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野景点”探险:流量浪潮里的危险游戏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当屏幕上的“秘境打卡”照进现实,它带来的可能不是点赞,而是生命的代价。

近日,青海祁连山冷龙岭一场违规探险,导致1人遇难,251人历经72小时生死救援才艰难脱险;深圳大鹏半岛80天内接连吞噬3名登山者生命……

血的教训背后,是社交平台上被疯狂标记的“野景点”正悄然成为“死亡陷阱”。是谁在驱使年轻人盲目奔向未知险境?当算法不断推送“小众仙境”,平台是否尽到了风险警示之责?相关各方究竟该如何为这场狂热的冒险降温?

被算法推荐的“仙境”

正成为年轻人的冒险盲区

近年来,一股追逐“秘境探险”的风潮正悄然席卷社交网络。在各类短视频与图文平台上,那些曾经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未开发的海岸峭壁,被贴上了“宝藏打卡点”“小众仙境”“此生必去”的诱人标签。这些地方往往没有人工步道,缺乏安全设施,却因其原始风貌和“极高出片率”,在算法推荐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成为年轻人争相探访的热门目的地。

不过,美丽表象下潜藏致命危机。这些被网红博主精心包装的“世外桃源”,实则存在潜在风险,比如陡峭的崖壁没有护栏,变幻莫测的天气可能引发山洪,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甚至连最基本的救援标识都无处可寻。一批又一批的探险者,仅凭手机里的几张美照和零碎攻略,就贸然踏上征程。

这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冒险游戏,正在多地不断上演。同时,户外运动亦伴随高风险。根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徒步已成为户外事故的重灾区。2024年全国已知事故中,徒步项目涉及822人,占总事故人数的73%;登山则是死亡率最高的项目,24起事故中造成17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0%。

“驱使人们冒险前往未开发区域的主要心理包括追求独特体验、社交展示需求以及对传统景区商业化氛围的厌倦。”资深户外行业从业者徐佳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称,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探索小众地点获得认同感,社交媒体加剧了这种“打卡竞赛”的心态。

流量推送“野景点”

用户“犯险”谁之责

中国城市报记者调查梳理发现,社交平台及其所催生的内容生态,在此起彼伏的违规探险事件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由用户自行上传的“野景点”攻略,这些内容往往缺乏专业的安全指引和风险提示,却在搜索结果中位居前列,形成了严重的信息误导。比如重庆“驴友”被“笋人天梯”的网红帖吸引,前往后发现路线远非“小白友好”,一行8人中4人摔跤,还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掉队。

当屏幕上的“种草”内容转化为现实中的游玩风险,责任究竟应当由谁承担?是发布不实攻略的博主?是推荐危险内容的平台?还是选择冒险的游客本身?

在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栾燕看来,游客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自愿参与活动,通常需自行承担相应损失。如有组织者,则组织者应承担责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对自身行为及后果作出准确判断。依据“自甘风险”原则,游客明知景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前往的,属自身过错导致损害,应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徐佳认为,网红博主为流量美化危险场景,而社交媒体算法倾向于推送新奇内容,却很少提示风险。平台在内容审核上存在责任缺失,需要建立危险内容识别机制和强制风险提示系统。

探险者蜂拥而至

如何拴紧“制度+科技”缰绳

近年来,户外爱好者与探险爱好者与日俱增。根据中国探险产业白皮书数据,2024年,我国探险爱好者已达3.5亿人,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4.1亿人。

探险人群迅速膨胀,潜在风险也随之加大。当数以亿计的探险爱好者涌向山川湖海,仅靠个体的自觉与安全意识来防范风险已远远不够,必须用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与更严密的社会治理为这场“探险热”套上缰绳。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加强对违规组织和进入行为的执法与惩处力度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组织探险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严肃查处,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不同部门间的协作,形成执法合力,让违规者无处遁形,真正产生震慑效应。

如果说法律与制度为户外安全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科技的使命,则是在这条红线之内,构建一张无处不在的生命防护网。

“科技可以在多个环节发挥作用。”袁帅称,如利用卫星定位和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游客位置和景区状况,及时发出预警。当前最迫切需要行动起来的是建立多方协同的应急救援机制,政府、平台、行业组织和个人各负其责。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行业组织制定规范和标准,个人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保障户外旅游安全。

THE END
0.“交钱就能带上山”,谁为生命安全负责?违规探险乱象调查违规探险乱象调查 编者按 圣洁巍峨的雪山,人迹罕至的森林……户外探险热下,一些此前几乎未被人踏足过的区域在社交平台上被标记为“宝藏打卡点”“冷门仙境”。然而,若缺乏基本安全条件,冷门“仙境”也许会成为热门“险境”。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导致84人死亡、92人受伤、11人失踪。 为深入剖析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736328y424;22;5a74=52::320yivvq
1.新闻周刊丨仅靠封禁远远不够3.5亿探险爱好者的“安全之路”在记者了解到,发生在青海门源的徒步探险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旅行者,原计划是去往另外一条网红路线,但因为那条路线在假期中被封闭,他们才临时转战青海的冷龙岭。相比之下,冷龙岭的这条路线比较冷门,走过的人不多,而且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天气多变、地形复杂,危险性极大。而就是这样一条冷门路线,一下子涌入了20jvzquC41pg}t0lst0et0pjykxg5hf87247713;4v42863964a7885B7;;94tj}rn
2.​户外探险事故频发暴露多重问题​户外探险事故频发暴露多重问题 □刘少华 圣洁巍峨的雪山,人迹罕至的森林……随着“户外热”持续升温,一些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标榜“小众”“出片”的徒步打卡点,吸引不少“驴友”和“小白”前往。《法治日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景点多数未经商业开发,属于游客自行发掘的“野景点”。壮美风光背后,潜藏着无jvzq<84o0nkhcu|ggmrz0ls1h|yc1;547/711;91eqtugwya;4=75:=0jvsm
3.吉林日报违规探险乱象的背后,反映出户外运动行业门槛低、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政府监管缺失的困境。近年来,户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不少机构未经注册,领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培训。目前,国家对这类组织缺乏明确监管,导致户外活动组织野蛮生长。如我国未对户外领队资质作出明确强制性规定,某些运动爱好者即便缺乏专业知识和风jvzq<84lntht|k3fclomkw3eqo5qcm4rcrks1l4424;238571euovnsva3645B990jznn
4.违[规]探险乱象调【查:“交钱就能带上山”,谁】为生命安全负责?10月5日,多名徒步爱好者私自进入青海祁连山区冷龙岭未开发区域,导致1人因失温及高原反应不幸遇难,其余251名被困者经72小时紧张搜救后获救。这起事件再次以生命为代价,敲响了违规探险的警钟。 有业内人士指出,涉事人员无视海北州应急管理局关于未开发区域存在迷路、山洪、野生动物侵袭等风险警示,违背旅游法及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关于严禁违规jvzq<84ycr4eqwliwct/emxu|ynh0lto1fmog€x17:?3;=>7
5.徒步乱象,该整治整治了!比生命赌局更揪心的是,野生徒步正在不断透支本应用于民生保障的公共资源。比如,江西靖安野漂,10小时搜救与1.5万元的“任性账单”……野生徒步,占用的不仅是一时的人力物力,更是全社会全成员共享的“生命通道”。 真正的徒步,是安全走完每一次路。整治徒步乱象,要立查立惩立改,以快刀斩除眼前的积弊,发挥制度优势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eospdrqg1kteg3jvor@exsvgpzJfF7239<24?8528;:8?>72
6.给户外探险系上法治“安全绳”近年来,户外徒步探险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者投身其中。然而,随之而来的违规徒步探险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酿成人员伤亡的悲剧。在今年“十一”假期期间,200多名徒步爱好者在青海门源冷龙岭违规开展徒步活动时被困,1人遇难。为何违规徒步探险频发不断?该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理体系,引导户外运动走向安全、jvzq<84yyy4mgpfnfcom{7hqo0io1ltoogtuc{~1eqtugwy14286/:51445dqwygpve:4@95564ivvq
7.户外徒步扎堆乱象:真就只是垃圾问题?户外徒步扎堆乱象:真就只是垃圾问题? 最近户外圈的“扎堆乱象”,看得我这老驴有点心塞。乌兰哈达火山前两年人少景野,露营扎堆后直接改成景区;北灵山被“万人撸韭菜”带火,最后也圈成了景区;麻田岭的路上,几个小垃圾不是顺手带走的事情吗,还被堆成一块儿,有的还把矿泉水瓶挂在了树上,美名其曰路标;大青山美jvzquC41o0jjcwukpi4dqv4wiejfvjnn16695A8645EtensgV{vf?9+dk|ZzrnB4;(stq~weg?hbkmzcrr{he
8.“野游”背后的风险然而,由于野外徒步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发生意外,很多参与者对领队依赖度非常高。不过,有着15年户外探险经验的体育教练刘臣(化名)透露,很多户外组织没有经过工商注册,领队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目前我国没有对户外运动领队应取得的专业资质作出明确、强制性规定,导致户外组织野蛮生长。同时,户外爱好者缺乏相应的jvzq<84o0nkhcu|ggmrz0ls1h|€h1;546/681:=1eqtugwya;2853B: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