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奔腾激光如一道闪电,划破临沂制造业的天空,引发激光战新产业在临沂奔腾激荡。
激光以其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的特点,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目前,激光正从特种应用向规模化制造迈进,激光产业迎来新时代,开启井喷式爆发增长。
“最快的刀”:
切割战新产业市场
武汉光谷以院校背景浓厚、科研能力强而著称,深圳因拥有众多极具竞争力的激光公司而闻名。临沂作为革命老区,进场激光产业,“入场券”的分量够不够?
与武汉、深圳激光产业靠内需发展壮大不同,临沂入场激光产业的底气,是根植于装备制造行业的雄厚基础。
近年来,位于沂河岸边的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兴起,全区“四上”企业总量达到548家,形成了以山东临工为龙头、200余家骨干企业集聚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其中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累计有26家世界500强、13家中国500强企业在此投资落户。
奔腾激光之所以选择落户临沂,看中的正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化平台。“我们从2017年就有在北方建厂的想法,临沂有这么好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集群,与我们的用户是高度匹配的。”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万炽雄如是说。
奔腾激光落户临沂,如石激水,开启了临沂激光产业发展的序幕。
2021年,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激光全产业龙头企业武汉华工科技签约落户临沂。时隔不久,深圳杰普特等11家激光企业签约落户临沂,标志着临沂在推动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补链、强链。
年销售额从之前的不到500万元,2021年销售额猛增到近3000万元,奔腾激光的运营有力地印证一个判断:激光作为“最快的刀”,切割市场也一样吹毛断发。
引入奔腾激光,临沂看中的是这束光的市场穿透力。奔腾激光在引进意大利先进的激光技术基础上,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激光加工设备,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技术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在高功率激光加工市场稳居前两位,20KW机型荣获工信部认定的“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称号,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奔腾激光坡口切割单元技术产品一经推出即引起市场极大轰动,工程机械行业的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山重集团等知名企业的订单络绎不绝飞来。
我们再把镜头转向华工科技: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华工科技实力雄厚,曾牵头制定中国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其自主研发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国内第一、全球前三,推出“激光开卷落料生产线”已成功布局国际市场。
“最准的尺”:
丈量产业聚合平台
从激光的物理层面说,它是“最准的尺”。在搭建产业平台方面,其尺子的功能同样精准。
临沂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搭建激光产业集聚平台,以此激发国内激光头部企业的进驻意愿。
2021年2月,临沂市国控集团投资12亿元,动工建设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被列入2021年省、市重大建设项目,临沂“十四五”重大创新载体(工程),支持沂蒙老区振兴发展重点项目。
走进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一派繁忙景象: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现场工人们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装卸、架管、扎筋、浇灌。产业园项目分A、B、C三个功能区,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目前,产业园一期8万平方米的14栋标准厂房、1栋综合楼已竣工具备使用条件,可承接激光元器件、激光应用装备等上下游项目40余家。
激光产业园在临沂“安营扎寨”,就如一块强力磁石,很快吸引一批激光关联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1月份,11家激光产业头部企业集中签约落地,6家企业拟于9月底前投产。其中,华工激光是中国激光工业化应用的开创者,行业排名全国第二;深圳杰普特是全国激光器生产三大龙头之一;华夏星光是国内最大的激光设备外观设计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针对在建产业园不能满足大型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入驻需求问题,临沂又集中规划了占地2858亩的“齐鲁光谷”,计划集中引进国内激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激光行业中激光切割、打标、焊接、新材料加工、发生器生产等链上企业落地,确保招引的大项目接得住,留得下。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21年10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武汉华工激光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建设“一基地三中心”,即激光装备制造基地、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临沂分中心、激光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华工激光北方网络营销中心。齐鲁光谷一期项目已列入2022年省重大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鲁南经济圈第一家激光产业集聚区。
以激光“尺子”之精准,精准集聚激光产业,临沂初步形成以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的激光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培育和孵化相结合的方式,聚集来一批优质激光企业。截至目前,共引进激光企业12家,总投资17.5亿元,初步建立起集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床身、振镜器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最亮的光”:
照亮产业转型升级
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的创建,是一场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双向奔赴。
建设激光科技产业园,临沂还有另一层深远的战略考量:引入激光新动能,借助激光这束“最亮的光”,照亮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走出固有的产能循环,实现产业能级的大幅跃升。
纵观临沂经开区的产业布局,集聚了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兴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其中,智能制造以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为主导,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较大的产业规模。
临沂装备制造如何突破现有的产业能级,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临沂一直在捕捉一个能够引爆产能的“硬核”。抢占激光从特种应用向规模化制造迈进的“风口”,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应运而生,挑起了这副重担。
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激光科技产业园在建标准厂房主要为三层、四层框架结构,一层高8.1米,预留15吨航吊安装机位;二层高5.4米,三层、四层高度4.5米,预留3吨大口径电梯井;区域内通过组团布局和物理分隔等方法,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符合规模需求的区域、厂房类型等个性化选择,可以满足激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的各种需求。
深度规划“沂蒙光谷”光电产业发展片区,临沂启动了激光产业引领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加快提速传统产业升级步伐。
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的“链主”的带动作用,临沂大力实施稳链、补链、强链工程,整合激光产业研发制造资源。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配套和合作,鼓励企业垂直整合优质产品,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形成激光产业从原材料到器件、设备制造以及激光应用等全链条发展。
让项目进得来,让企业留得住,临沂出台了《开发区激光产业扶持办法》,制定了租赁厂房费用先交后补、购买厂房增值税收区级留成返还补贴、融资贷款贴息、核心技术研发扶持等9条针对性政策。
着眼全市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升级,临沂加快区域内激光成套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本土布局。激光产业扶持方面,设立2000万元专项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在固定资产投入、新上技改设备、产品销售、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推动高功率激光器在精密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有机融合,打造激光产业链中游高地。
作为全国首创,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全面起势,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催化剂”,沂蒙老区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浪潮。2022年,激光产业预计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
一束激光,照亮了临沂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临沂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贡献出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