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险的朵拉》(Dora the Explorer)是由美国尼克频道出品的专为学龄前儿童及妈妈们设计的中英双语动画片。
不过你一定奇怪《爱探险的朵拉》为什么如此经久不衰,广受欢迎 ,成为22年风靡全球的幼儿双语教学经典?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和幼儿观众的充分交互
朵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一直在让电视前的孩子们参与回答问题并思考。几乎每隔一分钟左右,朵拉就会给电视机前的孩子们提出一个能够找到明确答案的问题或者要求甚至寻求帮助。
比如“你发现捣蛋鬼Swiper了吗?”“和我们一起唱……”“我们该怎样过河呢?”,然后停顿5秒左右的时间等电视机前的孩子们做出反应再继续。并且在任务完成后,对观众说“没有你我们就不可能成功,谢谢你的帮忙噢!”
《爱探险的朵拉》之所以能吸引幼儿观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做到充分的交互。观众得时刻准备应对朵拉的问题和提供帮助。
有研究表明,18个月以后的孩子,逐渐开始对其他孩子感兴趣,愿意和别人玩,2岁是孩子社交化的年龄,也愿意完成简单的任务。因此,这个年龄的幼儿观众愿意和电视里的朵拉一起冒险,特别对于这种有交互的电视节目更容易让其有参与感,这对于孩子的持续性学习至关重要。
2.
连贯的“剧透”提醒
每集的开始,地图都会告诉朵拉和小观众们如何才能完成任务。比如要先过高高的大门、再过小溪最后达到目的地。路线会在开头、每个关卡任务完成后都重复一次。
对成人观众来说,剧透绝对是无聊的。但是《爱探险的朵拉》的编剧认为 :
对于初级语言学习者而言,连贯的环节重复的词汇导读,可以有效帮助复习,而情节如果过度曲折或者未知,会让幼儿学习者跟不上节奏,更无法及时有效学习和复习。
3.
学习内容突出
作为一部英语启蒙动画片,如果情节吸引力超过了学习目的,就明显本末倒置了。
在大人看来,《爱探险的朵拉》内容很无聊,但是朵拉是专门给孩子设计的课程,内容的制作考虑的也只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由于孩子的学习重心不能偏移,所有剧情都会高亮突出学习内容,比如一个物体出现,朵拉和其他角色会重复三遍,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重复。对于更为重要的内容,可以多次重复,直到大多数孩子可以理解。
据说《爱探险的朵拉》每集上映之前会有75个孩子提前观看,根据孩子们的反映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情节的发展需要能和学习内容很好地平衡。
4.
套路“固化”
谈到《喜羊羊》小朋友们想到最多的就是灰太狼的“我一定会回来的”,而考虑到孩子的认知规律,《爱探险的朵拉》比前者结构更固定。
每一集开头给出任务,地图告诉朵拉和观众通过什么途径完成任务,每个小任务完成后总有三重唱乐团吹奏胜利交响曲,直至所有任务结束,朵拉和Boots会唱”We did it”,并且回顾之前的场景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哪个环节,并且陈述自己的观点。
固化的套路更会让孩子们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更有助于孩子get其中的知识点。
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外,在朵拉的探险世界里,还有着开阔视觉空间感的训练、提高口语表达的良方、加强逻辑数字感和肢体运动感的途径、提高音乐听觉的及交往的技巧等等,所以说朵拉带来的不仅仅是狭义的知识面,更是广义的启蒙,它能全面地、趣味化地开发孩子的认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