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亓**(实名认证)
IP属地:山东
下载本文档
【解析】【小问1详析】读图结合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可知,①③是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④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形成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量要大于大气逆辐射量,即①>②,③>④,AD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纬度、地形、天气气候等有关,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甲海拔更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即①>③,B正确;大气逆辐射与大气密度、天气状况有关,甲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即②<④,C错误。故选B。【小问2详析】结合中纬度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可知,陆地等压面向高空凸起,形成高压;海洋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形成低压。因此近地面甲地气压比同海拔高度海洋上的乙处气压高,A正确;若此图表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乙处气压低于甲处,则乙地气温较甲处高,B错误;此时应为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温比海洋低,C错误;此时近地面甲处气压高于乙处,大气从甲地吹向乙处,是陆风,D错误。故选A。【小问3详析】结合所学大气受热过程知识可知,B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云层反射),A是经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形成的地面辐射,D是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E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形成的大气逆辐射。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加强大气削弱作用,B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加,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A减少;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少,C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加,E增加,D正确。故选D。【小问4详析】由材料“霜冻是指在晚秋或初春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近地面辐射,使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霜冻是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可从水汽来源、降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三可知,10月31日白天,陕北地区是阴天,有小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水汽较充足;夜晚为晴天,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迅速降至0℃以下,发生霜冻。【小问5详析】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夜间喷烟雾,促进大气中的水汽凝结,使得大气的云雾浓度增加,大气的逆辐射增强,补偿给地面的热量增多,减少了地表热量的损失,进而气温降幅减小,夜晚气温较高,从而减小地表温度降至0℃以下的概率。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门源盆地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地四面环山,坡度由西北向东南降低,海拔东南部为2900m,西北部为3200m。周围的山脉覆盖着现代冰川,雪线高达4400米。门源盆地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靠近西风带,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目前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8℃,年平均降水量为526毫米。受地壳运动的影响,门源盆地与周边山脉海拔差达1100—1500m。门源盆地表层大部分覆盖着厚而多样的更新世沉积物,最厚的可达400m以上。其中大通河阶地上风成黄土厚达数十米。材料二:下图为门源盆地位置图。(1)从内外力角度,说明门源盆地的形成过程。(2)从地理位置,分析门源盆地沉积物多样的原因。(3)试说明门源盆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断层活动使得门源盆地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洼地(地堑);地势低,接受外力沉积,地表覆盖深厚沉积物,形成门源盆地。(2)西部处在干旱地区边缘,冬季风和西风强劲,从西部沙漠地区搬运沙尘,在盆地沉积形成黄土沉积物;东部处在季风区边缘,夏季风带来较大降水,流水搬运沉积作用明显;纬度较高,海拔高,地质历史时期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