避震不安全的位置是哪儿?( )
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B、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C、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D、阳台上
正确答案:D
26、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 )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正确答案:A
27、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倍。
A、10
B、20
C、32
D、5
正确答案:C
28、全球分布最广、发生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是(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澳洲地震带
正确答案:A
29、被称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尺子”的是( )。
A、震中
B、震源
C、震级
D、烈度
正确答案:D
30、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 )
A、坚硬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
C、开阔地带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正确答案:D
31、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
A、全国统一领导
B、各部门分工协作
C、地方分级负责
D、各方共同参与
正确答案:ABCD
32、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哪些?( )
A、地震灾害
B、地质灾害
C、气象灾害
D、水旱灾害
E、森林草原火灾、海洋灾害
正确答案:ABCDE
33、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内容有哪些?( )
A、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
B、承灾体调查
C、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D、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
E、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正确答案:ABCDE
34、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
A、地震危险源调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
B、地震活动性模型更新
C、编制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图鉴
正确答案:ABC
35、通过组织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可以( )
A、摸清全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B、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
C、客观认识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和科学决策依据
正确答案:ABC
36、主要自然致灾因子调查与评估包括:( )
A、地震
B、地质
C、气象
D、水旱;海洋
E、森林和草原火灾
正确答案:ABCDE
37、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主要具体任务?( )
A、全面掌握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要素信息
B、实施主要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C、开展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
D、开展多尺度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制图
E、制修订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防洽区划图、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防治区划图
正确答案:ABCDE
38、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普查主要有哪些牵头部门?( )
A、应急部门、自然资源部门
B、生态环境部门、住建部门
C、交通运输部门、水利部门
D、林草部门、气象部门
E、地震部门
正确答案:ABCDE
39、通过实施普查,可以建立健全全省地震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0、安徽省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范围为全省,具体按照“在地统计”的原则开展各项普查任务。(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内容
参与方式
01
“蚌埠防空防震减灾”
02
“有奖竞答”
观看视频超过5秒以上
点击“马上开始”即可答题,
全部答题完毕
即显示答题成绩和中奖情况。
■ 本次活动通过学答题知识、看宣传短片、闯答题挑战,学习风险普查和地震科普知识。答题者进入答题后,系统随机抽取6道题目,全部答对后,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 本次竞答采取随机抽奖的形式,答题结束后,自动显示中奖结果,未中奖的可继续参与答题抽奖,每个手机号只有一次中奖机会。奖金以微信红包方式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